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力

时间:2024-05-04

文 | 赵湘东 毛昌祥

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力

文 | 赵湘东 毛昌祥

精神和文化是教育的根。不少教育专家深有感触地说,“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就是校园文化。因此,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让青少年学生在三年高中生涯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山东省莱州市第六中学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确立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根据学校实际,学校将“健康、活泼、和谐、创新”确定为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活泼,是指灵活,不呆板,生动自然,富有生气和活力。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

学校力图通过“健康、活泼、和谐、创新”的校园文化,使师生们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

校园环境建设体现文化元素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指学校的外部公共环境。学校地处晏婴故里——平里店镇,远离城市喧闹,民风淳朴。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文化特点、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将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理,重新粉刷了学校围墙,将学校的办学宗旨“铸优质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学校”写在围墙之上,营造出一种健康和谐的气氛。而校园内部环境又可分为两个层面,即显性的物质环境和隐性的文化环境。显性的物质环境主要指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学校多次筹资修建教学楼、实验楼、篮球场、田径场,重视校园道路硬化、校园绿化等。如今学校校园整洁,景色漂亮,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美好场所。一种健康向上、民主和谐的氛围充盈着整个校园。隐性的文化(精神)环境主要指隐含于学校师生和管理人员中的价值观、教育观、管理作风以及校风、学风、班风等,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农村重点高中,多年的历史沉淀为学校的校园文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学校的办学文化理念已经趋于完善。

教育活动序列化,社团活动个性化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实践,并且不断地使其系列化和制度化。

三年教育活动序列化。根据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成长特性、心理需求等,按照“三大模块”开展循序渐进的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序列化教育”模式。

主题活动序列化。结合地域、时效,制定学年度主题活动配档表,每月都有具有的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定期推出,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社团活动个性化。学校先后成立“繁星戏剧社”“晨曦文学社”等学生社团组织,组建校内拳术、艺术、演讲、书法等兼职教师团队。并以此为依托,开展运动会、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班级大接力、新年会演、美展、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特色活动有新意。结合平里店镇的产业特点,开展“走进蔬菜大棚”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去采访,调查,写报告,这样的活动,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这一系列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如今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的跨越发展、持续发展。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校园文化建设是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等。未来,学校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突破,力争让学校的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第六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