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 最美逆行者”的乡村艺术行动

时间:2024-05-04

周丽

人来人往的街市,一爿简陋的猪肉店内,一个身姿柔软的小女孩沉浸在芭蕾舞的世界里,刻苦练习着基本功——这段出自纪录片《小小少年》的视频近期刷爆全网。视频里的主人公叫邬刚云,今年10岁,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的一名彝族女孩。在无数人为小云儿的“天赋”“励志”点赞时,她身后的“伯乐”——舞蹈家关於、张萍夫妇及他们投身多年的艺术公益故事也为更多人所知晓、动容。

从“田埂上的芭蕾”到 “彩云计划”

“彩云计划”介绍手册扉页正中是一张合影——关於、张萍和十几名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女孩,在村野的空地上一字排开,倚身毛竹做的练舞把杆,笑颊粲然。这张照片之下,横列着一句翻译自英文的教育名言:“教师力量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多年来,关於和张萍用大爱无私的艺术公益行动诠释着这句话。

关於是北京一所著名舞蹈高校的芭蕾舞教师,曾多次担纲国家重大演出任务,在舞蹈界颇有名望。张萍则是一名舞蹈编导,集舞蹈、美术、音乐多项才能于一身。 在常人眼中,芭蕾舞应该出现在中央芭蕾舞团、国家大剧院等高大上的平台。关於和张萍却目光向下,反其道而行之,将“阳春白雪”送到田间、山谷,化身“最美逆行者”。

云儿所在的砚山县是曾经的国贫县,也是张萍的家乡。2016年,假期回乡的张萍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那夺村孩子的照片,“小孩眼睛又大又亮,很漂亮,但是那个村子很落后很贫穷”。那夺村是者腊乡夸溪村委会的一个小组村,地处偏远,土生土长的张萍此前从未听闻。

在好奇心的驱使和冥冥中的使命感召之下,张萍和关於驱车35公里,探访了这个刚通电不久、没有手机信号的彝族村落。彼时,未脱贫的那夺村72户人家有23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中,张萍和几个女孩深入交流,了解她们的身世。一个叫柯美的女孩一脸悲伤地说:“我最不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年过年的时候父母才可以回来一次,不能天天陪着我。”这里的孩子大多和柯美一样,是留守儿童或者事实孤儿。

“如果你身临其境看见这些小孩,就会觉得这是你的责任。”孩子们的贫困、弱小、无助让张萍和关於揪心不已。“这些孩子,我一定帮!”一念既起,“彩云计划”应运而生。

实际上,在将芭蕾舞带到那夺村以前,早在2013年,关於、张萍就在河北端村针对农村孩子进行乡村艺术教育,开创了“田埂上的芭蕾”,引发国内外关注。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乡村美育实践经验。

端村位于现在的雄安新区,条件相对较好,孩子们可以在教室里训练,而在那夺村,一块平整的空场都难以寻觅。关於到那夺村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领村民们平整出一块空地,并寻求资助买来一个大帐篷,搭建了“帐篷艺术经典大讲堂”。此后,每个寒暑假,张萍、关於都会跨越2800多公里,从北京前往那夺村教孩子们跳舞,平时则请当地的教师和志愿者,免费教授舞蹈专业基本功和剧目课。

“最开始是想尝试通过教孩子们艺术,让他们拥有一个梦想。” 关於表示,开展乡村艺术教育源于理想主义而非现实主义。来到那夺村后,他更多希望借助艺术温暖的力量,给山里孩子带来“美”和“尊严方面的提升”。

为了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2017年1月,关於、张萍自费带着那夺村的12名孩子来到北京——在此之前,很多孩子连汽车都没坐过。这趟文化交流之旅,孩子们参观了清华大学、舞蹈院校,游览了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得到了爱心人士赠送的iPad和“金龟子姐姐”的爱心礼物……问及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孩子们答:“我们来到了天安门,给毛主席跳了舞。”那日,天气很冷,孩子们脱下棉袄,露出里面的民族服装,在广场上跳起刚学会的弦子舞。孩子们出乎意料的举动和回答让关於夫妇深受震动。

舞蹈让彩云孩子看到了生活的其他可能,但他们幼小的心灵最渴求的是“有一个温暖的家”。为了实现孩子们的这个愿望,2019年,张萍毅然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拿出和关於多年的积蓄,在那夺村建造了“彩云计划公益志愿中心”,给彩云孩子提供一方学习、生活的港湾,全身心陪伴他们成长。志愿中心被村民们认定为“那夺村第73户”,关於、张萍也成了越来越多孩子的阿爸、阿美(彝语,妈妈)。

“艺术家一定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你来了,从此,美神降落乡间,天地飘洒花瓣;踩着你的肩膀,乡村女孩轻盈地踮起脚尖。诺言一出便成信仰……”这是“CCTV2017年度三农人物”组委会给关於的颁奖词。在很多人看来,芭蕾舞是贵族艺术,具备贵族精神,但关於认为,贵族精神是扶助弱势群体,“艺术家一定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委内瑞拉,有一个“音乐改变命运”的项目——一群艺术家通过音乐教育改变了许许多多贫穷孩子和问题少年的命运。关於最初的乡村艺术教育尝试便是由此触发。如今,他将“用艺术帮助孩子”修正为“艺术教育精准扶贫”。“孩子喜欢唱歌、喜欢跳舞,我们就得下去,就是这么简单。”关於表示,“彩云计划”要做的是把那些散落在乡村、不被人发现的一颗颗小珍珠串起来,变成一串项链,并把它放在合理的位置。

事实上,在关於和张萍眼里,每一个乡村孩子都是值得珍视的珍珠。对于参与“彩云计划”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别无出路”的孩子,他们基本破除了身体条件等门槛,“来者不拒”。对每个从零开始的彩云孩子,关於、张萍都不遗余力、倾囊相授,并带着支教团队认真观察和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他们规划专业发展方向,例如云儿。云儿的天赋曾吸引舞蹈院校抛来橄榄枝,但张萍和关於清楚,娇小的云儿可能难以达到专业芭蕾舞者严苛的身体条件,而更适合走“芭蕾舞民族化”的路子。同时他们也并未因此限定云儿的发展路径。现下,云儿在张萍、关於的指导下,接受芭蕾舞、民族舞、街舞等多舞种的学习。

为形成长效扶贫造血机制,也为解决彩云孩子毕业后的就业问题,2020年,关於、张萍借助双方父母分别贡献的30万元养老金和自家老房子,在砚山县建起彩艺文化艺术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彩艺学校”),用“取富济贫”的方式,扶助更多贫困乡村子弟。每到周末、假期,张萍就包车到各個村子把孩子们接到县城,提供免费艺术培训,并解决他们的食宿。如今在彩艺学校学习的140多个孩子中,有60多个彩云孩子。有偿培训的收入勉强维持教师薪水和公益支出,很多时候还需要关於倒贴自己在舞蹈学校的工资。

4年多来,“彩云计划”以那夺村为圆心,辐射周边18个村,先后选送60多名来自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村寨的孩子考取云南多所艺术院校专业学习舞蹈,目前还有110多名彩云孩子在进行预科学习,为踏入艺校作准备。考入艺校的孩子每年数十万元的生活费用,全部由“彩云计划”公益志愿团队自筹解决。此外,关於、张萍还带领一批批“大小彩云”登上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舞台,让他们绽放生命与艺术的光彩。

在关於看来,“彩云计划”不仅是让孩子们通过艺术“闪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闪光”、学成后能回来反哺家乡。

有个女孩,曾给关於写过这样一封信:“阿爸,以前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我的名字,我是个根本没有人知道的人。我们在这儿,周而复始。我的一生是看得到底的。如果说我能读到高中,家里砸锅卖铁也会供我。上不了,我会和村里很多人一样,嫁人或者打工,生小孩,然后继续留在大山里。但是你们来了,我有了希望。”这个女孩就是柯美。作为第一批走出大山的彩云孩子,如今,柯美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自信,并和另外三个艺校毕业的“大彩云”回到彩艺学校,担任舞蹈教师。

不仅是“大彩云”,此前通过“田埂上的芭蕾”走出乡村的“白天鹅”——马悦、张博闻等,也追随“关爸”“张妈”的脚步,加入“彩云计划”志愿团队,帮助和曾经的他们一樣的孩子,“舞”出自己的别样人生。

理想主义者的“乡村文艺复兴”梦

那夺在彝语中意为“躲在大山背后的水田”。回忆初遇那夺的情景,关於仍难掩“如获至宝”的欣喜。“旷野山谷,远处是层层的梯田,在这大自然的环境里,我当时一下就明白了什么是天人合一。”

更让关於惊讶的是,这个只有300多人的彝族仆支系村落里,蕴藏着一座巨大的文化宝藏——老人们全都穿着少数民族服装;人类六大古文字起源之一的《毕摩经》在此传诵;本村及周边少数民族村寨散落着多种“轻松追溯至唐朝”的民族艺术和文化传统。关於叹其“活脱脱就是斗彩鸡缸杯埋在土里”。

彝族流传着“阿哥弦子响,阿妹脚板痒”的古老谚语,但在“彩云计划”进驻以前,很多年轻人已不会跳本民族的舞蹈。痛心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关於和张萍在教授孩子们芭蕾舞、本民族舞蹈的同时,不断搜集、挖掘、引进少数民族非遗文化,通过创编的方式让孩子们展示出来并传承下去。在彩云计划公益志愿中心,孩子们可以跟着老艺人和艺术家们学习古法织布、刺绣、民歌、巴乌吹奏;彩艺学校则与砚山文化馆密切合作,派指定传习教师为彩云孩子排练壮族传统民间舞蹈“草人舞”“棒棒灯”、彝族民间舞蹈“顶灯跳弦”等。

“芭蕾舞绝不能只存在于中国最顶尖的学府里,更应该存留在山水之间”是关於一直秉持的理念。他深切地觉知:“我们是农业国家、农耕文明,每一种美、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是从农村产生。我来到这儿是学习,是要把艺术带回到它生成的地方。”

于是,在每部“彩云计划”的纪录视频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彩云孩子,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以明媚的阳光为灯,以远处的绿水青山作景,在田埂上、山谷里翩然起舞,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如诗画卷。不仅如此,关於还提出了自己的“美丽乡村”构想——在那夺村,他们栽下了400棵樱花树(爱心人士捐赠),并命名为“彩云谷”,为将来开展“大地艺术”提前布景。在关於为那夺设计的“彝族文化深度游”场景中,中外游客闻着桂花香,饮着松毛茶,着一身民族服饰,在古桑葚树下看传习千年的少数民族舞蹈和彝族版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我们最后要做的是中国乡村文艺复兴。”为此,关於积极整合资源,构建艺术家同盟,呼吁舞蹈家到田埂上去跳舞,文学家去写田埂上的文章,音乐家来创造田埂上的乐派……在“彩云计划”的宏伟蓝图里,关於还“幻想”着将来带领自己培养出来的中国乡村艺术家走进与那夺山水相连的越南村寨,“在无涉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构建艺术命运共同体”。

“‘彩云计划不是一个项目,项目是有始有终的,而我们做的这件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关於表示,乡村美育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自己和张萍像一座灯塔,感召更多艺术家下沉乡村,投身艺术公益行动和乡村文艺复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