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少艺
作文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共同面临的“一座大山”,尤其是写景作文,可谓是“山中之最”,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文教学究竟意义何在?拨开小学作文教学的“迷雾”后,会发现,打动人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情感。岁月的长河匆匆流逝,景物变化如沧海桑田,但孟郊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杜甫“春光懒困倚微风”的闲适……那些蕴含在景物背后的人生观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人们。
立足学情,找出症结所在。为了解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对写景作文教学的想法,笔者对20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问卷结果显示出学生写景时常见的两大问题:一是不想写,二是不会写,这也正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重点攻克的难点。学生写景作文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不是词汇积累不够,也不是不会观察,而是其写作动机和生活经验不足以支撑写景所需的语文表达。
了解教法,规避低效模式。纵观当前的写景作文教学,教师大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写作:运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把景物写具体;抓住景物特点写,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做到动静结合,等等。这些方法固然重要,但并未抓住写景作文教学的实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来没有明确提出“按一定顺序观察”“有重点地观察”等口诀式的方法建议,而是用了“留心观察”“乐于运用”“不拘形式”“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作为指导。写景作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表现景物的美,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表达生活内容,充分抒发情感。
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是“玩得开心、写得痛苦”。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游记作文任务,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结果回到学校后依然执笔难书,有的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由此看来,教师仅重视学生的体验远远不够,还要不断帮助学生发掘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任务驱动,激发写作兴趣。“任务驱动”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写作。“作家工作室训练法”将做、写、说、思能力训练有机结合,为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低年级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形象的辅助,比如给学生一幅未完成的画,让其按照自己的想象补全,然后再配上文字;高年级对作文的要求较高,学生完成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辅以更详细的步骤指导。
依据这一训练方法,大概可以将游记类作文任务单的设计思路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明确写作对象(去哪里?那里有什么?);第二,列出影响写景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必备技能(如何观察?如何描写?描写方法?);第三,围绕以上知识和技能,设计可操作的训练步骤(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历史起源是什么?形成原因是什么?)。
学生带着任务单,有目的、有方法地观察,可以达到较好的写作效果。北宋画家文与可之所以能“振笔直遂,胸有成竹”,是因为他通过观察,将竹子的形象熟记心中。有了经验的积累,就可以形成同类景物状写的通感,写景作文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多重评价,提升写作能力。学生没有沟通与思考,就无法打开写作思路;教师反馈周期长,且文字反馈的信息易损耗,使评价效果减弱。针对此类情况,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估打分,并共同讨论修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彼此的错误引以为戒,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参与評价的过程可以使其了解分数结构,从而优化写作。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修改阶段针对写作话题给出检查清单,让学生对照着自查、互评,最后再由教师给出整体意见。
写景作文不仅仅是作文能力的培养,也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写作训练不仅要关注文章的语言、结构和主题,还要挖掘写作动机,加强情感的参与。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雅宝小学)
责任编辑:曹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