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王元卓:“硬核”奶爸,做有温度的儿童科普

时间:2024-05-04

张妍琳

你眼中的科普读物是什么样子?内容枯燥?晦涩烧脑?在王元卓笔下,太阳系、超级基站、火箭飞行器这些于普通人而言陌生又高深的存在,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形象的手绘与精到的文字汇成一席科普大餐,让全年龄段读者对科学知识着了迷。

作为中科院博导、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这位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科学家,如何做到亲近儿童,来点燃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热情和渴望?在突发疫情映照出儿童科学教育缺失的大背景下,王元卓的科普也正恰逢其时地弥补了缺位,为儿童科普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科学家变“网红”

王元卓有数不清的演讲、报告,大多围绕他的研究领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展开,与他科学家的身份贴得很近。直到女儿们降生,在陪伴成长过程中为她们答疑解惑,才让他有意识地迈入了儿童科普领域,拿着钥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2019年初,王元卓带女儿们看了火爆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回家后,女儿表示并没看懂。他拿起纸笔,坐在孩子们身边,一边讲一边画帮她们理解。这本是家里再平常不过的交流方式。朋友将他的手绘电影讲解图发到了网上,不料一周时间就获得过亿点击量和关注,王元卓也以“硬核”奶爸的身份“火”了。

这段经历深深触动了他。作为科研人员,王元卓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以近8万次的下载量创下了期刊创刊后的纪录,用时长达7年;而手绘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高流量。两者之间巨大的落差让他认识到,想要让科学知识被更多人看到,科普应该有专属的平台和玩法。在朋友的建议下,为了让更多小朋友乃至成人了解科学知识,王元卓构思了《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系列科普绘本,开始往儿童科普方向倾注时间和精力。

在大众印象里,一门心思搞科研的科学家突然成了“网红”,王元卓自然而然遭到了“不务正业”的误解。坐在记者面前,谈起这份质疑,他既平静又坦然。在多数科学家不愿、不会也不敢做科普的现状下,王元卓认为,科学家具有知识储备上的深度和广度,掌握着前沿信息。而领域内的成就、积淀和身份带来的影响力,都是科学家做科普的优势。“将纷繁复杂的科学知识讲得简明易懂”,如果自己能迈过这道坎,可以将深度的、前沿的、新鲜的科普带给受众,而自己又是以服务的情怀而非功利的心态来做这件事,那他“可以不在乎这些负面声音,只要能让更多人受益”。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王元卓极看重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科学素养,二是科学思维能力。前者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来做知识积淀,后者则学以致用,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他看来,孩子们应该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哪怕文科生也该知道煤气漏气怎么做、家里断电是哪里出了问题。即便不从事科研,知识对他们也很有用。但当下科学还未进入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中,得到的关注和重视度还有待提高。如果这时能将科普做得有意思,自然能吸引孩子的兴趣,使孩子愿意思考、探索和学习。

“蹲下身”来做科普

王元卓自谦地认为,自己做儿童科普只是刚起步。在对“度”的把握上,还在不断探究。就“科学家做科普”的定位而言,他不希望自己的科普过于浅显、仅是简单的普及概念,而是以一线科研人员的视角、站在更高的视野上,紧扣科技发展前沿来做有深度的、有门槛的“硬核”内容。

不过,不淺显不等于晦涩难懂。在撰写《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第一部“科学家奶爸的宇宙手绘”时,王元卓选择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既然是“奶爸”,就站在爸爸的视角上去做。在日常生活中,王元卓对女儿们的教育,考虑的从来不是他想教什么、他想怎么讲,而是孩子们想知道什么、他怎么讲孩子们才能听懂并感兴趣。在他看来,“好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倾注的心血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自己做科普,必须真实地把自己给女儿的科学教育体系化、泛化出来。

本着这样的原则,王元卓抓住了“科幻电影”这一喜爱度高、能带来话题的载体作为切入点。在他眼里,科幻电影的故事情节推演能诱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问出科学问题,吸引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在选定《流浪地球》《星际穿越》《火星救援》三部影片后,王元卓不想高高在上地照本宣科,为了让科普有人情味儿、有温度,就要讲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于是,他邀请女儿的同学作为科学小助手,向他们征集看完电影后最好奇的问题,总结出每部电影的Top 10,汇编成了这本书。为了保证逻辑的严谨性,王元卓没有请插画师,内容全部由自己来手绘。他自嘲说:“可能没那么好看,但那是我最想表达的东西,也没有信息损失,还有感情在里面。”

“蹲下身”来做“有温度”的科普,在王元卓看来,不是自降身段、降低要求,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根据年龄、知识积累程度找到符合孩子认知的内容作为起点,帮他们打开科学的大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引发他们天马行空的思考。

愿做幕后英雄

谈及科普路上的困难,王元卓脱口而出“时间”二字。

他尽力将科普视为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并打算成体系地一直做下去。“宇宙手绘”只是计划中的第一本,后面还将出版“AI手绘” “机器人手绘”,他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从10部科幻电影里提取100个知识点来讲,让这套书内容更丰富。另外,王元卓打算通过短视频向更多人做科普,也会继续做面对面交流的讲座等。但科学家身份的背后,还有大量重要的科研任务等着他,难免分身乏术。

科研做得深入,就是垂直领域的专家,但科普是方方面面的。以“宇宙手绘”为例,王元卓希望能把宇宙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讲全,但这并非他的专业领域。为了书中一个知识点、一句话,严谨如他,都要买很多书来参考,但依然担心理解有偏差。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为了达到理想中的高度和深度,王元卓希望拥有全面的知识,并且掌握得像自己研究的领域一样精到,之后为大家做深入浅出的科普。而这无疑需要更多时间的投入。

“独木难成林,我真正想做的不是‘我要怎样,而是希望未来能有成千上万个‘王元卓,愿意投入到科普中。”在谈及未来科普工作的规划时,王元卓表露出对做幕后推手的渴望。在科学教育体系还不完善的当下,他希望科普能形成良性的生态,而他能将更多精力放在建设科普生态上,做背后的推动者。为有意愿、有能力,却不知道怎么做、在哪做的人搭建起平台,用自己的经验教他们、帮他们做好科普教育。

在王元卓的理想中,科普生态应是金字塔般的梯队,站在顶端的人发挥他的影响力,而往下,有志之士都能有位置,合力让科普进入良性循环格局,将更高质量的科普带给更多孩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