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本刊记者 | 姜乃强
“研究和推进素质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大到探索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小到一个孩子成长的具体问题,要进行不断探索并长期坚持;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做好分段实施与要求,统筹资源共建平台;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统筹中小学进行相关研究。” 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大中小学素质教育衔接”研讨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于德弘如是说。
素质教育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正式提出,在经过多次大讨论后写入中央文件。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就素质教育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素质教育”。在如此的大形势下,各地积极进行学校素质教育的研究,进行大中小学素质教育衔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此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于德弘,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庞海芍,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杨建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晨,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侯定凯,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副书记王晶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中校长李蓓,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王春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科研中心主任张康军,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王越人,广州南沙区金隆小学校长李明秋,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科研室主任赵文安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大中小学素质教育衔接的话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叶志明,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立德树人”美术教育研究基地主任。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科链的“立德树人”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地为载体建立政府教研机构、高校、中小学协同发展的共同体,是近年来叶志明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致力于追求的。
叶志明介绍,2013年以来,上海市在高校陆续成立了16个“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探索建立政府教研机构、高校、中小学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上海大学承担了上海市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任务。
叶志明表示,高等学校在服务基础教育时,要避免对技术层面的过度关注而忽略育人的总体方向。在某一阶段,知识灌输式的教育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但在如今教育发展面临转型的新时期,“立德树人”应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也是教育由关注成绩向关注人的发展的转型与回归。
在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对于德育的要求应该是不同的。而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最重要的途径在于课堂教学,学科知识的固化形态、知识学习过程、有效教学都会有效传递学科育人内涵。学科教学的关键是使教学向适应育人要求的价值回归。
立德树人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所有学科都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也是课程三维目标最终作用于人才培养的根本之意。
学科育人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不能把“立德树人”和学科育人口号化、标签化,要避免用政治化的语言代替学科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只有将学科育人内涵充分凝练,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让不同学科教育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叶志明表示,对中小学“有求必应,不搞奢华”,是高校对口中小学教师培养等服务工作的应有之义。高校要从教育本位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创新建立新的体制与机制,更好地使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向前推进。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杨建科教授,在会上分享了西安交通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的探索与经验。该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了“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四大人才培养观,从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素质实践等维度落实素质教育。
建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学校通识教育的设计理念与素质教育的三个主要内涵非常一致,即人格养成与健康的心理、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还有潜力挖掘和可塑性培养。特别是可塑性培养,在本科学生入学后,让他们先接受一年的通识教育,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对于专业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为此,学校设计了“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设计了“生态文明与社会认知”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社会认知,通过“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通过“哲学智慧与推理分析”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建设优质校园文化为载体,学校通过系列讲座、经典阅读、艺术创作展演等,营造具有浓郁文艺气息的文化素质教育环境,这些活动主要依托学校“书院”体系完成。如2017年,学校围绕***总书记对学校“西迁精神”的批示,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的主题学习和教育活动。学校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的“四个主义”教育要求,倡导开展阅读一百人经典、聆听一百场报告、认识一百名教师、参与一百次实践活动的“四个一百”活动,并将其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学校经常邀请社会贤达分享读书体会,定期邀请院士、知名学者、文化名人进校开讲座,诸如“九州名家”“创源科技论坛”等,已成为学校独特的文化素质教育名片。
杨建科表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不断忽视素质教育、不断强化专业教育,是当下大学教育的常态。可以说,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处在绝对的附属和被忽视地位。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是专业教育不可替代的,素质教育投入大、周期长,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任重而道远。
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王春凯看来,学校传承百年的“成德达才”育人理念,与国家近年倡导的“立德树人”指导思想高度契合。“成达教育”的本质是将“人”的培养放在核心的位置,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品德优秀、才能通达的创新人才,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主发展、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可持续发展。为达此目标,学校打造精品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厚德博学的创新人才,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实施“四三二一”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改革内容涉及课程设置、管理体制、育人模式、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四”指四修课程体系,即基础通修、兴趣选修、专业精修和自主研修;“三”指三维管理体制,即学长学部制、固定班级制、分层走班制;“二”指两项育人原则,即尊重个性差异和注重因材施教;“一”指“让每一位学生都成德达才”的核心目标。课程总建设目标以国家课程的高质量校本化实施为基础,以精品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补充,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践课程力求实现“知行合一”。学校在推动德育课程建设的同时,践行“环境育人”的理念,打造精致馨雅的书香校园。学校校园各个角落都设置了阅读空间,学生无需任何借阅手续就可以方便地读书。学校开设博识课,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名人故居;请各方专家进校园,为学生开设讲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与中科院合作开设高中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科研院所与知名大学实验室,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搭建立体多维的创新平台。学校于2016年建成了青牛创客空间,配备先进实用的硬件设备,在帮助学生实现创意的同时,让学生见识和体验一些基本的加工技术,并对当前的新科技相关领域进行了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校通过项目式教学,从结构设计、工艺加工、智能控制、人文艺术等方向入手,在专兼职教师和外请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开设了3D设计、雕刻与精密加工、开源硬件、APP开发等新课程。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更加关注人才全面发展的“诗和远方”。
华东师范大学侯定凯副教授就素质教育衔接的“变”与“不变”发言。他表示,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教师时常吐槽上一学段“没有把学生教好”,自己接手的许多新生在基本素养、习惯、能力方面不能达到新学段的要求。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段之间的教育衔接出了问题。
侯定凯认为,在实现不同学段素质教育的衔接方面,美国基础教育(K-12)的课程大纲设计可以带给人们一些启示。以加利福尼亚州教育厅(Deparment of Education)2016年颁布的“历史、社会学科课程框架(幼儿园至12年级)”(History,Scocial Science Framework )为例,教育部门为本州公立学校不同年级设立了公民(政府)、经济学、地理、历史等科目共同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思维和分析能力、基本读写素养、公民素养的培养等。除了共同教学目标的统领,美国中小学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还贯穿了相似的教学策略,即鼓励研究探索、强调联系生活、鼓励讨论和辩论、塑造完整的概念体系、注重可迁移能力培养等。
在我国,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05年)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强调德育工作要“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而从教育实践看,各年段素质教育在内容、方法上依然“各自为政”,各学段教育内容的层次和衔接关系有待理清。
在课程育人方面,《指南》提出的各学科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比如,为何“语、史、地”与世界观、价值观养成有关,却与逻辑思维无关?外语强调拓展国际视野,那么艺术、历史呢?至于素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的贯通、衔接,则更是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明晰素质教育各学段、各学科内容与方法“变”与“不变”的基础上,应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大纲,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战略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设定大中小学各阶段素质教育目标、内容、范畴?如何取得各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效?如何统筹各阶段素质教育的衔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副书记王晶晶从人格发展角度,结合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交流了对素质教育的思考。
素质教育的开展,要符合各年龄阶段社会心理发展的现状。美国精神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认为,人的社会心理发展分为童年阶段、青春阶段和成年阶段,其中包含八个时期。其每个时期都有特殊的“危机”,而各阶段发展“危机”的顺利解决,是其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比如,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目标,要通过学生的勤奋努力消除或避免自卑感,而如何通过素质教育让儿童获得成就感,是教育者需要深思的。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有所不同,素质教育在目标设定、内容界定、方式选择、课程设计、统筹衔接等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需求。
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认为,教育的影响贯穿生命的始终,从出生到死亡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同阶段的矛盾是否能得到顺利解决,会对人们之后的发展产生递进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素质教育也并非只是大中小学校教育的范畴,而将伴随人的整个发展过程,由于自我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家庭关系的互动,会让素质教育的影响在代际间传递与发展。
素质教育是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过程。埃里克森强调社会和文化在人格发展中的影响,文化基调、社会生活对个体心理发展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人们都是素质教育的受益者。素质教育并非是某些机构的责任,全民皆可参与,全民均可受益。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需要尊重人的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以贯穿生命整个周期的视角,调动全员参与,从而营造自然、有效的素质教育生态链。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王越人,就打造以智能机器人为龙头的科技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享。
王越人表示,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全球化视角审视小学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要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培养以及个性发展、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应该适合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们喜欢教育,要激发孩子持久的兴趣和乐趣,培养孩子严谨、求实、踏实、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要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愿望、责任和志向,鼓励和引导他们面向未来。要重视人的发展,帮助孩子分析和认识世界发展的形势,培养和拓展他们的眼界,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
关于学校具体的措施,王越人介绍,该校首先从小发明起步,让学生初步体会用废旧材料进行创造,实现自己的科技之梦。第二,以科技创新课题研究叩开思维之门。在学生初步感受小发明制作过程的基础上,学校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班,组织对研究有兴趣的学生开展更高层次的课题研究。科技创新研究班成员在专家和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学习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学习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系列知识,初步感知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第三,赋予学生更宽广的眼界与能力。超前的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将以“智能机器人”为内容的校本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光学、力学、控制工程、软件编程等多学科的知识,将智能化的理念植根于心中。
多年来,北理工附小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由北京海淀区、北京市、全国组织的机器人比赛,取得了喜人成绩。近三年,在机器人比赛中,学校有294人次获得国际、全国、北京市机器人比赛奖项,还有61个孩子获得了北京市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大赛奖等奖项。
广州市南沙区金隆小学校长李明秋,结合学校的探索与实践,就在小学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三个到位”。
一是理念到位。即校长要将“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贯穿于小学的整个办学过程,且要让老师、家长、学生一目了然。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培育大爱情怀、奠基智慧人生”,育人目标是“培养博爱、乐学、健康、实践的慧心儿童”,校训是“雅行育心、博趣明慧”,校风是“爱己爱人爱自然、乐思乐学乐实践”,体现的是全面的素质教育,既顶天立地又基于基础,教师、家长、学生也都能明白。
二是课程到位。没有课程,就没有教育。有了理念,没有理念引领下的课程,学校理念就只是摆设。在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建构方面,要确保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课程到位,就要力求做到六个必须:必须保证国家课程的主体性、基础性;必须确立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立德类”课程的重要性;必须保证将德育融入到在全部课程之中;必须立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必须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建构课程;必须重视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建构。
三是实践到位。在小学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要做到“真干、实干、苦干、巧干”。真干,是指在办学中,不能只将理念、课程、工作在嘴上说,在会上吹,在书上写,一定要去做。实干,就是指在办学中,工作一定要联系实际,不搞拿来主义,要结合本地本校的人力、物质、文化与经济实际,扎扎实实去做。苦干,就是指在办学中,要不怕苦不怕累,要知难而进,不要知难而退。巧干,就是指在办学中,要尊重教育、尊重科学、尊重学生、尊重专业,大胆创新学校管理、课程实施、家长学校等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办学效率、办学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晨教授,就大学、中学、小学素质教育的联动与衔接研究,分享了他的思考与观点。
首先,需要在理论上探讨大中小学素质教育联动的可能性。第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各个学段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阶段性内容和连续性内容,阶段性内容各自的范围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需要明确各个学段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变与不变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需要明确素质教育自身所涵盖的范围。在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被认为是应试教育的对应部分;在大学,素质教育往往被认为是专业教育的对应部分,但从素质教育本身的涵义来看,它是一个是涵盖人的发展和育人多个方面的概念。
其次,需要在实践方面形成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共享的内容框架或者操作性构成。目前学界对于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研究比较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通过一定时间的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些大家都基本认同的主要内容,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普通的知识,也是所有社会人共享的基本的文化和科学内容;二是核心的素养,即思维、表达、逻辑方面的基本能力、问题意识,探究精神等基本素质;三是基本的品格,如自信、自制、勤奋、专注、友爱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构成。实践部分的第二个内容是对素质教育基本实践途径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基本架构,即在大学中,实践途径包括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党团活动、学生活动、创新创业等,在中小学则包括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德育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
最后的一个问题是素质教育的评估和评价问题。目前素质教育的开展广泛多样,但缺乏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和评价的方法和措施。因此,难以对其范围和效果进行确定,也难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素质教育的评价问题,也需要大中小学之间布局的联动和衔接,即小学要达到什么标准,中学要达到什么标准,大学要达到什么标准,都要有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估。
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在大中小学各个阶段之间联动衔接起来,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全面实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庞海芍发言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大政方针和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我国的素质教育可追溯到1985年,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一词的内涵得到了拓展,从原有心理学的主要指先天禀赋和生理基础,拓展到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内化而形成的个人的稳定品质。
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出了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员令。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所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对中小学而言,主要是为了扭转应试教育倾向。那时,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考高分、上大学,以至于中国学生养成了“应试”习惯,到了大学首先会问老师怎么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在大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改变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成效显著,引发了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变革。教育从只重视“造才”到更注重“育人”,日益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新时代,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并正在迈向普及化,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类招生、自主转换专业,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大学、中学、小学素质教育的衔接联动,关注社会、学校、家庭在素质教育中的责任与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分会愿意搭建平台,通过课题立项、调查研究、实践交流、政策建议等,推进大、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衔接与联动。我们坚信: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让一个人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