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时代新人

时间:2024-05-04

“核心素养”有两个指向,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是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从各学科核心素养中生成、达成,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该门学科后的期望成就。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中,就要研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这既是为即将到来的新高考做准备,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在学科融通中提升学生基本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河南省实验中学把培养核心素养作为当前中学教育的基本立足点,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紧紧围绕这两个“核心素养”展开的。

一是个性课堂。核心素养的培育,主阵地是课堂。我们提出“四环节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自主学习——启发交流——练习反馈——拓展提高”这四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围绕此模式,我们提出了“五有效”的教学要求,即“备课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自习有效、评价有效”,并制定“河南省实验中学有效教学规范要求”,巩固教学改革成果,指导教师规范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聚焦“核心素养”的个性课堂、有效课堂,增强了教师的教育自信,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组织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校本开发。我校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探索开发学校自主课程,开足开齐三级课程,力争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有实验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努力实现各课程间的融通。

校本课程包括三大类型五个模块组成,三大类型指德育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五个模块指立德、启智、育美、增蕴、践行。立德课程以常态德育提升学生素养;启智课程以有效教学促进自主发展;育美课程以特色课程培养高雅品质;增蕴课程以文化融合开拓国际视野;践行课程以实践活动助力成长成才。

三是综合实践。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结合城市学校特点,近年来,我们争取政府支持,组织非毕业年级学生到郑州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综合实践和研学活动,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使学生形成价值认同、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意识,涵养关键能力。

四是生涯教育。新高考实行3+3科目组合和我省方案中的6选3科目设计,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所选专业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所考的科目,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设想。我校依托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这一平台,早走一步,培训了几名生涯指导教师,并在现高一年级先行先试,邀请了国家培训专家到校指导,并举行了市级层面的观摩研讨会,为下一步的生涯规划指导积累经验。

五是多方位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实验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是我们办学治校的应有之义。为此,我校担负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藏班培养、教育援疆、精准扶贫、革命老区支教、国培及影子校长培训等方面作出大量贡献,赢得了好评。在发挥辐射作用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学生的能力都相应地得到提高。

新时代赋予基础教育新使命,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回应时代命题,聚焦核心素养,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