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垃圾分类:让意识养成习惯,让习惯成就素养

时间:2024-05-04

李香玉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是我们不得不打的一场“家园保卫战”。实施垃圾分类的重点、难点、痛点在哪里?如何通过“大手牵小手”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本刊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丛书主编曾刚。

记者: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新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目前收效如何?

曾刚:总体来看,上海垃圾分类初步取得了如下成效:第一,垃圾分类做法深入人心,市民响应热烈。垃圾分类成为上海市民的问候语和网络热词,甚至出现了诸如“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毒有害垃圾”等垃圾分类知识段子。据调查,上海市民老少争相践行,垃圾分类正确率已超过85%。第二,垃圾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垃圾危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上海湿垃圾分出量已达8200吨/日,相比2017年的日均分出量增加了1.3倍。湿垃圾日均清运量比6月增加了15%,可回收物增加了10%,干垃圾下降了11.7%。湿垃圾量大增,意味着需要进行焚烧填埋的垃圾量减少了,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根据垃圾分类实施首月“成绩单”,干垃圾焚烧炉渣率从19.63%降至17.17%,危险废弃物飞灰排放量从年初的2.53%降至1.77%,末端处置环节危废产生量明显降低。

记者:前不久,上海市质量协会公布垃圾分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市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突出,其中,小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最强。对于“小手牵大手”这种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方式您怎么看,有什么建议?

曾刚: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中,小学生功不可没,充分展示了“小手牵大手”思路的魅力。在中小学校园,上海市教育部门和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合作,开展“垃圾分类是新时尚”系列主题活动,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小手牵大手”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边学边干,掌握丰富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回家督促长辈、邻居、亲朋好友进行正确的生活垃圾分类和投放。比如:举办“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专题培训;开展“处理一次家庭生活垃圾”实践活动;参观一个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展览;争当一天生活垃圾处理小小志愿者;考察一家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厂;参加一次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等等。垃圾分类知识已被纳入上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也成为上海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的核心内容。这些做法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自觉,凝聚了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为打赢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保障。

记者:相关专家提出,垃圾分类的最大困难在于市民习惯的改变,在于公共意识、文明意识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公共意识、文明意识的培养,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曾刚:的确,垃圾分类事业能否长期坚持、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效,关键在于市民习惯的改变,在于从孩子到家庭再到社会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垃圾分类行动的坚持。从社会层面,应制定完善的垃圾分类法规体系,并严格执法。宣传、法规、罚款并举,久久为功,养成市民良好习惯。

各中小学校应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现场交流等。将生活垃圾如何产生、如何减量、对环境的影响、末端处置等知识,全面直观地融入学校各种主题教育中,让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校园新时尚,让意识养成习惯,让习惯成就素养。

记者:家庭是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第一站,如何从家庭入手正面引导、润物无声地在孩子心中埋下垃圾分类的种子?家庭构成社区,社区层面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让成年人共同学习?

曾刚:垃圾涉及千家万户,垃圾分类是衡量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特别是社区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互联网技术、虚拟空间不断发展的当下,如何促进居民之间面对面交流、如何构建集体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现场教学与虚拟教学相结合、中小学与社区学院相结合、家庭与社区相结合的方式,广泛传授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调动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通过举办垃圾分类学习小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先进家庭评选,不断丰富中小学素质教学内容,不断提升中小学、居委会、家庭之间的联动水平,创新社区治理模型,营造不同年龄居民、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功能区学习和传播垃圾分类知识与技能的良好氛围,打造垃圾分类学习共同体,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记者:不止上海,到明年年底,其他45个重点城市也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以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都要落实垃圾分类政策。作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的主编,您认为“读本”对其他城市后续推进垃圾分类普及教育有哪些可以借鉴之处?

曾刚: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垃圾分类表面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项復杂的社会工程。作为垃圾分类知识读本的主编,我深切地体会到“读本”编写工作有赖于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美术学等领域学者以及与政府管理人员、社会团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精诚合作。同时,从“读本”面市以后各方面的反映来看,我觉得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从教育入手十分关键,垃圾分类知识入学校、入家庭、入社区十分重要,学校、家庭、社区在垃圾分类上的互动合作将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实现垃圾源头减量、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资源化利用、监督管理等环节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我国在垃圾分类工作上起步较晚。一些发达国家已积累了很多经验,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本土化的?

曾刚: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循环利用率达65%左右,包装行业可达到80%以上。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标准最严格的国家,对垃圾收集的执着成为日本人的重要标签。我国垃圾分类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首先,应该延伸垃圾分类教育链条。德国在幼儿园阶段,注重培养小朋友垃圾分类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在中学阶段,垃圾分类成为众多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大学阶段,很多学科专业从不同视角切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开发。其次,应该高标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日本东京,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四大类,各大类继续细分,例如资源垃圾分为矿泉水瓶、玻璃瓶、纸、铝罐、铁罐等。每种垃圾投放的时间和地点不完全相同,未按规定分类、未在指定时间投放的垃圾将会被退回,甚至被处罚。垃圾分类精细程度甚至成为日本衡量人们社会责任、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国外的这些垃圾分类教育经验值得我国参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