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的脑可塑性与关键期教育

时间:2024-05-04

冯廷勇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儿童会受到遗传、大脑发育、环境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大脑会指挥、支配我们的言行,而环境因素在从基因到大脑的蛋白表达上起调节作用;同样,从大脑到行为,我们的环境与教育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遗传不一样,我们对他的大脑发育和行为发展的期待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自信的起源与培养

一个人有没有自信是可以从他的姿态、语言、眼神中看出来的,但一个人的信心跟他的颜值、财富、社会地位之间并不直接构成因果关系。一个人白手起家,经过不断拼搏、体验成功,只赚了500万;另外一个人买彩票中了3个亿。如果这两个人站在一起,相信你一眼就能看出谁更有信心。因为前者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并体验成功积累出了信心。所以,信心的获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成功的体验,一个是成功体验的积累。

浙江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两只SD老鼠,从养殖场抓过来,它们的基因是完全一样的,在管道两边各放一只,让它们在中间相遇,它们挤挤挤,最终有一只获胜。老鼠获胜了大概6次以后,再放一只老鼠进来,这只老鼠瞪了那只新来的老鼠一眼,新来的老鼠就退走了,这就叫“气场”。现在把这只有气场的老鼠放到一个板子上,这个板子只有一个角上是暖和的,其他地方都是很冷的,老鼠就会争夺那个暖和的地方;如果放的都是没有经验、没有气场的老鼠,它们就会互相挤;但是放了一只有气场的老鼠,它基本会把其他老鼠全部挤下去。令人惊讶的是它盯着其他老鼠,其他老鼠都不敢过来。这说明老鼠的气场是可以迁移的,不光在管子里面斗争赢了,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迁移到争夺暖地的场境。

研究团队用光遗传学技术,打开或关闭了老鼠大脑内侧前额叶特定的神经通路,再让它去跟别的老鼠挤就被挤出来了,因为它没有了信心。这只没有信心的老鼠怎么变成有信心的?不光让它内侧前额叶特定蛋白表达,更重要的是让它跟别的老鼠挤,如果能够连续胜6次,它就会从一只没有信心的老鼠变成一只有信心的老鼠,是6次以上的成功经历让它的信心稳定下来。

人比老鼠要聪明得多,所以人的信心的建立和稳定只要2-4次。相反,如果你在同一个事件上连续遭受三四次失败的话,那么你在这个领域的信心基本就被击溃了。因此,连续成功或连续失败,对他是否能建立信心是非常关键的。

那么,对小孩子来说什么阶段建立他的信心是最重要的呢?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讲到,人最早获得信心大概是1.5-3岁这个阶段。因为1.5岁之前的小孩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活动能力都非常有限,那个时候他对环境的适应更多的是靠抚养者的照顾。但小孩到了一岁半以后,能说会跑会跳了,这个时候他可以通过他的能力来影响外面的世界。

你带一个1岁多的小孩进电梯,如果你让他按电梯,电梯启动他会很开心。因为他觉得是他让电梯走的,他影响了这个环境,所以在这个阶段,最好的教养方式就是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其自由地探索。除了提供安全环境让其自由探索外,还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这时候最怕的是小孩儿伸手想要拿一个东西,父母马上就拿给他,这对他的自信心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比如有一个玩具,小孩伸手拿不到,这时他会搬个凳子过来,还差一点,再找个棍子过来,爬上凳子,最后实现目标。这个过程对于成人来讲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但是对于一个2-3岁的小孩来讲,他需要付出强大的意志力,他要不断地尝试错误,这除了发展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的自信心。

要抓住发展敏感期

从科学上来讲,人脑发育主要有三条线:一条是杏仁核的发展,这是感性线;另外一条是额叶,这相当于理性线;感性和理性需要记忆为载体,因此有了第三条线——海马。海马是我们记忆的中枢。大概2-3岁这个阶段,我们有个幼儿健忘期,这个时期的事情我们在正常的意识中是回忆不起来的,因为海马这个阶段的发育导致我们后来从意识面很难直接提取,但是这个时候所建立的记忆,对人的整体发展是有泛化性作用的。

語言学习与早期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你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你在出生后大概4-8个月这个时间段,暴露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就会保留下那个语言的语素。比如中国人现在长大了要学俄罗斯的弹音,弹不动,但是如果在那个阶段暴露在俄语环境就会保存下那个语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一般认为在0-6岁,以后语言学习能力会急速下降。

美国人的母语是英语,他学中文就是学外语。一项借助美国儿童来做的实验表明,直接交互式的美国小孩在10-12个月对中文音素的分辨能力显著优于只听或只看的小孩。另外,学习语言光讲还不行,还得用眼神交流,建立这种连接,而这种连接跟他的神经反应是呈正相关的。因此,学习是一个三者交互的过程,教育者、学习者、学习的客体,三者交互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记忆这一类基础能力,遗传和大脑的发育所占的解释力是绝对有优势的,后天训练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是可塑性是相对有限的。就记忆而言,人可以分几类,一类是记得又快又牢的,一类是记得快忘得快,另有一类是记得慢但是记得牢,还有一类是记得慢忘得快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全面地看待小孩。我们所谓的兴趣班、培训班,往往只能扬长,即将潜能变成优势,但在避短方面是非常有限的,真正要补短必须做专项的训练。比如注意力有缺陷,必须做非常严格的专项训练,才可能有提高的空间,或者提高到一定程度。

所以,一定要抓住敏感期跟大脑可塑性。因为在敏感期培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就是事倍功半的状况。

习惯养成与正强化

人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认知发展,另外一条是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这条线更多的来源于遗传和大脑的成熟,先天因素在里面的作用更大。而社会性发展,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规范等,更多的是他生活的社会、文化要求他按照这个规范来塑造,因此后天更重要。对于认知发展来讲,我们尽量少去强化。你的小孩很喜欢画画,很喜欢弹钢琴,很喜欢说英语,你要尽量少表扬他,因为你过多的表扬实际上是把他内在的动机被外在动机替代掉,是在削弱他内在的学习动机。但是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如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要及时强化,一旦表现出符合预期的行为,就要赶紧强化,让他保留下来。

对于儿童来讲,早期我们培养或者评价的重点应该放在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上,逐渐内化为他的观念或者认知。大家不妨想一想,我们小时候背那么多唐诗宋词,现在还能背几首?但是你在小学阶段如果形成了回家先做作业再玩玩具的习惯,就可能受益终生。反过来,如果你老公有一回家就扔臭袜子的习惯,你再怎么骂他都没用,因为他已经过了行为塑造的关键期,而且你越说他越会反弹,因为你伤害了他的自尊,他会有意无意地反抗。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好的会变得越来越好,差的会变得越来越差。心理学也是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差不多,但为什么有些人会变得越来越勤奋,而有些人会破罐子破摔?就是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人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越成功越勤奋;如果一旦失败,就可能进一步失败,最后变得习得性无助。人形成特质性自卑最容易的阶段是小学阶段,因为那个时候他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当中,尤其是在10岁左右,一定要让他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获得习得性勤奋,而避免习得性无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