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印发的专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并就培养造就教育家型教师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书记心系教师,连续就教师队伍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2013年9月10日,远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014年***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号召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2015年,***总书记给“国培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提出扶贫必扶智,广大教师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2016年,***总书记在视察八一学校时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2017年11月20日,***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意见》,对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由此可见,***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待,他高度评价教师工作的重大意义,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教师职业的根本定位。《意见》开宗明义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承担着教书育人使命,广大教师的工作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实现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息息相关,广大教师身上担着沉甸甸的新时代责任。
《意见》指明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意见》分步提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意见》立足当前,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5年目标,即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意见》着眼长远,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目标,即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王炳明
《意见》确定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核心举措。《意见》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公平与质量为两翼,以组织保障与经费保障为基础,打出强有力组合拳,提出了五方面举措。即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力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同时,《意见》在各方面举措的具体内容的确定上,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既分类施策,充分考虑了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对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职业院校教师、高校教师分别确定举措,又充分考虑了区域、城乡、校际差异,专门强调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实现定向发力,精准施策。
《意见》强调了切实抓紧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要求。《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明确提出教师队伍建设“三个优先”,即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明确了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的工作机制,即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确立法律保障,对修订《教师法》提出明确要求;壮大教师工作力量,为重大决策提供支撑;加强督查,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干部考评、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意见》为打造教育家型教师指明了方向。《意见》在“目标任务”这一文件的关键部分明确提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打造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这一决策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教师们可以成为、能够成为教育家,大大提升了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将极大激励教师的从教荣誉感;为全国广大教师树立光荣的奋斗目标,将极大激发广大教师的发展动力;明确教师成长的路径,从新入职教师到骨干教师,从骨干教师到卓越教师,从卓越教师到教育家型教师,将激励教师们一步一步不断攀升。
教育家型教师要有从教大格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意见》着眼教育,放眼国家、民族、人民定位教师职业。教师要成为“家”,首先必须要有大的格局,视野不能仅仅放在所在的班级、所在的学校、所在的地方,不能仅仅放在课堂、书本、教学上,而要着眼于国家、民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把自身的教书育人工作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师要成为“家”,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自身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教的理想与追求;建立高尚师德,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唯有如此,才能建立更大的恒心,产生更大的动力,投入更多的劳动,付出更多的情感,干出更大的业绩。
教育家型教师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意见》明确提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强调教师要素质全面,业务突出,底蕴深厚。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且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在孩子心中打下深厚的烙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对一个教师来说,一生可能会教数千名学生,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每一个教师的影响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教书育人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师必须要掌握教书育人的规律,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形成扎实的专业素养,锻造过硬的专业能力。对教育家型教师来说要求更高,要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高超的育人本领。
教育家型教师要突出创新精神。《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这对教师的创新以及如何支持教师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教师的创新始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教育家型教师应植根于教育的实践变化,植根于时代的发展,植根于教育内容更新,植根于教学环境变化,植根于学生的发展差异,善于发现问题。其次,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发现问题后,能够有效诊断问题,深刻分析问题的根源,针对根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要进行有效实践。将方案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并不断调整,有效解决问题。第四,要进行总结升华。及时进行反思性总结,梳理分析经验,将经验升华成模式、理论、思想。遵循上述环节,在解决更多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行更多的升华,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与办学风格,奠定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的最坚实基础。
教育家型教师源于教育影响力。教师成为“教育家”,一定要有突出的成果,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系列创新成果。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投入与产出,集中反映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这还不够,成果仅仅代表了自身。“教育家”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认定,“教育家”更大的价值在于标杆作用、典范作用,能够示范带动更多的教师开展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让更多的人关注、支持教育。所以,教育家型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行动,力所能及地去帮助、指导周边的教师,形成行动影响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成果的发表、发布、传播,影响更广范围内的教师,形成成果影响力。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家型教师应源于教师的影响力、公信力,植根于广大教师的广泛认可。
总之,我们要乘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强劲东风,持续积极打造一批又一批的教育家型教师,不断开创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篇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