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第三只眼睛”看孩子

时间:2024-05-04

白薇

不久前,我在一所刚刚复学的初中学校做家庭教育调研,面对一群十三四岁的少年,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眼睛的功能是看,可以用哪些词表达和形容‘看这个动作呢?”这个简单的问题引来十分踊跃的回应:“望、瞄、瞧、观、瞅、眺望、仰视、俯瞰、端详、浏览、目不转睛、含情脉脉……”孩子们争先恐后叽叽喳喳,像爆豆子一样蹦出一个又一个词,引出一阵又一阵笑声。在轻松热烈的氛围里,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因为疫情,今年,你们和父母共同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假期,请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父母注视你的眼神吧。”

像被骤然泼了一瓢冷水,蹦跳的“豆子们”一下蔫了,有的孩子低下头去,有的开始咬指甲。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个男孩子皱着眉头轻轻吐出了一个字“盯”,另一个男孩低垂着眼睛说“瞪”,角落里发出一个怯怯的声音“虎视眈眈”,一个戴眼镜的文静女生用一个词把大家“轰”地逗笑了——“鹰视狼顾”。有的孩子拍着桌子笑得夸张,有的孩子摇着头笑得抹泪,但我清楚地看到,那些笑容的后面,那些孩子的眼睛里,隐含着的无助与无奈、抑郁和委屈。

父母为什么会用这样的目光注视孩子?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词歌赋咏赞过父母的目光——温柔的,慈爱的,像阳光一样暖的,像春风一样柔的,它们激励过多少犹疑的脚步,安抚过多少困顿的心。但为什么,我面前的这些少年,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的注视,是“盯”,是“瞪”,是“虎视眈眈”,是“鹰视狼顾”呢?

最近,还有两条登上热搜的新闻,内容也和父母的目光有关,只是这一次,父母的眼睛有了一个替代品——摄像头,父母的眼神有了一个新词汇——监控。

第一条新闻说的是一位一年级女孩的妈妈,她在家里安装了一个云台摄像头,即使不在家,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监视女儿有没有按时看书,坐姿是不是端正,有没有违规行为。妈妈还时不时通过对讲功能呵斥训诫:“坐直一点!你在看什么书?怎么又看动画片!”

另一条新闻是一段短视频。南京一个14岁的小男孩打电话报警,控诉自己的父亲安装摄像头监控自己。视频里,父亲当着警察的面对儿子破口大骂:“我监控你什么了?你有什么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为什么不可以监控你?”男孩面部被做了模糊处理,但是我能够想象出他的眼神,想象出他的无助无奈,还有悲伤和委屈。

这两条新闻却让人感到阵阵寒意。当摄像头成为父母的眼睛,当监护人成为监视人,家还能够称之为“家”吗?

有人问过一名小学生:“你觉得家里最舒服的地方是哪里?”答案不是卧室的小床,不是客厅的沙发,而是卫生间的马桶上。“为什么觉得那里最舒服?”“因為那里爸爸妈妈看不到我。”

不知道这个悲哀的回答会不会引发一些父母的思考:为什么从前那个温软香甜,依偎在你怀抱,拽着你的衣襟寸步不离的小尾巴,却这样决绝地要摆脱你的视线,要远离你?

一个人有两只眼睛,当你成为父母,就主动或者被动地拥有了“第三只眼睛”,这只眼睛是属于孩子的,它关注的唯一对象就是孩子。但是,在这“第三只眼睛”的注视下,不同的孩子却长成了不同的样子。有的成了阳光中盛开的花朵、茁壮的小树,还有的则像寒冬里萧瑟的幼苗渐渐枯萎。截然不同的成长结果,是因为“第三只眼睛”有着不同的温度。换句话说,就是父母关注孩子的目光是“监视”还是“凝视”。

“监视”是戒备的,冰冷的,带着敌意的。

“凝视”是专注的,长久的,含着深情的。

点开那张监视孩子的“云台摄像头”图片,可以看到占据整个画面的黑色镜头,像一只巨大的没有瞳孔、没有温度的空洞的眼睛,与这样一只眼睛对视,那种压抑和冷漠,那种沉重和阴郁,让人不寒而栗。不能想象,一个孩子,时时刻刻面对这样一只眼睛,会是怎样的感受和心情。

更可悲的是,在那两条新闻后面,有许多网友留言为装摄像头的家长叫屈:“孩子就得管着!”“家长也是没办法呀。”“一家人有什么隐私呢?”重复最多的一句留言是:“这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为你好”——这个正确体面不可辩驳的理由,成为许多家长的紧箍咒和辩护词,“控制你”“监视你”甚至“伤害你”,都是“为你好”!

奥地利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所谓为你好,其实是一场以爱为名的操纵,根本没有尊重他人的尊严,那些所谓的好,让对方承担了过多的无形的压力,心灵被束缚,也阻碍了他们追求幸福的脚步。

父母安装的那一个摄像头,就是一只以“为你好”的名义,对孩子实行操纵和控制的眼睛。

这样一只充满寒意的眼睛,会把“家”变成“牢”,把“亲”变成“仇”,把“爱”变成“害”。

今年爆红的网剧《隐秘的角落》中,主人公朱朝阳的妈妈就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朱朝阳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被允许。他没看过同学们都看的电视剧,暑假读课外书被说是浪费时间,他不能吃喜欢的甜品,他花的每一分钱都要严格记账。朱妈妈虽然没有在家里装摄像头,但无形的监控对朱朝阳是全方位、无死角的。面对妈妈强大的控制,朱朝阳的反抗方式是成了一个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他表面上是一个懂事听话、唯唯诺诺的好孩子,但内心阴暗冷酷。他甚至会写两本日记,一本是给老师和家长看的,写的都是阳光灿烂好心情,另一本是属于自己的,记下的是对世界的仇视和反叛的低语。

说文解字里对“家”和“牢”两个字的解读是:“家”的屋顶下是一头猪,象征人丁兴旺富裕融洽,而“牢”是指在围栏中圈养牲畜,没有自由,屋顶下的“牛”还代表着反抗。“家”属于一群人,温暖安全。“牢”是一个人住,冰冷痛苦。

朱朝阳和妈妈的对抗,正是当下许多家庭故事的翻版。在家长敌意戒备的监控下,本该温暖安适的“家”成了冰冷阴郁的“牢”,本该阳光开朗的少年成了走不出阴影的囚徒。

请关闭那个摄像头吧!那些以爱之名施行控制的父母,也许可以控制孩子的当下,但不能控制孩子的长远。也许可以控制孩子的表象,但不能控制孩子的内心。孩子会为了避免冲突表面顺从,甚至养成讨好型人格,但长期积累的压抑委屈,极易形成心理疾病,就像一头被圈养的怪兽,一旦爆发,冲破牢笼,后果不堪设想。

这几年发生的多起弑母案,就是由“亲”成“仇”的典型表现。分析这些案例,罪犯几乎都有着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她们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为面子,把孩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全部意义。她们用凌厉的目光铺成索道,强迫孩子走上预设的人生巅峰。也就是在这样的压迫下,“亲人”渐渐转化为“仇人”,怨恨在孩子心里生根發芽,最后变成了刺向母亲的匕首。虽然弑母案是极端事件,却为摄像头后边的父母敲响了警钟,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过度干涉与控制,不但会伤害到孩子的人生,甚至会毁灭他。

请关闭那个摄像头吧!那些以爱之名施行控制的父母,也许看到了孩子眼前的顺从,却看不到无形的暴力带给孩子的无形伤害。

前不久,北京市一家机构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中,56.28%的孩子都投了“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这一情绪最强烈的选项,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许多父母十几年心血的付出,含辛茹苦,换来的却是青春期孩子的反感和痛恨。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做过另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徐凯文说:这些孩子得了“空心病”。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按照父母的指令动作,他们已经成为父母控制的工具和打造的产品,他们只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安排走下去。一旦离开这种控制和打造,那些孩子就会迷失无措。“空心病”最极端的想法就是放弃自己。一个孩子说:“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我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就像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

那些一直监控着孩子的父母,也许万万不会想到,他们竭尽全力以“爱”之名笼罩着孩子的人生,却“害”得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失去了选择幸福的功能。

你不把孩子从小当人,孩子长大也不会成人。

请关闭那个摄像头吧!请把信任、理解、尊重还给孩子,请把一个温暖的空间还给孩子,把家还给孩子,把爱还给孩子。

请关闭那个摄像头吧!智慧的父母要学会用“第三只眼睛”去发现和鼓励,去专注地寻找,去欣喜地看到,去宽容地理解,孩子身上那些闪闪发光的元素,是他独一无二的标志,是金子的光芒。

《奇葩说》第六季冠军詹青云的身后,就有母亲尊重和鼓励的“第三只眼睛”。詹青云学生时代曾经是老师口中全班最笨的小孩,但是她特别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课外书。妈妈没有焦虑,也没有干涉女儿的兴趣,而是给她找来许多旧书和名著,甚至把她一整天都放在书店里。妈妈给了女儿一个轻松的读书心态,让女儿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爱上了读书。后来,在詹青云半路出家学法律、负债百万留学哈佛这些重大选择上,妈妈都尊重孩子的决定。詹妈妈说:“父母不过是孩子的引路人,最后的选择,还是要靠孩子自己。”正是妈妈的信任和尊重,培养了詹青云独立自强的个性和理性睿智的头脑,让她每一次独特的选择都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

同样,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背后,也有着父亲的“第三只眼睛”。郑渊洁年轻时在一家仪器厂当工人,待遇不错,可是他却想成为一名童话作家。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这个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或是脑子进水了。但郑渊洁的父亲没有阻拦和打击儿子,而是默默地给儿子留出了一张书桌。郑渊洁说:有一段时间,他以为真的遇到了童话——他那时用钢笔写作,可是一连写了一个多月,钢笔却一直有水。郑渊洁颇感神奇,他暗暗思量,一定是天意如此,让他一直写下去。后来有一次他半夜去洗手间,看到自己的老父亲蹑手蹑脚地在给他的钢笔灌水。那一刻,郑渊洁知道了,这世上没有童话,但是父亲的鼓励和支持让童话在他的生活中开了花。

一位心理学家说:“生命的本身就有成长的力量,只要把束缚去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心理滋养,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就出来了。”

父母在用双眼观察瞭望属于自己的大千世界时,一定要把“第三只眼睛”留给孩子,它的功能不是监视监督,不是挑剔苛责,这只眼睛应该是视野开阔、目光温柔、眼神专注的。

它应该像一颗星星,照见和反射孩子身上细微的光芒,激励他,指引他,让他在自信和尊重中追寻理想和方向。它应该像一扇窗子,干净明亮,孩子由此可以感知更大的世界,看到更高远的天空,不会为一时的雾霾遮蔽,不会在漫长的黑夜里恐惧。

但愿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有这样的“第三只眼睛”,不是冰冷沉重焦虑的监视,而是温暖明亮欣喜的凝视。在这凝视中长大的孩子,会拥有被祝福的人生,会拥有从容坚定的脚步,会拥有温和强大的心灵。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回头,身后都有父母最深情的目光,充满温柔,充满期待,充满爱……

(作者系张家口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张家口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团长)

责任编辑:李香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