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海口:“采屋除尘”喜迎鸡年
每年一到腊月二十八,春节转眼就到眼前了。大伙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从“您吃饭了吗”变成“你们家准备得怎么样了”。那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还真有些事情需要特别准备下。因为按照传统年俗来说,今天是“洗邋遢”的日子,在这一天,全家都要来一次大扫除。
记者来到海口市三江镇吴大姐的家,在这栋新盖的平房后,还有几间祖屋,院落三进三出,别致讲究。而依据习俗,往年贴在门上的对联都需要重新清洗更换。当记者进门时,吴大姐已经开动了,踩着梯子几步就上到了高处,将门楹上的旧横批撕下,再用扫帚扫掉灰尘。吴大姐说“这些陈旧的对联比较难弄,要用水洗干净,一年一年的对联不一样大,有时候大的有时候小的,痕迹清理就很麻烦。”
不仅干活利索,说起话来的吴大姐更是快人快语。吴大姐说,对于她而言,过年前的准备工作就讲究一个“快”字,因为琐事实在是太多了。不过,哪怕琐事再多,“采屋除尘”的老习俗都不能丢。吴大姐说:“屋顶打扫干净,又要洗一下 门窗,床铺全部洗一下,什么都干干净净的好过年,我们农村就是这样子。”
说起“采屋除尘”的老习俗,扫屋有两大讲究,第一,要用青竹枝叶捆成的大扫帚打扫屋子,第二,在除尘之后,还要拜一拜土地公公,保佑一家老小全年太平顺意。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老习俗中的大部分依然被延续下来,尤其是过年时节少不了的文昌鸡。
屋后的文昌鸡满地跑,吴大姐的婆婆林阿婆看着非常高兴。这鸡是她专门为过年时拜公祭祖准备的。林阿婆说,等到过年时,大儿子一家会从海口回来,和他们团聚,而为了这几天的团聚,林阿婆和孝顺的小儿媳,也就是吴大姐,从去年冬天就开始准备了。
眼下,各种吃的、鞭炮、对联全部一应俱全,就等着农历新年的来临。
临高:人偶戏里过大年
有一句老话叫“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在海南,由于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这个南国小岛有着种类繁多的人文风俗,吸引我们去一探究竟。比如说临高县,它的方言在海南省是独树一帜,因此衍生出了临剧——也就是当地人喜爱的人偶戏,每当月色降临,好戏正要开场。
记者走进临高县和舍镇先光村委会的美育村,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在过年时,听人偶戏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一个必不可少的助兴项目。当夜色降临,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在晚饭后,搬着凳子、带着孩子来到了村子里的小广场上,起初是三三两两,随着过门儿奏起,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此时,演员们登台亮相,时间刚刚好。
当天演出的选段叫《三元争妻》,主角们一一亮相。戏台上顾盼生姿、眼波流转,戏台底下,全场人脖子拉得老长,两眼直直地盯着看,年长的还摇头晃脑,嘴里念念有词,不大懂听戏的小孩子也被这花花绿绿的木偶吸引着,坐在距离戏台最近的地方。虽然说是人偶戏,但它却有着不亚于电影般的紧凑剧情,看到精彩激动的剧目时,大家是直拍巴掌。
临高人偶戏,讲究的是“人偶合一”,演员在演唱时,要根据曲调的变化,控制自己的表情,更难得的是,他们还要手撑木偶、化妆登台,在唱念做打间,控制手上木偶的表情、肢体,人偶相互配合,才能表演出完整的曲目。
其实,每逢过年前,人偶戏演员们就开始勤加练习,为了让乡亲们在年节里好好热闹一回,戏台上的演员们没少花心思。在台上表演的是临高县城里非常出名的一个剧团,虽然演员们都是戏台上的“老江湖”,但为确保万无一失,大家早早就从临城镇出发,到了村里之后,看场地、搭戏台,调试音响设备,一切都熟悉了之后,这才开始认真地化妆。剧团里的演员林大姐告诉我们,每年他们都会筹备一些剧目,走村窜巷给大家表演,助兴,“虽然过年天气还是很冷的,很多乡亲都在家里看联欢晚会,但是还是有乡亲来捧场,心里也挺高兴的。”
但和其它传统曲目一样,临高人偶戏也面临着后继薄弱、支撑不足的情况,剧团里的年轻小伙林智承,在13岁那年,自荐进入了团里,打那时开始,他就是团里最年轻的演员,为了培养他,这些年,团里的老人们费了不少功夫,如今的他也成了台柱子,在小林心里,也有着新年愿望,那就是好好努力,争取早点可以带徒弟。临剧团的团长表示,团里的人都是中年人,以后想将临剧传承下去,就要有年轻人走出来,教他们唱,他们学会了,会唱了,会表演了,就可以把人偶戏发扬下去。
临近深夜十二点,戏台上的全部选段已经表演完,意犹未尽的乡亲们放起了烟花,照亮了整个村庄,乡亲们说,他们也希望,能够在年年春节里,看到如此精彩的人偶戏,因为正是有了它,这个年,才过得喜庆圆满。
陵水:“送年南”里的疍家祝福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过年,就要闹出喜庆吉祥,舞出灿烂多彩。而在海南更称过年为“做年”,一个“做”字,不仅形象生动地突显出了海南人过节的兴头和冲动,也反映出了海南过年的热闹和喜庆。不过,“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在海南,还有一支存在了上千年的族群,他们孤悬海上,在新年里,会选择安静地诉说一份对天、对大海的尊重与敬畏。
“一唱雄鸡天下白”,不远处传来一位老者的歌声,低沉、悠扬,在晨风中飘向远方。老者名叫郭世荣,今年70岁,在陵水县新村港的疍家人口中,大家尊称他“阿西哥”。阿西哥是疍家渔歌为数不多的几位传承人之一,这首《水仙花》也是疍家渔歌中最著名的“流行曲”。陵水县新村镇居民郭世荣表示:“这首歌代表我们疍家人过着那种辛苦的劳动、生活,就是常年都在海上漂流。”
疍家人,世代以捕魚为业,他们的房子不是建在陆地,而是漂浮在海上。关于疍家的起源时间,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的得名,却是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其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另一说是因为这些生活在海上的人家,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的确,“以海为田、以渔为活”是这一族群的生活写照,也是阿西哥歌词中代表的含义。
记者到来那天,正好赶上渔民们回港整修,陵水县新村镇居民黎桂英正在渔港里查网、补修。而旁边,网箱里满满当当的鱼,都是前几天出海的家人们捕捞的,从广阔的大海到空间略小的养殖箱,这些海鱼被挤得有些转不过身。于是,放不下心的黎桂英也是起了个大早,挨个看看它们的情况。言语间,黎桂英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些大丰收,多亏了如约而至的“送年南”。
黎桂英口中的“送年南”本意所指是一种天气,说的是在过年前几天,海面上会刮起南风,风浪较小,而这种风向,向来都对海上作业十分有利。而如今,“送年南”已经成为了疍家人来年收成的一种预告。陵水县新村镇居民郭世荣告诉记者:“往年靠近春节这段时间,肯定会吹起南风,我们渔民就喜欢出去打渔,肯定就抓到很多鱼,就有钱回来过年了。就好像是天老爷对我们抓鱼人来一个回报,送一个红包。”
春节前,“送年南”给整个疍家族人带来了好心情,每逢过年,疍家渔排上处处挂着红灯笼,格外喜庆,而在喜庆中,大家也感慨,如今的疍家人,生活是越过越好了。
新村港有渔排500多户,大小渔船1200多艘,大约有6000多名疍民生活在这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如今的疍民们几乎全部都在陆地上建起了房屋,结束了海上漂泊生活,这些渔排组成的大大小小的社区已经成为了大家出海捕鱼的集结地以及养殖场所,从漂泊、不晓耕种到如今的善商、落地生根,疍家人靠着坚强的意志,跟孤寂和苦闷永远再见。
每到春节,上了年纪的疍家人一定会在渔排上守岁,唱起疍曲,感谢一年里的天顺人和。他们相信,如此,便会有“海阔疍家强”的迅猛发展。
保亭:刀尖上的苗家勇者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不得不说说海南的苗族同胞,虽说春节不是苗族同胞们的新年,但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苗族同胞当然是要拿出顶尖的绝活共庆佳节——上刀山!
在保亭县三道镇镇上的广场,每到节庆时节,苗族同胞们携家带口盛装出席,奔赴一场冒险盛宴。远远的从广场传来一阵阵的欢呼声,记者也挤进拥挤的人群中感受那一份热烈。伴随着越来越急促的鼓点声,一位苗族小伙子身手敏捷的爬上了空中吊梯,可仔细一看,他脚下踩的不是木板、竹板,而是一把把刀片!
而小伙在那一把把刀片上,做出各种高难度悬挂、倒挂等动作,能利落地如履平地般在刀片上跳来跳去。小伙子的镇定自若和梯子下围观朋友的表情形成了鲜明反比,直到他各种难度的表演一气呵成后,大家这才缓过神来,使劲地拍着巴掌。
当小伙子结束表演下来时,记者向前进行了询问,于是小伙子给记者递过来一根布条,让我试试刀的锋利程度。记者看到手上的布条比较结实,却很轻易就被刀片割断。而当记者问起这个“上刀山”有啥技巧,小伙子说这是他们苗家的传统,要想练就这么一身本领,少说也得有十年的功夫。记者看到,小伙子的手脚都长着厚厚的茧,可见是长年累月形成的。
据了解,“上刀山”又叫“爬刀梯”,是苗家地域文化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历经百余年的传承流变,至今仍不衰。表演时,表演者要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下梯时,如果手脚毫发无损,就会被族人称为“勇者”。所以,在苗家,“上刀山”相当于一种“成人礼”,是检验一名男子是否成熟、勇敢的最好办法。
而对于苗族很多人来说,上刀山就是等于在面对许多最困难的程度,就像我们见到的一样,“刀山”都可以过得去,那过去之后一切事情也就都好了。
如今的“上刀山”已经变成了一种节日表演,但它依然保持着高度的危险性,所以在表演前,祭拜、祈求神灵保佑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儋州:“对”出来的儿女情
在海南,不同的地域有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曲艺文化,且有着深厚底蕴。海南儋州市,从北宋年间大文学家苏东坡讲学明道开始,儋耳郡就以人才辈出而声名远播,那里的人们爱吟诗作对,甚至还将这一个“对”字运用到文化表演的方方面面。
“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的确,儋州人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方言演唱、民间小调,张口就来,渐渐的,就衍生出了儋州调声,从情歌到学堂民歌,再到红色革命歌曲,调声的表演形式全部为对唱,所以,每到过节时分,大街小巷的百姓们全部都聚集在一起,男女各分一列,唱响调声。
不仅是唱得好听,还要演得热闹,儋州调声和其它曲艺演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演唱者在演唱时手臂和身体随歌声节奏前后摆动,保持一致,旋律越快,摆动的幅度就越大。倘若对歌双方要分出个胜负的话,那一时半会还真难见高低。2006年5月,儋州调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表达爱情、追求幸福的民间小调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而除了调声之外,在儋州还有一种大家非常喜闻乐见的演艺民俗,就是山歌对唱,而这些山歌,从歌词到作曲全部都是现场即兴完成的。
如今,儋州的山歌的爱好者越聚越多,大家一起研究创作,上千首本地山歌应运而生,从过去“山歌为媒”,到现在“山歌会友”,儋州山歌和儋州调声一道,唱出了儋州儿女的真性情,唱响了大家的幸福生活,而这也成为每逢佳节必上演的节目。
定安:厨房里的“好兆头”
其实,到了春节,除了阖家团圆共聚一堂外,吃什么也是过年的重头戏。每当小年过后,全家上下就开始使尽全身解数,准备精美菜肴,承载着心中满满的祝福,为来年开个好头,在海南定安,家家户户厨房里都筹备着“好兆头”。
在定安,每年过年正月初三,按照定城镇的风俗,这一天一定要吃菜包饭。而既然是遵照习俗,那食材中就少不了定安特色。定安的菜包饭,顾名思义,就是用菜叶裹着饭一起吃,但这食材是很讲究的。芹菜、小葱、韭菜、豆角……扑面而来的,是这青翠的绿色,仔细数一下,这桌上大筐小筐里的蔬菜有近十种,不过,这可不是“蔬菜大会”。
据了解,油菜是土生土长的“定安牌”,桌上的腊肠、五花肉也是本地特产,定安镇居民老郭介绍,虽然菜包饭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的平淡无奇,但制作它,却需要十几种食材,荤素搭配,非常讲究。
食材准备完毕,锅里的花生油烧热,腊肠和五花肉首先下锅,顿时,厨房里被一股浓郁的香味覆盖,让人不禁垂涎。炉灶上的大勺上下翻飞,但炉灶下的火力却讲究个“三大三小”。所谓“三大三小”,就是分别要在放肉、放米饭、以及最后的碎菜末时调节三次火力,让满满一锅的食材都能够充分入味。
而菜包饭的吃法也很讲究,好几张油菜叶叠在一起,将炒好的菜和饭盛到中央,配上特色酱料和花生,包裹成一个圆形,就可以开始享受美味。直到我們品尝到了这色香味诱人的菜包饭,老郭才揭开了“好兆头”的谜底,除了“拢住家财、年味飘香”外,圆形的菜包饭还象征着团圆吉祥,因此是每年春节都必不可少的佳肴。
据了解,菜包饭历史悠久,在定安县定城及邻近村庄老百姓中十分流行。清末拔贡生莫家桐在《定安乡土志》中有记载:正月初三祭吃菜包饭。由此可见,定城人吃菜包饭的习俗有一百年的历史,在这一天,大家不串门,全家团聚吃菜包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