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汪冰妍
充分备课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为高效开展教学活动,上海市嘉定区黄家花园幼儿园以《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纲要》为指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目标,开展主题背景下的语言、音乐活动的备课实践。作为备课组长,我引领教师集体观摩上海市近年来的优秀教学活动,走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的道路,以发挥团队优势。备课组中有年长的老教师,也有初涉教坛的新教师,如何引导他们发挥所长,使备课组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团队?从集体智慧中汲取营养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备课活动中,我们起初以文件条目开路,以老教师领路,用教师的实践探路。通过多次集体研究,教师们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兴趣点和教学风格。由此,我们开启了“一课多研”,即对同一节课的同一个文本反复推敲、讨论、试教,将一份份教案逐渐完善、成熟的备课模式。除此之外,还有“一课多稿”,即将同一节课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师用不同的方式教授同样的核心经验的备课模式。
拥有了较完善的备课模式,我们又发现,集体备课缺少明确的活动目标。没有目标的活动就如同无的之矢,又怎能提升幼儿的核心经验呢?为了解决目标的问题,我邀请园长参加了我们的备课活动,希望得到专业性的指导。
某次备课活动中,教师将“谁和谁好”游戏的目标确定为: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相关联的事物,并说出理由;初步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我认为,第一个目标问题不大,第二个目标中“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快乐”指代不明:是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快乐,还是遵守规则的快乐,或是竞赛的快乐呢?哪一个“快乐”,才是该游戏的目标?沿着这样的思考,第一个目标也出现了问题:语言表达有没有快乐呢?对于快乐的理解,教师们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
园长认为,“快乐”目标应在各个环节中层层落实,同时,“谁和谁好”活动中的“快乐”,也代表幼儿友谊的快乐。
教师甲说:“我觉得这个游戏,可以给予幼儿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选择和谁好之后,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园长说:“你们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游戏呢?”我说:“该游戏对语言有要求,所以是一个语言游戏。”园长接着说:“如果只是体验语言表达的快乐,游戏就是围绕着语言来展开。当初设计这个游戏的人是怎么想的呢?”教师乙说:“儿歌很有趣,但是相关游戏不多,所以我为幼儿设计了一个围绕相关主题的语言表达游戏。”园长说:“是不是可以将幼儿发展需求与第一个目标整合?教师需要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感受幼儿语言能力发展需求,如果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就说明教师的设计高于他的最近发展区,需要改进。所以一定要关注幼儿发展的需求,搞清楚游戏目标是什么,然后再思考备课目标。”
这一次备课活动,让我们意识到:教师拥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是很重要的。此外,教师对“活动目标”的确定树立了“慎重、明確、具体、可行”的备课观念。教师对备课不再恐慌,对争议不再恐惧,对教研活动不再排斥,从“要我研一节课”转变为“我要研一节课”。
经过园长的现场指导,我发现备课活动有很多隐性目标,需要教师在游戏实施中引导。这些目标会涉及幼儿的常规、安全等方面,目标应该体现出游戏的重点。教师想要给予幼儿什么?幼儿未知的是什么?幼儿的挑战又是什么?原有的目标要经过一连串的自我拷问和教师讨论,就如同大浪淘沙后沉淀出来的金子,这样目标才会有效、准确,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黄家花园幼儿园)
责任编辑:陈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