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徐洁
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肩负着促进、引领、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研究基础教育,是研究型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指向未来教师发展的一种教育愿景。基于教育的五要素——教学环境、教师、学生、手段和内容,研究型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关注教学的环境——互联网环境。“互联网+”背景下,基础教育必定会有新的教和学的规律。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至少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如何培养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人才;二是加快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因此,发展中心要关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学习生态融合,让教育从学校辐射家庭、社区、社会,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发展中心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应发挥好研究、辅助、监控的作用,共同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样态学习环境。
关注教的主体——校长与教师发展。发展中心应以校长培育和教师培训为抓手,基于信息技术支持条件,开发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学习环境—校长(教师)—学生”三维立体的高阶学习空间,把培训的舞台还给校长和教师,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角,成为不断自我发展的学习者,赋予他们长期坚持教育改革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只有不断跳出参训者的视角去看待参训对象的服务者——学生这一主体,才能对未来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形式、模式与环节、评价与跟踪做出更专业的预判和规划。
关注学的主体——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中心不能只着眼于参训的主体——教师或校长群体,还要关注学的主体——学生。只有了解现代学生的特点、需求和未来发展的目标,才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要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以提高他们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因此,发展中心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实施“智能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参训校长和教師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注教的手段——学习场景重构。未来学校将以学习中心为主要载体,组合构建灵活的、生活化的学习场景,支持深度式、项目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并推动现有教学方式变革。随着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融合,学习场景不断优化重构,教学在云平台+实践场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发展中心如果不能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职后培训就可能落伍。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应依托数字技术与一些高端的未来学校建立联系,实现实体空间远程对接,让参训教师了解和熟悉高端学校的发展趋势,开阔视野,刷新理念,真正在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积极重构适合学生的学习场景。
关注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技术赋能教学的不断发展,课程内容将发生变革。越来越多创新型课程将出现在学校的选课系统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及社会需要等因素选择课程。学校的大数据测量评价中心则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重构科学的测量评价体系,全过程、多要素、全角度、多维度记录学习者的“五育”综合数据信息。因此,只有当校长、教师培训关注课程,关注未来学生学习最主要的载体,课程体系的建设才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基于目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国家层面将开发更多适合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以满足地方和学校两级课程建设的需要,发展中心也应该有此远见和担当,为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提供课程体系保障,为有需要的学校和区域开发适合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而推动完整的课程顶层设计、实施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之,构建研究型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要基于未来教育视角,积极关注教育的五要素,持续研究基础教育,进而更好地服务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系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主任)
责任编辑:周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