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花”文化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时间:2024-05-04

文 | 武汉市光谷龙泉中学 王勇

“山花”文化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文 | 武汉市光谷龙泉中学 王勇

王勇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先后在三所初中担任过校长,现任武汉光谷龙泉中学校长;有“学习型组织视野下的教师队伍人本化管理”等20余篇文章在《湖北教育》等省级重点刊物上公开发表;承担过“主备课制度研究”和“城市化进程中近郊初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等湖北省、武汉市重点规划课题研究;“任务式”课堂和“体验式”德育的忠实实践者。现正致力于“小班化背景下的目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一所有品位的学校,决不仅仅依赖于其外部设备的先进和设施的豪华,更在于其内部生成的教育智慧和学校文化。

因此,走内涵发展的办学道路,走文化立校的发展道路,追求内外兼修的教育境界,应该成为学校的目标和理想。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中学的实践探索,对学校文化的发掘和实现路径略作阐述,以供同行借鉴。

一、“山花”文化的教育意蕴

“山花”文化主体精神是坚毅质朴和持恒精进。“山花”文化的呈现状态是自由开放、自然和谐。我们认为,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开展自由教育和追求自然和谐的状态。

首先,只有教师具备了自由开放和自然和谐的教学理念、智慧,才能真正把学校精神和学生实际相融合,在培养学生自由、包容、自然等人格特质方面取得进展。

其次,自由开放、自然和谐是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育场域内形成的学校文化自然也应该具备兼容开放的特征。充满偏见和固步自封的校园文化势必会造成学校文化的失落,学生在充满偏激和保守的文化里肯定无法形成健康的人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由人格和独立个性,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权和兴趣倾向,把自由与学习兴趣相融合,把平等自由观念渗入到自身教学的方方面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真正实现学生人格上的自由和学习过程的自主。

二、精神力系统

精神力系统是学校在核心理念的统帅下对本校一系列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追求及其教学和管理观念的概括性表述,是一整套办学概念和观念体系。精神力系统的策划,就是基于学校优秀的精神传统,以当代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中全新的办学理念结构框架为参照,完善甚至再造办学的价值观体系,以达到增强学校文化的精神力、提升内涵品位、挖掘文化教育意蕴的目的。

“山花”文化精神力系统就是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核心和引领,以“抱朴守真,持恒精进”的学校精神为支撑,以“善根雅态,志为魂”的校训为引导,以“清雅淳朴,博约相须”的校风、“乐教善思,宁静致远”的教风和“好学明志,崇德力行”的学风为表征而形成的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促进系统。花山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凝练山花精神,育化山花品格”,就是坚持从“山花”文化中吸取营养,在山花精神的育化下,让学校文化的其他子系统和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执行力系统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说,学校不应只是传播知识的场所,而是生命成长的乐园。学校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培养一群知识化了的人,而应该是塑造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此,花山中学着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学校文化建设执行力系统。

执行力系统是指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战略的运作系统,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机制、程序、途径、方法等的总和。学校执行力系统的策划,就是在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新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思路,努力对办学行为进行战略规划、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执行力。

(一)建设以花韵生态为主题的环境文化

学校是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知识教育和智力教育,因此,构建多元化的德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花山中学而言,德育体系的建构体现在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运用优美和充满诗韵的校园文化,育化学生的品行,让学生在这个优雅的学习环境中学会与自然相处、与美相处、与老师同学相处,用这种隐性的课程作为载体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塑造学生的品性。

除此而外,学校还从其他方面开发德育教育资源。我们认为,从校园环境入手,以显性校园环境耦合隐性课程理念,注重环境育人,以校园环境的美化设计隐性课程。

我们从校园外部的物理空间入手,从校园设计方面体现山花文化的内涵。以校园设计规范标准为例,我们提出的校园设计理念是:新时代的思想激荡,“古”与“今”文化碰撞,“雅”与“俗”相得益彰。这种以古今文化理念为参考的校园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山花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们把新校区按照山花文化的内涵,进行精心的设计,从不同的地段体现学习的三重境界: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该阶段主要表现在主入口处,该入口用对称的六颗银杏作为主导,也正好应凋碧树之景。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该阶段主要表现在教学楼与围墙处和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的绿化带上,该绿化带中的小路连接着教学楼和停车场、教学区与运动区,绿化有宽有窄,是课外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也正如莘莘学子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珊阑处。该阶段表现在教学楼与体育器材保管室之间的小场地上,用三个不同形状的异型树池座椅来体现求知的返璞归真,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方向,坚持自己的方法。提醒莘莘学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中学习、顿悟。也应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文化

首先,大力开展礼仪教育。花山中学历来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求从花山中学走出去的学生或在山花中学从事教育的教师都具有优雅的姿态,真正用雅的行为来影响高雅人格的形成。与此同时,还注重把礼仪知识转化为礼仪行为,真正把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兴趣活动。很大程度上,社团文化活动是学校活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快乐和成长的重要源泉。

(三)构建以校本为特色的课程文化

首先,我们广泛开展立志教育。宋代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始终注重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志向。志向是人生的导航,是生命的明灯。如果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一群没有长远追求和志向的学生,这样的学校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注定被学生、家长和社会厌弃。

其次,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彰显自身特色和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的是学校独特的文化和教学传统。它融合了学校的办学精神,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打造以“魅力课堂”为载体的教学文化

当代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学校教育不能再以知识教育和认知加工为核心,即由强调基于信息的复制与加工的认知教学理论向基于社会交互作用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转变。

我区课堂转型的方向,正是按照国际改革的方向,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的变革,这也正是“学本式”课堂命名的由来。基于以上因素,我校提出“魅力课堂”的概念。“魅力”的内涵在于以教育的引摄力和教学突破力为支撑的教学变革。

教育引摄力主要体现在以教学驱动力和教育公平力为基础,充分尊重教学变革对教育变革的基础驱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强调教育的公平,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权利公平。教学突破力以目标执行力和思维创新力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把教育目标读懂读透,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不互相背离,以此来保证教育目标的达成。

思维创新力则要求教师不再以过去知识的强化训练为核心,而注重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发掘知识产生和运用的思维方式,使教师意识到知识教育不是简单的强化训练和方法复制,而是真正让学生懂得知识后面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教育的精髓和要义。

魅力课堂是课堂温度、教育宽度、知识密度、学科深度的综合。课堂温度说的是学生在课堂是平等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不是知识的奴隶和教师话语的复读机,教育宽度指的是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盯着学生的智力表现和学业表现,而应该关注学生高雅情操的养成、健康人格的塑造、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生活智慧的培养;知识密度和学科深度强调的是知识学习依然重要,但是学习方式和学习知识的主要手段、目的不应该再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以及机械化训练,而是注重挖掘知识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发展的巨大影响。简而言之,影响人发展的很多时候不是知识存储不够,而是思维观念的落后和僵化。

教育精神、教育理念与教育特色正是通过课堂来表达的,当精神和理念表面的芳香散落后,学校真正的特色就作为文化的根留在课堂上。如果说课程文化是教育世界里的蓝天,没有课堂表达的特色就等于蓝天没有太阳,没有太阳的天空永远只是一片虚无缥缈的云烟。

(本文系作者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中学校长任内经验总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