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家校合作新视角:推进新家庭教育

时间:2024-05-04

文 | 孙云晓

家校合作新视角:推进新家庭教育

文 | 孙云晓

家校合作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原则。

家校合作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孩子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其途径一是提升学校教育的水平,二是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并且促进两者的密切合作。本文侧重谈家校合作如何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促进孩子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或者更加本质地说,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要积极促进家庭建设,因为具有美好而完整功能的家庭最有利于孩子成长。

显然,关于家校合作如何促进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是许多家校合作工作者考虑严重不足的问题,而这背后有更为深层的制度设计与法律法规方面的重大缺陷。洪明博士在2017首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的发言《儿童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兼论家庭教育立法权问题》中解析了这一问题,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儿童的基本人权,从实然状况看,我国儿童受教育权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从“儿童权益最大化”的价值追求和儿童教育的实际效果来看,现有法律对儿童受教育权的权利构造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整性及不适应性,焦点在于没有注重家庭和家庭教育在儿童受教育权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部2015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其意义,改变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倾向。

新家庭教育自然支持家校合作,但她是遵循家庭教育规律的教育,是以加强家庭建设为首要任务的教育。关于新家庭教育的性质、任务与目标,我在《中国教育报》先后发表《新家庭教育宣言》和《新家庭教育的十大愿景》。在这里,我愿意从新家庭教育的角度探索一下什么是理想的家校合作。

无论是家校合作指导家庭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法律法规与制度化建设,都需要体现以下“四尊”与“四要”的基本原则。

关于“四尊”

一是尊重家庭教育的规律与特点。作为学生的父母,配合与支持学校的工作是必要的。同样,作为学生的教师,尊重与支持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也是必要的。要看到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历史更悠久,内涵更丰富,方法更多样,影响更深远;要懂得家庭教育的天然优势是亲情联结与情感培育,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及三代人的关系均有巨大影响力;要明白家庭教育的独特魅力是生活教育,而生活教育是对孩子成长最为有益的教育。家庭教育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家校合作要给予尊重、支持和利用,而不是忽视、消解和扭曲。

二是尊重父母的主体地位与责任。忽视父母的主体地位与责任是家庭教育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例如,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曾出现以政府和社会救助为主的倾向,甚至“代理爸爸”与“代理妈妈”成风,效果却依然很差。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突出的进步,即该文件首先提出“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接着要求“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其次才谈“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符合逻辑关系的。然而,目前的家校合作中,学校对父母教育权过度干预很普遍,许多父母成为老师的助教,家庭成为第二课堂,这些都是需要反思和改变的。只有确立了父母的主体地位,激发出父母的潜能,他们才可能履行主体责任。

三是尊重儿童的权利。尊重儿童权利是新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严重侵犯了儿童的睡眠、运动、娱乐等权利,也误导和扭曲了家庭教育。因此,如何维护儿童权利,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减轻学业压力,都是家校合作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即使在家校合作推进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尊重儿童的参与权,让儿童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意见,也是一个被普遍忽视的问题。实际上,一切与儿童有关的事务,都应该适当听取儿童的意见,这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原则。

四是尊重家庭的传统与个性。家校合作推进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共识,并且可能会采取一些统一的计划与行动,或者推广某些固定的教育模式。但是,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也是最为活跃的细胞,因为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的不同,往往拥有独自的传统与个性,因而表现为千姿百态。因此,家校合作推进家庭教育要尊重家庭的传统与个性,要注意发现和总结家庭的成功经验,而不是忽视个性强求一致。例如,某些学校引导学生画家庭树,即画出父母双方各数代的发展脉络,从而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例如,《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介绍某家庭坚持举办家庆节的经验,该家庭以父母的结婚纪念日为家庆日,多年来坚持庆祝,不仅促进了家庭的和睦,对孩子成长也有很多益处。

关于“四要”

如果说“四尊”是四个主要的原则,那么“四要”就是四个主要的做法。

一要坚持寻找美好家庭。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证明,榜样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家校合作推进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以点带面,而寻找美好家庭就是值得推而广之的做法。中央文明办倡导的文明家庭,全国妇联倡导的最美家庭,还有各地倡导的评选优秀父母和书香家庭等做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这些美好家庭创造的经验,其核心就是良好的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所以,坚持不断地寻找和推介美好家庭,就是新家庭教育最富有活力的发展方式之一。例如,李一慢夫妇带孩子走遍千山万水。

二要总结优良家风家训。家庭建设千头万绪,何为根本?新家庭教育认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家庭建设的根本,而家风家训则是家庭价值观最本质的体现。所以,在寻找美好家庭和引领家庭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总结优良的家风家训。例如,《钱氏家训》就是从传统家训向现代家训转型的代表,给予今日家庭建设以积极的影响。有些学校和机构开展制定新家规的做法,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要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毫无疑问,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因此,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父母需要持证上岗”的提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

那么,父母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适合上岗呢?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元素,即合乎规律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关系,将这五大元素融会贯通即为五元家教法。或许可以说,五元素质就是父母最重要的素质,五元家教法就是父母最基本的教育方法,而这些就是父母持证上岗的主要内容。

四要给予家庭更多支持。教育是一种服务,家校合作自然要服务于家庭教育。作为受过教育专业培训的教师群体,在父母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影响力,也是最具权威性而距离最近的指导者。也可以说,教师群体是最直接最广泛最巨大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所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及各种各样的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为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提供咨询服务,将成为家庭教育指导最为有效的途径与方式。家校合作的新视角是推进新家庭教育,即这种指导和服务的重点是充分体现对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的“四个尊重”,其中自然包括如何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但以育人为核心目标。

简而言之,家校合作不是把家庭变为学校,而是让学校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志勇认为,学校教育要回归家庭,就是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克服学校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弊端。他提出,家长委员会是让学校教育回归家庭的组织化的载体。家长委员会通过组织家校同步教育活动、亲子教育活动,既是改变学校教育时空,也是改变每个家庭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样式,改变每个家长的生存方式、生活内容和生存样式。(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编,《教育始于家庭》,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第一版)

新家庭教育是爱护家庭的教育,是捍卫童年的教育,是拥抱生活的教育,是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教育,是让学校回归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而这就是家校合作的新视角。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表彰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教育著作有《习惯养成有方法》《发现童年的秘密》《五元家教法 好父母的必修课》《亲子关系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密码》《成功智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潜能》《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等专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