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外国语学校更要重视立德树人

时间:2024-05-04

王延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道:“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立德树人已经被社会各方,尤其是教育界所重视。

但是,德育工作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外国语学校,因长期受西方文化的熏染,或多或少有崇洋媚外的现象。这类做法有可能将学生培养成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外国语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并认真地研究、落实。

立德树人要增强认识、目标明确

针对部分教师对于立德树人的认识还不到位的现象,学校应将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反复强调,以此增强教师的意识。德育是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关乎学生的国家认同、政治立场、法律意识、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让学生懂得基本的规矩,将来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倘若学校不能造就学生的君子人格、利世价值、善良品格,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信仰操守、做人原则,而是任由他们发展,甚至走上歧途,那么学校就没有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学校要把人教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他们学做人、做好人;要将立德树人的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培养出未来对国家、社会、集体有益的人才。

立德树人要求学校一定要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要让学生熟知并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德育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要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學校做德育工作要有意识,有办法,有效果;要立即做,认真做,非做不可!

立德树人需教师率先垂范

实现立德树人,避免“空喊口号”,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俗话说“一两身教重于一吨言教”,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才能成为学生的好榜样。教师要提高品德修养,可从日常中一些细节入手,比如守时、尊重、倾听、思考、环保、礼貌、微笑、热爱等方面。

教师要做到守时,就要做到在上班、上课、集会等活动中不迟到、不早退。虽然这是很简单的要求,但遗憾的是仍有部分教师做不到。

教师要做到尊重,同样也是一些简单的事,比如与别人交谈时、开会时不玩手机;正规场合穿戴整齐,大方得体;集体培训、看演出时适时鼓掌;研讨、交流时认真倾听、做记录,不显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即使在自己不认同发言者发表的观点的情况下,也能恪守“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信条。

教师要勤于思考,需要教师认识到自己必须是一个学习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古训揭露出了其中的道理。一名教师若不养成思考的习惯,其教学就如同“鹦鹉学舌”。

教师要做到环保,比如在光线足够亮的情况下,关闭教室或办公室的灯;不用电脑时将电脑关闭;洗完手后关紧水龙头;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饮用品;不乱扔垃圾等。

教师要讲礼貌,比如见人主动、友好地示意,可以打个招呼,哪怕只是微微一笑,而不是在遇到同事或学生时表现漠然,甚至对学生的问好视而不见。

教师要经常微笑,俗话说,“微笑是最好的名片,也是最好的布施”。微笑是一种有魅力的表情语言,如冬日暖阳般让人舒适。

教师要做到热爱,热爱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会富有仁爱之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校,才能自觉地将学校兴衰与个人荣辱联系在一起,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校变得更好。

好教师是好学校的底气,名师是名校的名片。为了强化教师队伍的素质,我提出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五步目标”——一年适应、三年站稳、五年熟悉、七年成熟、十年骨干。我还提出了教师生涯规划的“工、匠、师、家”参考框架:第一个十年“搞会”,“说自己的话”;第二个十年“搞熟”,“说别人的话”;第三个十年“搞通”,“说自己的话”;第四个十年“搞出”,“别人说他的话”。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具体的“兰州外高教师发展标准”:在课堂上,在研究中,自成一家(有专著),区域知名(有影响力),师生爱戴;还有“外高优秀教师标准”:在课堂上有研究成果,能示范引领,师生信赖。

避免把德育工作孤立对待

德、智、体、美、劳作为教育的内容,这种分类是正确的,但学校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却不能将它们割裂,更不能将它们对立。对于德育,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智育是学校的生命线,德育是学校的风景线”之类的说辞,一方面反映出来的是许多学校长期不重视德育的状况,另一方面反映出许多学校把德育与智育区分对待的态度。在以分数论“英雄”的今天,教学成了以灌输知识为主,却把那些本来与知识浑然一体的东西硬生生地过滤掉了,从而使德育与智育分离,让德育陷于窘境。

教师不能把适用于德育的教学内容过滤得只剩下知识点,忽视德育渗透。比如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鱼我所欲也》,其中说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对于这些酣畅淋漓、鞭辟入里的课文内容,教师不能只讲冷冰冰的语言知识、古文语法规则,而是应该向学生重点阐述做人、行事的准则。

除了学科教学,在学科活动中也不能把德育工作孤立对待。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如“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外文诗歌朗诵”“外语歌曲展演”等,既包含学科活动的知识性内容,又包括德育教育的内容。要搞好这些活动,教师不能只关注技术、知识层面的内容,而不关注德育。这类活动中的德育内容有:集体观念、活动规则、活动礼仪、美育等,甚至其中涉及的礼仪都可以用于德育。

体育训练也可以与德育相结合。我曾在学校运动场、乒乓球馆、健身馆落成之际,拟了一份《兰州外高学生体育目标》,阐述了体育教学的德育目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塑造优美的形体气质,养成阳光的积极心理,强化自觉的团队协作,提升开放的社交能力,培育坚韧的意志品质,增强严格的纪律观念,掌握科学的运动方式。

德育无处不在。为了让德育工作真正“活”起来,学校可开展针对性的德育专题活动,以活动来“育德”。比如严肃的升旗仪式、庄重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专题法制讲座、心理辅导、主题班会、每月一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爱国情感、法制观念、文化自信、心理健康、道德意识等。学校每年举行的“祭孔仪式”“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等已成为德育方面的品牌活动,收效良好。

立德树人要注重文化浸润

要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培育学生的精神品德,育德于无形。好的教育是浸润的教育,缺失了相应的环境,教育就不完整。要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吸引力十足的文化场,使之可观、可看、可感、可言,从而让学生在独特的“场阈”中浸润、学习和成长,这是“完整而幸福的教育”所追求的境界。

学校的校训、育人目标、办学理念等要简明易记、深入人心。学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把“三风一训”的精神要求向学生宣讲,植入学生的头脑,成为学生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学校的校训是“明德博学”,育人目标是“育民族精神,强素质能力,拓国际视野”。为使校训富有新鲜感,产生冲击力,我们将旧词翻新,用简要阐释的方式将它变式为“培明德贤士,育博学达人”,使之具有表现力,并产生更丰富的内涵,还请“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题写后挂在教学楼门口。对育人目标,学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化,在课程建设上提出了“扎根中国,融通中外,聚焦素养,面向国际”的理念;在学生培养上提出了“兰州外高学生发展标准”,具体内容有:合格学生标准——有阅读习惯,专一项艺术,好一种运动,没不良记录;优秀学生标准——有阅读习惯,会两门外语,专一项艺术,好一种运动,没不良记录;幸福学生标准——有阅读习惯,会两门外语,爱一项科技,专一项艺术,好一种运动,无特差课程,没不良记录。

教育就是教人读书,教人做人。“明德”的核心是仁爱,要学会爱人;“博学”的途径是阅读,于是学校在教学楼前的花坛里用绿色植物种出“Love”(爱)和“Read”(阅读)的图案。让内涵丰富的学校精神文化融入学校的空气,赋予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以文化意蕴,使之具有教育的功能,德育工作则水到渠成。

因为兰州外高地处兰州雁滩,所以学校被诗意地称为“雁园”,希望学生“鸿雁于飞,集于中泽”。学校要以“明德博学”的校训育雅正之士,所以校园有“明园”“博园”“雅园”。雅园中有李白、杜甫塑像。雅园中的两个亭子分别被命名为“鹿鸣亭”“采薇亭”,均出自《诗经·小雅》,希望学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希望外高学子志行高洁。另有“飞鸿桥”,希望学生“鸿雁于飞,肃肃其羽”。还有“明德厅”“玉流苑”“三省亭”“九思亭”“辅仁亭”“上善若水石”“知行天地”等,人们仅从名字就可得知学校为这些设施赋予的意义,相信以此校本课程的形式对学生施以教育,一定会起到敦品养德的作用。

学校创建文化校园,用办学目标、育人目标等引领学生的理想信念、国家认同;创建文明校园,用整洁的环境、严明的规章制度等引领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创建书香校园,用浓厚的阅读氛围、各种读书活动、师生图书漂流等引领学生阅读习惯;创建园林校园,用鲜花绿植的美丽、亭台楼阁的精巧、曲径立石的创意等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美的观念。

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不能仅专注于师生的个人修为,更要从师生的国家认同、政治立场、法律意识、家国情怀等大是大非方面狠抓落实,要旗帜鲜明地把好、把严思政课、语文课、历史课等课程关口。让一批有理想信念、仁爱之心、道德情操、扎实学识的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教育学生成为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教学要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用我国灿烂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牢牢地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师必须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帮学生分辨思想言论的正确与否、分清是非,将中华文化之根深植于一代又一代学生头脑中,真正培养出具有中国气质、中国做派,又深谙国际交往规则的优秀人才,让他们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立德树人要“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离不开家长与学校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最重要的老师。因此,学校要与家长结为教育“同盟”,共同落实立德树人。但在现实中,有些家长因为过度焦虑无法与学校实现良好的配合进行德育工作。学校要解决家长焦虑的问题,必须先搞清楚家长因何焦虑。家长焦虑无非爱子心切,不甘心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祟。因此,广大教师要在保障一定升学率的前提下,引导家长懂得,我们今天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在当下看似“对提高考试成绩毫无用处”的内容的重要性。只有当家长的思想认识与学校达成一致时,学校才会赢得家长的支持,才能与家长结成教育“同盟”,形成合力,把德育工作顺利落实下去。为了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學校开展了“亲子共读沙龙”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家校共育”效果。

(作者系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王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