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肌肤之亲”

时间:2024-05-04

文│王春艳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肌肤之亲”

文│王春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肌肤之亲”,已成为当下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

从汉字中寻找传统文化之美

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它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从形体的变化,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能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这样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新的课程编排已经将写字纳入其中,充分表明了汉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日常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好课堂时间,规范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教学时积极倡导“写好字”,更要强调“做好人”。善于引导学生欣赏、临摹书法作品,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和美的特质:有的字偏旁部首需要变化,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让”,形成巧妙的顾盼与呼应之美,正如做人需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一样。

在经典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经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经典让学生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让学生找寻 “和谐社会”因子在优秀传统经典中的渊源。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让学生懂得要珍惜时光;从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感受到对生活多维性的理解;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学生懂得了怎样爱国;从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为了崇高的理想,坚持不懈追求的态度。可见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在传统节日中享受传统文化之美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重阳节可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有关习俗,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可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情怀。这样的文化传承意义是深远的。

在校园文化开发中渗透传统文化之美

学校在墙壁上张贴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黑板报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根据教材选编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达到抬眼即见、凝神即听的目的。班级经常举行故事会,讲述三字经、弟子规、成语等背后的故事,给学生以知识、梦想、信任、思索,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更能感到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包含着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只有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从相识、相知、相爱的升华过程,才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吸吮不竭的养分,迈上更加广阔的舞台。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徐水路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