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吴克勇 蔡子华
教育工作琐碎而日常,教育效果又具有滞后性,于是,总有些耐不住寂寞且急需政绩的学校管理者在课程方面大做文章——将学校的课程归归类,开设一些选修课;或者到学校历史的故纸堆中寻章摘句,美其名曰“继承传统”;或者到理论研究的热点中搜寻挂靠,称为“与时俱进”,冠之以各种堂皇的名头,宣称构建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这样通过“整词儿”构建的课程体系在各级教学成果奖中并不鲜见。那么,中小学真的有权力、有能力、有必要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吗?
中小学构建本校课程体系发端于“三级课程”的说法,而该说法在提出后处于不断修正之中。1999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这是“三级课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家文件之中。此后,全国不少学校掀起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热潮。2001年6月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则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由是观之,国家强调的重点是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责任,而不是全面开发所谓的校本课程。在之后发布的文件中,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延续下来。例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规定:“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领导和管理。”由此可见,负责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学校课程的本真意蕴,学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独立于国家课程方案创造自己的课程体系,这是不被国家有关课程文件所允许的行为。
学校课程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文化课程或学科课程,这些课程与教材有着紧密的联系——教材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从课程编制的逻辑顺序来看,首先需要确定培养目标。而制定培养目标时要考虑“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培养目标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而不是学校管理者的个人理解或理想。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确定课程目标,进而确定课程标准,并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教材,最后才是教材的审定与选用。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编写什么样的教材、构建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深刻影响着国家人才培养,是国家事权。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学校要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教材建设被提高到国家事权的高度,学校的课程建设恐怕也得转轨,各中小学构建的真假存疑的课程体系也应该适时进行调整了。
从目前来看,中小学校课程开设的依据是《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从这两个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在选修课方面可以有些作为,在课程实施上也有一定自主权,但操作空间都不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再加上地方课程占据的课时,留给学校自主支配的课时数不会太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规定:“校本课程不少于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之外的课程不少于8学分。”8学分还不到高中总学分的6%,操作空间有限,构造课程体系就是扯淡。国家出台的有关文件为学校课程的开设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从国家层面来看,学校除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之外,还可以多多组织活动类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必要的补充。
学校课程体系是根据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各类课程的总和。无论中外,学校的课程体系都是几代人长期实践和探索的成果,靠一所学校、几个人去构建所谓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不可能。我國现行的学校课程体系是经过长期探索而确定的,是面向未来的,是顶层设计的成果,不是几个校长舞文弄墨、闭门造车的结果,更不可能通过对学校课程的简单归类就构造出反映时代发展和人类文明成就、具有某个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些所谓的课程体系个人色彩过于浓厚,多半落得个人走政息的下场。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承担着一定的任务,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在与世界的不断互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的志趣。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是非定向、非专门的教育,以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为目标,其教育对象——中小学生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学校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打好知识基础和身体基础,保护他们对世界和自然的好奇心。因此,与其打造浮夸的课程体系,还不如给学生留些户外活动的时间——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完成自己的社会化。
学校管理者对学校课程主要行使管理权力,确保国家课程开足开齐、保质保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校应依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结合办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制订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实施规划。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开足规定的课时,如果确有需要,可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时长,但应保证科目教学时间总量不变。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因地制宜,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反观现在的中小学校,尤其是有升学压力的初中和高中,鲜有不提前完成课业的,鲜有不压缩毕业年级学生锻炼时间的,鲜有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这正应了那句话——“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很多学校所谓的课程体系还停留在文字阶段——“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或者停留在各种汇报的PPT中,抑或停留在各种论坛、会议的演讲中。
学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很难有大的作为,但让国家课程体系更丰富、更具有适应性,学校却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广义的课程建设行为包括对国家课程的适切性的校本化改造,但这应该在落实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的前提之下操作,而不是另起炉灶、另立山头。被赋予有限权限的校本课程开发,更多应该在各类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上下功夫,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生不能重来,把人作为实验的对象、作为个人野心的注脚是不道德的,也正因为如此,教育领域的许多改革都进行得非常缓慢、非常小心。那些热衷于创立各种课程体系的学校领导者,应该静下心来,多听听课,多研究一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多探讨些少教多学、轻负高效的法门,这才是学校管理者的正业和主业。课程关乎学生的终身发展,关系国运兴衰,不可不慎重。
(作者单位:吴克勇,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蔡子华,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