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007+cat
“如果说在海口还有什么实景能象征海口市民的精神面貌的话,那就是无所不在的茶楼里,茶楼亲切地慰抚着我们无处可归的精神。”在这里,“老妈子的家长里短,老爸们的评说世道,财经述讲与拍案惊奇,这汹涌的声浪在茶馆里澎湃。衣冠不整是放达的尽兴,大声喧嚷是惬意的舒展。平凡在这里自由地存在,嘲笑着端庄的拘谨,更蔑视高雅的矫情。”老爸茶对于海南人而言,俨然已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一种淡定的处世态度,也是海南独有的一种地方文化。
老爸茶档案:华侨出身,草根成分,群众面貌
老爸茶,顾名思义是上了年纪的“老爸”喝的茶。“老爸”在海口话里是指中老年人,也有人说其实“老爸茶”应该写为“老霸茶”,因为海口话里,老爸是指爸爸,而“老霸”则指爷爷一辈,“老霸茶”更为贴切,但后来可能人们更多地接受了“老爸茶”的说法。
老爸茶是以西茶为主的,牛奶、咖啡、红茶还有一些點心,价格很便宜,一般的老百姓都可以享受。海口老爸茶店常常设于老城区小街巷中,没有什么装修,临街一间铺面,排个十张八张桌凳,搞掂!茶客往往是住在附近的中老年人,也有其他地方偶尔路过的,大多数都是彼此熟悉的,所以不需要提前预约,大街小巷中相逢,“吃茶去”一句话,便钻到附近茶店里。茶店中,热闹仿佛菜市场。服务员往来各桌穿梭,忙个不停。给这桌添茶水,为那桌端小吃,即便是茶客就点几毛钱的一壶茶,从清早一直泡到下午黄昏后,依然是不变的服务周到,店主实实在在,绝对不会有人对你下逐客令的。
老爸茶身世:近代典型的泊来品
民国时期编撰的《海南岛志》第127页中有如此描述:“海南不乏产茶之地,然居人多不嗜之,独多嗜酒。”而同一时期的《民国文昌县志》第63页也有类似描述:“土人有酒癖,无茶癖。”而在这些民国时期的地方志中,也找不到出产茶叶的记录,可见当时海南本地消费茶叶,基本上是仰仗进口。《海南岛志》提供了民国十四年至民国十七年(1925年——1928年)进口茶数分别是687担、482担、717担、480担,基本上可以印证这样一个观点:至少在《海南岛志》成书之时,海南还没有老爸茶。
同时,《海南岛志》第135页还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海南人民习于航海,故侨居海外者多。……其所至之地,曼谷、新加坡、香港三埠最众,海防、爪哇及马来半岛次之,所营以旅馆、酒肆、茶室、制鞋、缝衣诸业为特夥……”这表明,老爸茶是西风东渐的舶来品。
老爸茶起源于西方,西方人喜欢在午饭及下午工作休息的时间,喝点红茶,配以西点,而他们的红茶往往会加上糖或者淡奶。后来这些习惯传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香港等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地方,而在这些地方,当时聚集着许多从海南出外谋生的海南人,在回乡时也将这些生活习惯带回海南。
二十世纪初,海口拆城扩街,政府吸引华侨资本回乡投资,从南洋各国回来的华侨陆续在中山路、长堤路、得胜沙等建起了骑楼。华侨不仅带回了资本,也将他们在东南亚一带养成的生活习惯带了回来。在热闹的骑楼街道边,自然少不了供给商家和住户休憩的地方,一些西式的茶店开始出现,而其经营者多为华侨的亲属,这些店的地点多设在中山路、得胜沙、博爱路一带。这种西式茶店所提供的茶及点心,不仅是归侨爱吃,本地的居民也喜欢并接受了这些口味,慢慢地这种舶来式的喝茶方式成为了海南人的生活习惯。到抗战前,由于受西餐的影响,海口的一些面向普通市民的“低档西茶馆”也开始出现。解放后,海口的西式茶店店铺又有所增加,但其经营的品种仍然以原来的品种为主。但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期,陆续出现的国营西式茶店可以说让更多的海口人可以走进了茶店,享受到这种原来高收入者才可以拥有的待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国营西茶店慢慢地减少,个体经营的茶店逐渐兴起,而这些茶店的经营内容及品种较之以前的茶店又有很大变化,开始在西式茶店内经营起一些中茶,并提供一些海南本地人喜欢的汤面、粉、绿豆汤、番薯汤、猪杂等,不仅有了甜的,还有了咸的,让各种品味慢慢地为更多的顾客所接受,特别是一些时间较为充裕的中老年人。
而就是在这段时间,这种为许多大众所接受的喝茶方式开始慢慢地被海口人称为“老爸茶”。
老爸茶印象:文人笔下的老爸茶
海南著名作家崽崽在其小说里这样描写老爸茶店的风景:“也许有人认为海口人喜欢上茶楼爱的是那碟子里的东西,其实这不够精确,海口人更爱的是茶楼的韵味。比如自由,你可以西装革履也可短打甚至赤膊,你可以正襟危坐也可一只脚竖在凳上甚至是蹲在凳上,都没人嫌你。比如说平等,在这里,人不分南北,身不分贵贱,貌不分妍媸,坐下都是客,你吃鸽子盅也许正饿着,我吃白粥榨菜这恰恰是富人的做派……大声说话,大口吐痰,他们爱的就是这份随意、这份热闹、这份热情、这种富庶的日常生活。如果说在海口还有什么实景能象征海口市民的精神面貌的话,那就是无所不在的茶楼里,茶楼亲切地慰抚着我们无处可归的精神。”这是颇具代表性的。在文人笔下,老爸茶以及老爸茶店都是那么的温情和随意。《我们的三六巷》里,茶楼最热闹了。兴隆茶楼里“从早到晚坐满附近的居民,里头人头攒动很是闷热,店家弄了两台工业用的大风扇呼呼地吹,很爽很有气势。”茶客们在店里“爱吃什么吆喝阿妹拿什么,……平常想都不敢想的炖鸽子今天吃上了,把汤水啜得咕噜噜响,头上不住地冒汗;啃炸鸡翅的越啃嘴越馋,腻得脸膛发亮耳坠子上都滴下油来……”茶店的乌烟瘴气、热闹杂吵成为海口人精神所在之地。茶店在崽崽的笔下成了海口人联络感情、开会聚会的地方。
刘晓林发表在《椰城》杂志上的《海南风物二题》中也这么写道:“临街的一间小店,延伸出门的数张茶桌,一壶茶,将男女老少们聚在了一起,或高论时政,或窃语世俗。沸水煮茶,闲谈晒日,一幕相得益彰,日子就缭绕在曲水流畅中,淡雅芳馨。”作者甚至把老爸茶提升到茶道的高度,“海南茶道,轻品茶味、遵茶礼,重寻茶趣、觅茶欢。”“《茶经》的茶道严谨细致,海南临街的茶客们没功夫琢磨,自立门户一一闲散自如,煮世俗琐事,品百味人生!窃想,此莫不是海南的茶道?莫又不是中国茶道的一叶新芽?”如果不是对老爸茶有很深的感情,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曾虹发表在《今日海南》上的《琼思缭绕》中对老爸茶店进行了诗意的描述:“老妈子的家长里短,老爸们的评说世道,财经述讲与拍案惊奇,这汹涌的声浪在茶馆里澎湃。茶馆里,性灵肆意地呐喊着。衣冠不整是放达的尽兴,大声喧嚷是惬意的舒展。平凡在这里自由地存在,嘲笑着端庄的拘谨,更蔑视高雅的矫情。”在作者眼里,“简易的茶馆,澄澈的茶水,百姓将精神与思想在此流放,这里是灵魂自由翱翔的天堂。”
木言则在《今日海南》上发表的《海南人“吃茶”》中对老爸茶的茶果念念不忘:“海南人吃茶不在吃茶而在‘吃果。‘吃果 ,在这里指的所有配茶的糕点、点心。论烹调方法,‘茶果有蒸、有煮、有炒、有炖、有炸、有烤。”对“茶果”具体的描述,读了令人食指大动。
蔡葩、李晔则在《海口,有多少优雅可以重现》一文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老爸茶的优雅。“邻桌高声的话语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好像吵架一样的对答,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讨论六合彩的号码。两个人据理力争的表情和音调,一点也不亚于北京的的哥与你针砭政治时的那股子认真劲。旁边的老人却一点也不 为争论所动。眼看海口闷热的天气已经湿透了我的T恤,但是他依然是长裤短袖衬衫还带着一顶帽子。左手托着茶盘,右手的茶匙在杯中轻轻地搅动两下,然后喝一口杯中的奶茶。看起来似乎与此情此地不太协调的优雅,在他的身上却显得那么的自然。绝不是装出来的,这是早已形成的习惯。”“海口的老爸茶馆的奶茶还是多了一份属于海南和海南人的优雅。”
有人还就老爸茶茶客及他们常聊的话题写了一首打油小诗:“……阿姑阿嫂话家常,阿弟阿叔猜彩票。三朋五友聚一堆,谈天说地乐陶陶。昨天张家女出嫁,今天李家儿高考。你家生意做得好,他家今年不太妙。心情好时朋友邀,心情不好坐边角。街上行人是风景,灵感随时跳出脑。”虽然这首小诗十分的平淡口语化,但也可见老爸茶客们聊天的范围之广。
在文人笔下,老爸茶是如此的可亲、可忆、可思,以至于曾旅居海南的作家谭书琴在《生活在别处》中这样总结道:“阳光穿堂而过,于是大半天的光阴被他们就着茶水一口口喝进了肚里。这种神仙般的日子真是羡煞人。”
老爸茶性格:包容的老爸茶文化
海南人有鲜明的海味文化特征,在时间与空间的纵横中,海南人像海一样,宁可将自己置于“低处”,接纳四面八方,然后在“低处”成就自己,成就未来。海南人受得了穷,吃不得苦。海南独有的海洋气候和地貌造就了海南人平和温顺、质朴敦厚、休闲与和谐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风尚。海南人张扬的是一种平和、仁爱的心态和生活处事之道,而不是崇尚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地处南疆僻地的海南人,注重人生的“过程”,而非汲汲于“结果”,其独特的价值观让我们发思古之幽情,仿佛证明了“礼失而求诸野”。但是,岛民的性格特征中也包括着消极的一面,崽崽警惕着这种以“文化多元性”的名义,将不思进取、懒散无为的“海南性格”过度审美化的趋向,提醒海南人不要成为看客眼中的“风景”:“我们再这样粗疏、潦草地乐天下去,恐怕来海南旅游的客人不会看重海南的风物,反而会对我们的人感兴趣。我们自己端凳子,排排坐,让客人瞧个仔细,打量个够罢了……”
也许,只有这种矛盾性格的海南人,才会接受并创造出老爸茶文化。有学者认为,海南老爸茶是“海南式休闲”的一种文化体现,蕴含着闲适、随意、平和、安逸的生存状态和心态。老爸茶无疑是海口民俗特色的一个表现,在现如今不少非物质遗产传承断裂的情况下,一种民俗仍能骄傲地保存下来,是不容易的。百年以前,海南人还是不怎么喝茶的,所以某专家认为老爸茶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这一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源自南洋,被本土化改造。拜上世纪初海南的对外开放政策所赐,南洋华侨将西茶引进了海南,并逐步平民化,形成了海南一种独特的茶文化,一种日常生活现象,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休闲和交流方式。
从老爸茶的发展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对抗与合作、高雅与粗俗、开放与保守、洋化与本土化改造……但是,只有包容,才能将这所有的矛盾对立统一起来。包容性强是老爸茶店与其它茶店相比之下最为不同的一点。这种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它的经营内容上可以中西结合,既有西式茶点,也有中式餐点,还兼有各种地方小吃;对于顾客来说,也是不受限制,不管是穿着、坐姿、人数,在茶店里打打牌或者大声说话,都不会有人给你投来异样的眼光;对于喝茶的时间来说,更是不论长短,你可以一壶茶一直从早上喝到晚上……这种包容性也体现在了老爸茶这一舶来品上。老爸茶也改变了海南人的生活方式。“喝茶”在这里已经不再是“喝茶”,而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形式,老爸茶店也成了人们思想交流的场所。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喝起了老爸茶,融进了老爸茶文化中。老爸茶不仅包容了本地人,也包容了越来越多的闯海人。海南人生活以及性格中的悠闲、热闹以及包容,也在一壶茶中得到了升华。
正因为如此,那些视老爸茶为生活中一部分的人们(甚至可能包括我),对外人关于老爸茶的非议才会表露出不屑:存在即合理,你喜欢,就来,不喜欢,就请远离。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谁都难于把守原有的生存程序。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和做法,往往落伍于与时俱进的时代。有时不妨以变应变,谋求进取。老爸茶就是海南的一种地方表达方式,在没有其他对老爸茶不理解的人希望的更好的方式出现之前,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