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

时间:2024-05-04

文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是指初中学校为达成核心素养,围绕初中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初中课程以及初中教学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重新建构与重新实施的过程。本文将重点讨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理论基础、初中课改理念、初中课改的基本内容以及初中课改的关键要素等。

初中新课改理论框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有杜威的实用主义。不过,总的来讲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其可以辨识的主要特征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知识和经验的重新建构;突出建构的过程和建构的意义。

以核心素养为标志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其主要辨识的特征是:核心素养力图让课程实现从知识本位走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师作为教与学平等关系中的首席,学生作为学习建构的主体,是探究者;课程的结构服务于学生发展需要,可以是开放性的。

那么,从实践操作层面看,指导初中新课改的理论框架是什么呢?首先,在初中课改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课程理论作指导,需要对国外的课程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不同派别的课程理论非常必要。其次,初中课改的理论基础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实践条件上,应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坚持中国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辩证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第三,脱离传统和现实的推倒式革命,会给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初中新课改应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建构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作为指导。“建构主义+现实主义”这一理论框架,其主要特征是:既吸收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实施变革和创新,还要依据现实主义的理论思想,对教育传统中的精华进行传承和坚守。

在“建构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结合初中实际,我们提出,初中新课改基本过程是“检讨—反思—坚持—变革—再检讨”的过程。具体讲,要对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检讨我们的课程与教学;对现行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入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讨论改革的对策;对传统的精华要坚持,要发扬;对没有体现核心素养要求,不能很好达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要坚定改革;对实施改革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再检讨。同时,“检讨—反思—坚持—变革—再检讨”的过程还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进而不断推进初中新课改的科学实施。

初中新课改理念与初中新课改内容

初中新课改理念。我们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新课改理念是“能力为本,价值观导向”,这契合了核心素养的核心内涵和主要要求。“能力为本”,就是指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作为课改的根本。我们认为,初中五种关键能力包括学会倾听、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实践和学会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想的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就是指初中课改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讲,就是要改进初中德育,加强初中各学科的人文教育,把培育初中学生的五种必备品格贯穿于初中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五种必备品格包括诚信、友善、坚强、进取与担当。把“能力为本,价值观导向”作为初中课改的新理念,是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很好地体现了核心素养对初中课改的具体要求。

初中新课改内容。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在这里把初中课改界定为初中学校的课改,指初中学校为落实核心素养而实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行动。我们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依据核心素养对初中学生的具体要求,重新制定初中育人新目标;第二,把核心素养作为初中课程设计的依据与出发点,对初中课程进行改革,重新建构初中课程新体系;第三,依据21世纪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施初中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与学的关系,转变学习方式,积极打造初中课堂新形态;第四,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实施初中质量评价制度改革。

初中新课改的基本特征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对人的发展是初中课改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

特征一:初中新课改依靠人人。首先,初中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其中,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人,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也是人,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家长依然是人。其次,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就是回应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改实践,需要全体教师、全体学生以及全体家长的参与。

特征二:初中新课改面向人人。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因此,初中课改必须要面向每一位学生,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一方面,课程建构要面向每一名学生,尽可能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要有进步。

特征三:初中新课改发展人人。首先,义务教育法要求初中教育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分重点班,不能按成绩编班,不能歧视学生……所以,初中课改必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次,既要有教无类更需因材施教是初中变革的重要策略。因材施教,就是要发展人人。第三,在初中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及潜质,促进学生实现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只有相信人人都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人人成才的好方法、好路径。

初中新课改关键要素

初中新课改要取得成果,重点在于找到并抓住初中新课改的关键。初中新课改的关键要素如下:

期望。教育的第一法则是主动性法则。课改的成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期望。期望在初中课改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动力,是为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而自愿、自动、自主参与课改的动力;另一方面,在课改实践中,每一位师生都有成为优秀的可能。不过,能不能最终成为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管理者能不能像对待优秀那样期望他、帮助他。建立起对教师的课改期望和对学生的课改期望,让师生产生一种强烈的主动参与课改的动力,是事关初中课改能否走向成功的极其重要的要素。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需要正向的期望效应。只有相信人人都能成才,才能找到实现人人成才的好路径与好方法。

方法。方法是课改的关键因素。首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因此,方式和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而作为新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课改,必然把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作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其次,我们的教师,其实从来都不缺教法,缺少的是如何让教法更有效;我们的学生,其实也不缺少学法,缺的是如何让学法更有效。那么,在初中推进课改,核心就在于:我们要为教师提供课改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手段、路径、线路与行为方式),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路径、线路与行为方式)。再者,知识可以老化,而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终身受用。教师的智慧,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的教法,可以指导学生的学法。初中课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时机。在初中推进课改,既要与时俱进,更需谋时而动。首先,课改需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对初中课改的启示,就是要紧紧抓住时机。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就是初中教育当下的时局,初中学校要主动顺势而为。同时,在全球化、大数据、中国新时代等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下,初中办学的内外局面具有复杂、不确定、模糊和快变四个基本特征。这需要初中教育的管理者选择积极而主动变革的策略。而推进核心素养下的课改,在当下,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变革举措。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就是与时俱进。再者,课改更要谋时而动。谋时而动,对初中课改的启示,就是要善于把握机会。我们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做好课改的充分准备,另一方面,还要对课改推进的机会进行审视判断,要选择合适的机会推进课改行动,从而使课改实践事半功倍。

同时,在推进课改过程中,还有关于时机(机会)的两个方面要认真对待。一是指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倾听、阅读、表达、思维和实践的机会,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参与与探究,才能实现知识的过手与能力的培养。二是指学校要为教师参与课改创设机会,如激励机制的设计、专业素质提高以及技术设备资源的提供等。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要与时俱进,谋时而动。

评价。评价是初中课改的导向,是初中课改实践的价值判断,是初中课改的“牛鼻子”。初中课改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就是如何进行评价。关于初中课改评价改革,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价,需要我们对评价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三者之间内在关系进行认识。不同的教育目的、学习目的与评价模式是有一定差异的。所以,评价目的是什么,要尽可能定义得清楚、准确。第二,改变现行的奖惩性评价,逐步建立起发展性评价。具体讲,评价目的要从过于强调奖惩向促进发展转变,评价内容要从过于单一向注重全面转变,评价主体要从过于强调他人评价向强调主体多元转变,评价方法要从过于注重量化向“量化+质性”相结合转变,评价功能,要从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向强调改进与激励转变。第三,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也就是要实施促进学习的评价。促进学习评价的前提是建立信心。对教师的要求是要相信学生人人都有成长的可能。要让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建立起自信,可以逐步提高。促进学习评价的要点有: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成功的标准;教师的反馈一定是激励性的、支持性的,能促进发展的;鼓励学生开展自我个性化的评价;评价是促进学生达到成功的重要因素。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改实践,是对初中课堂教学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对初中课程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教育实践智慧聚焦的过程,也是初中师生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我们坚信:只要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改变,对初中教育人来讲,那必将是一种进步。而且,这样的进步必将是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