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文/本刊记者 吴 爽
叶仁荪:紧贴社会需求,找到办好教育的钥匙
文/本刊记者吴爽
2015年度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花落南昌大学,这也是江西省获得的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由于历史原因,江西省教育综合竞争力一直不够强,在全国排名靠后。为抓住机遇,缩小与周边省市教育发展差距,加快推进江西教育发展,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江西省教育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育综合竞争力。
其中,针对高校如何参与创新驱动战略;考试招生改革怎样保证公平与科学;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教育如何接招等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
叶仁荪
叶仁荪,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 福建浦城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记者:2015年度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花落南昌大学,这也是江西省获得的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江西省教育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推动创新?
叶仁荪:高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引擎,也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速器。近年来,江西高校积极投身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创新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取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我们采取的主要举措有:
一是加快省级“2011计划”实施。2012年,江西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2011计划”。几年来,省财政先后投入8亿元专项资金,组建了56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我省高校为牵头单位,整合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240余个单位的创新资源,围绕国家和江西重大需求,开展协同创新。本土院士和长江学者实现“零”的突破、国家技术发明获得一等奖,取得了一批重大阶段性成果。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强化高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共新增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
三是加大产学研用融合推进力度。江西省教育厅与省工信委合作,在高校建立了“机械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等7个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为高校与企业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和“立交桥”,加快产学研联合向产学研融合转变。
四是加紧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与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组建了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牵头组建了绿色食品、水稻种业等9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占全省联盟总数的25%。
五是加速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了“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由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主攻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共立项资助336项,省财政投入专项经费1.2亿元,一批项目已通过验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些年江西高校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深深地感到,紧贴经济社会需求,就能找到办好教育的钥匙。
>>叶仁荪厅长深入南昌市中小学考察
记者: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2016年初,江西省出台《江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您如何看待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
叶仁荪:这一次高考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英语可以多次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上升为国考,学生可将语数外必考科目之外的学科选择为学考科目或高考选考科目等。可以说,这一次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将会在高中学校和课堂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短期内会有一些不适应,但总体趋势是有利于破除现有弊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多样成长的。所以,应该辩证、全面地看待新变化。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志向而选择不同的考试科目,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条件选择外语考试时间,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也能改变“一考定终身”现象,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对不少学生而言,如何在高一入学时就做好三年规划,如何克服自我规划能力不足与选择权扩大带来的不适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又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选考科目,还有学生的志向和家长的愿望产生冲突时怎么办等,确实会有纠结。
对高中学校来说,新高考改革方案将会使固定的班级授课制变成学生走班选学,分层教学成为“常态”,不同学科的重要性会显著分化等。短期来看,会给高中学校提出一些新任务:一是预测好学生选课的需求,及时调整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做到与学生选课走班的数量、结构相匹配。同时,及时改扩建教室,合理安排不同类型教室,以满足选课教学需要;二是提高教学规划能力,保证从学校统一教学安排向学生自主安排顺利转变;三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选课选考的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和家长尽快适应、跟上改革步伐。长远来看,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高中学校办学质量提升会有促进作用:一是走班选课、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素质;二是学生学业、职业规划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和锻炼;三是促进特色化办学与发展;四是促进学校教学管理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对教师来说,班主任的角色职责与以往的会有所区别,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要更多给予学生学业、职业方面的规划指导;学生选课,可能会导致部分老师“门庭若市”,而部分老师“门可罗雀”,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水平提出新的要求,等等。
对政府来说,要进一步加大对高中学校的经费投入。如走班制改革对教师资源配备、扩建教室和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会有新的需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标准化考场建设和维护也会有新的需求,还有信息化建设,等等。
对高校来说,改革提出创造条件分步合并、减少录取批次。高校的总体办学水平高,服务学生的工作做得好,就能吸引更多优秀考生,这将激励高校练好内功,通过优质服务、优质教学来吸引优秀学生。同时,淡化高校分三六九等的观念,让高校有更多平等竞争机会,从而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记者:江西省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实施办法也于近日出台,高职单招怎样确保质量和公平?
叶仁荪:开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打通职业学校学生上升“立交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同全国大多数省市一样,我省也在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的范围和规模,专门制定了《江西省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实施办法》,对高职单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突出技能导向。高职单招考试体现职业教育和专业培养的特色,采取“文化考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加大技能测试分值比重;招生院校应组建命题专家组,由专家组根据招生专业的特点设计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考试内容包括文化考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技能测试应根据招生专业的特点和特色设计测试内容或项目。
第二,严格考试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的规定及要求,监考人员要认真查验考生身份,有条件的学校要按照标准化考场管理的要求,完善身份验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考场的管理,强化考生诚信教育。加大考试期间的巡考、督考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公平的考试环境和良好的考试秩序。
第三,严格录取要求。招生院校必须合理确定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和技能测试要求,按各专业计划数及录取规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考生。高职单招录取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下达各校的单招计划和单招专业,不得违规突破。
第四,严格纪律要求。省教育考试院在高职单招考试期间开展考务督查,招生院校纪检监察部门须全程参与监督,业务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政策,科学规范操作,严禁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对在高职单招考试中认定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高职单招中有违规行为的招生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高职单招考试体现职业教育和专业培养的特色,采取“文化考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技能导向。
记者:有数据显示,二孩政策实施后,预计江西省每年新增二孩15万名左右,三年新增45万名。从2019年起,这些二孩将陆续入园,适龄幼儿总数将达到260万名,按照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也就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5%测算,共需解决221万名幼儿入园,比现在新增55万名幼儿,这是否对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呢?
叶仁荪:二孩政策实施后,随着适龄幼儿的增长,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确实面临新的挑战,困难不少,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这个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
我们的信心和能力,来自从2011年起实施的第一、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夯实了发展基础。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11870所,比实施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前的2010年增加3012所;共有在园幼儿166.3万人,比2010年增加42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7.3%,比2010年提高22.3个百分点。“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我们的信心和能力,来自学前教育有了较好的法律制度保障。去年底修订的《教育法》,新增一条作为第十八条:“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对各级政府的职责进行了明确。按照目前的预测幼儿数来看,每年新增15万名适龄儿童,分到全省100个县(市、区),平均每个大概在1500名左右。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解决好这些孩子的入园问题。
我们的信心和能力,来自国家和省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十三五”期间,国家和江西省将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两方面来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一方面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江西计划新建1000所公办幼儿园,按照每所平均接收300名幼儿测算,可解决30万名幼儿入园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支持5000所民办幼儿园发展,按照每所平均新增50个学位测算,可解决新增的25万名幼儿入园问题。资金的投入,将采取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引导各地财政积极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方式进行,确保“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投入比“十二五”投入只增不减。
记者: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面对可能会带来的一轮新的婴儿潮,据国家卫计委的估计,每年大约新增250万婴儿。这些新增人口到了入学年龄时,将会给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您认为最突出的是什么问题?江西省如何破解这种难题?
叶仁荪: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给教育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短缺问题。这种短缺,既有可能是部分学校女教师“扎堆”生二孩带来的,也有几年后新生入学数量激增带来师资供给临时性紧张现象。对此,需要我们提前谋划、及早应对。省教育厅将采取以下措施,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切实保障中小学教职工总量,确保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一是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落实《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精神,配合省编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按照统一后的标准,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具体核定并统筹使用。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测算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二是及时为中小学校招聘补充教师。继续面向社会统一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严禁各地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
三是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一专多能”乡村教师。
四是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完善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有关政策,持续为中小学校输送具有本科学历的高素质师资;鼓励地方政府与师范院校合作,免费培养专科层次中小学教师。
五是完善师范生支教和顶岗实习制度。鼓励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合作建立支教实习基地或协作区,扩大高校师范生到中小学校顶岗实习的规模。
六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中小学校支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