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家庭”为“作业”

时间:2024-05-04

杨斌

家庭作业,英文是homework,字面意思是说,这部分的“功课”要在“家庭”中完成。而这里我有角度不同的另一个建议——以“家庭”为“作业”。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家不只是完成学校做不完、拿回来继续做作业的地方,家长也不只是学生作业完成过程的监督者、老师的辅助者,“家庭”应该成为一类有机的、重要的学习、研究内容。也就是说,我建议将家庭作为学生作业(学习)的对象,而不只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场所。

之所以提出以“家庭”为“作业”,是因为尽管大家都认为家庭之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而关键的影响。但在很多孩子的眼中,就像李宗盛《新写的旧歌》里唱的那样“天下父(母)亲多数都平凡得可以,也许你就会舍不得再追根究底”。家庭成员之间的“熟视”,常形成另一种“无睹”,一种因亲子或血缘关系“障目”而缺乏更多角度的深入理解的“陌生”。

家庭教育,不仅是在家庭中父母或長辈因抚养和陪伴而对孩子们给予的教导和帮助,也包括孩子们自身对家庭和人生源流的体认,并由此推及与父母、家人的讨论,对“生我养我的”人们的认识、理解也许可以更深一层、更进一步;特别地,是他们小家之外的其他身份与角色,以及在小家范围之外的劳作与贡献。就像电影《你好,李焕英》里说的,“她不仅仅是我的妈妈,她还是她自己”,在父爱母爱、亲情关系之外,他们还有着宽广、深厚、丰富的爱与付出。

根据学习进程、成长阶段的不同,可以展开对于“家庭”这个“作业”的进阶。起初,可以鼓励学生发掘一些生动的故事,通过观察、采访,了解父母、祖辈的成长经历,了解家族的迁徙、发展,了解影响父母亲的关键事件——什么造就了今天的他们?要求高一点,可以试着梳理和总结父母的人生经验、家风传统,与他们展开包含意义和价值的对话——什么是他们希望在下一代身上看到的品格品质?要求再高一点,父辈与我们之间最大的共性与不同是什么,相互关系中协调与冲突的动力机制是怎么样的——相处过程之中可以有怎样的改变、改善,能带来更有机、更有爱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

不仅是中小学生,离开熟悉的家庭、进入住校生活后的大学生,以家庭为作业,也可能带来另一种人格独立的断乳契机,探索和找到真实、自信的“我”,在自由和责任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你会发现,找到和确立“我”的过程,又会重新发现和认识“家”,也可能会以新的方式用心融入那个你身已离开的家。

以家庭为作业,并不只是知,更应付诸于行。逆龄优势特征的各种新技术,在子女这里驾轻就熟,怎么才能帮助长辈融入新时代,这个作业可以是行动学习式的后浪反哺。健康的家庭教育,本就是二元双向、互学共进、持续终生的。以家庭为作业,作业的过程,即是作业的成果;称为作业,但并不需要批改,不该有当众诵读的要求,不存在正误对错的判卷,最必要也最适合的读者首先是你自己、不同阶段的自己,以及得到你的信任、让你心理上感到安全的导师、朋友和家人。这些作业,理应得到的是平等的对待、谦逊的反馈、理性的反思。以家庭为作业,绝不是家世的比较,在某种单维度上给家庭中排高下、评优劣。越是深入挖掘每个家庭的丰富细节,越会洞悉家庭之间的不可比性。每个作为“作业”对象的家庭,都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各异的解读方式。社会的千姿百态、世间的多姿多彩,正是因为有着各不相同的你我,和各不相同的家庭。

有没有不值得作为作业的家庭?没有,也不应有。因为每个家庭都值得。这份“家庭”作业蕴积着个体成长、家庭建设、社会发展的活力,贯穿一生,常写常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