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郭天财:“把论文写在土地上”的农民教授

时间:2024-05-04

王悦

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做人,如果学生的品质不好,学习再好也没有用;学习不能死读书,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郭天财

出生于《愚公移山》故事之地河南省济源深山沟中的郭天财,身上带着执着、坚韧的拼劲儿。在他小时候,主要的粮食是营养价值低、口感差的“窝窝头”,常常与饥饿为伴的经历使他终生难忘,那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让自己和老百姓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从小,他就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

1974年,郭天财被保送至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每次授课前,他都面对办公室的墙壁,自己反复练讲,直到保证授课过程流畅才走上讲台。为了避免学生们“死读书”脱离实践,他把学生和青年教师带到麦地中,边查看田野的实际情况边讲解知识。他躬身忙碌的身影就是感染学生的榜样。多年后,他的许多学生成了农业生产领域的精英。

幾十年如一日,郭天财顶着风吹日晒坚守于生产一线,穿梭于田间地头。他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一定要到农民中去,到生产实践中去,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要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把研究成果融入粮食增产中。”他随身携带着两件物品:小铲子用来挖土取麦苗,查看土壤墒情、小麦根系生长状况;钢卷尺用于测量小麦株高和叶片生长状况。有人质疑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小铲子、钢卷尺未免太落后。但对于常年奔波在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看天、看地、看苗”的实践型农业科技工作者郭天财来说,这是有效、必要的“标配”。

在2008-2009年特大旱灾中,郭天财作为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的首席专家,短短一个月内,带领学生在旱地上奔走了近万公里。师生个个晒得像黑炭般。

为了把小麦高产栽培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做到极致,郭天财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对冬小麦根系发育、穗器官建成、群体发展动态、生理生态及产量品质等措施调控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创造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河南小麦平均亩产由1949年的85斤提高到了如今的850多斤,最高亩产超过1600斤。郭天财研究首创了15亩连片平均亩产1064.1公斤的全世界同面积最高产量纪录。他所提出的麦田管理建议均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为河南小麦“十二连增”和全国小麦“十一连增”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贫瘠的深山走出,40余年来,郭天财把自己奔波的身影留在了粮食丰产的田间陇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