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生注意力提升“五法”

时间:2024-05-04

杨艳

在多年的小学教学生涯中,笔者常常听到老师、家长抱怨孩子或上课分心,经常东张西望;或上课常常说话,不能专心听讲;又或写作业东摸西模,好久都写不完。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呢?笔者认为,要想治本,须先剖“源”。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大量学者的研究分析,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生理因素。小学生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在小学阶段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因为固有的生理特性,而是一些先天、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多动症、抽动症等,就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外部因素。一是不良的学习环境。如上课有人迟到、课堂中有“不速之客”、周围同学随意说话;家里房间光线太亮、装饰太多、电视声音太大等。二是教师的因素。教师的个人特质、教学风格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知评价和对该教师所教课程的喜恶,进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三是家庭的期望不合理。家长超出孩子现有水平的期望,会引发孩子的焦虑、压力,影响其注意力。此外,家庭矛盾、意外变故等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内部因素。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内部因素有很多,如睡眠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力差、兴趣缺乏等。

小学生注意力提升策略

明确目的任务,强化孩子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因此,注意力一定是服从于特定目标或活动的。家长、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孩子明确目的、任务,加深其对活动意义的理解,孩子理解得越深刻,越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注意力自然而然能得到提升。

调动孩子感官,丰富学习形式。有研究表明,只听学习效率为13%,只看效率为18%,只动口效率为32%,如果耳、眼、口并用,效率為52%,如果再加上双手不断地、自然地做动作则效率可高达72%。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以讲授为主,还要借助小组合作、游戏、竞赛、情景体验等组织形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家长在日常辅导中也要讲究形式,光看不说、光说不练,单一的感官体验,容易引起孩子的疲劳,从而造成注意力涣散。

正确运用注意规律,唤醒孩子的注意力。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大脑会有疲劳的感觉。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凡是需要孩子记忆的、重要的,尽量赋予刺激物无意注意的特性,如音调的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等,以唤醒孩子的有意注意,同时还要帮助孩子控制与活动目的无关的刺激因素的影响。

排除内外干扰,提升孩子的自制力。心理学上有“防止多余刺激原则”,即尽量防止与辅导活动无关的刺激出现。但有的家长总是在孩子学习时嘘寒问暖,或是看到孩子做错题就急不可耐,这些都不利于注意力的培养。学习应该在固定、安静的场所进行。所谓固定,就是在学习的场所就干与学习有关的事,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杂志、玩具甚至食物都不要出现在此场所;所谓安静,就是让孩子能沉得下心学习,不要打扰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可通过行为训练、自我批评、榜样学习等方式,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从而达到提升注意力的目的。

积极心理暗示,强化孩子的自信心。真诚的赞美可以提升自信心,自信心足了,注意力也会得到提升。在学习生活当中,要相信孩子能做到,并积极暗示他们;当孩子做到时,可以说“你的注意力比以前提升了,我真为你感到高兴”,用平和、赞赏的态度一点点地引导孩子发生变化。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雅宝小学)

责任编辑:周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