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希望课堂文化”的建设研究

时间:2024-05-04

文 | 武汉市粮道街中学 王朝文

“希望课堂文化”的建设研究

文 | 武汉市粮道街中学 王朝文

王朝文

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武汉市粮道街中学校长,武汉市首届名校长,武汉市优秀校长,武汉市最具影响力校长,武昌英才,武昌教育优秀人才,武昌区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武汉市督学。

“希望课堂文化”是在武汉市粮道街中学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明天充满希望”的课堂文化。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从转化每一位差生入手,让他们成为“有希望的一代”

(一)在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希望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创办之初,学校各项条件都很差,从转化每一位差生入手,武汉市粮道街中学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教师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所谓“差生”,只要能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他们完全可以成为有希望的一代。“希望教育”由此而得名。

198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90年,学校明确了“希望教育”的基本内涵:“希望教育”是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激励学生向积极目标进取,以促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以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武汉市粮道街中学先后进行了希望教育模式研究、希望心理研究、希望教育与初中生可持续发展研究、希望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等系列研究。

20多年的希望教育在给予学生希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大发展。条件差、生源差不再是学校的基本特征,如何给差生带来希望已不再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那么,学校接下来的道路该如何走?多年的“希望教育”使我们深信:第一,不只是差生转变自我的动力,也是每个人迈向成功的关键;第二,文化化人,不同的文化会孕育不同的希望,推进“希望教育”,培育健康的个体,就必须着眼于学校文化,尤其是课堂文化的建设。简言之,“希望教育”的发展表明:建设良好的“希望课堂文化”,是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

课堂可以被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要看学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还要看学生每天在学校生活80%以上时光的课堂,因此,研究“希望教育课堂文化”,是“希望教育”深化研究的必然要求。

二、“希望课堂文化”的建设路径

在“十二五”期间,我带领全校教师,进行了“希望课堂”文化的建设研究,研究“希望课堂文化”的建设途径与内涵,重点研究“希望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特征,构建“希望课堂”,促进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

我们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以“希望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研究“希望教育”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的个性与行为特征、“希望教育”背景下学生课堂的学习行为特征,进而研究“希望课堂”的文化内涵,探索“希望课堂文化”建设的途径。

我们连续4年在教师层面开展了三大行动:开展品牌发展行动,以“希望教育”办学理念统领教师思想,以“爱”的核心价值观凝聚教师队伍;开展质量发展行动,打造“希望课堂”,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和谐发展行动,搭建沟通服务平台,促进教师主动愉快和谐发展。

连续4年推进两大联动:一是教师、家长、学生的联动,共同参与、推进“激活希望,引导成功”的“希望教育”德育、打造“唤起希望,激励个性”的“希望课堂”,丰富“培养希望、体验成功”的“希望教育”校本课程,提升学生发展目标,形成师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二是学区联动、校区联动。积极参加市局的重大课题《特色学校形成途径研究》,参与武昌区的学区建设,在学区建设中发挥引领牵头作用。

连续4年围绕“希望课堂文化”建设开展教学主题年活动,全校老师“一师一课、一课争优”。围绕师生互动、联系生活、学生自主等开展了专题探讨。

坚持开展“希望课堂”大讲堂活动,鼓励老师们勇于参与“希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成立了4个子课题组,并且开展了23个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用“希望教育”理念践行“希望课堂文化”。

三、研究成果及分析

(一)形成了“希望课堂”的教学基本式

“希望课堂”的教学基本式是:唤起希望,激励学习,分层指导,鼓励成功。

“希望课堂”的学习基本式是:确立目标,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课堂的基本流程是:

唤起希望是前提,激励学习是方法,分层指导是策略,鼓励成功是目的。这是以学生希望心理为依据,在希望中启动、在激励中互动、在实践中发现、在成功中创新的“希望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二)丰富了“希望课堂”的行为文化

1.在希望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征是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标、手中有法”,具体要求如下:

“目中有人”:热爱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信任、帮助、促进学生;

“心中有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和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在教学上从全体学生实际出发,分层要求,分类推进;

“手中有法”:一生一策,分层指导,分类推进,促进主体自主发展,培养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

2.在希望课堂中,学生的教学行为特征是:“有希望、有目标、有方法”。具体要求如下:

有希望:学生为了成长,在课堂学习中有不断奋发向上的心理品质;

有目标:明确每一课的学习目标,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

有方法:能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合作学习,学生能表达、会倾听,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互助学习,能探究学习,学生能参与、能提问、能实践。

(三)构建了希望课堂的物质文化

在“希望课堂文化”的指导下,重新布置了以本校教师感言为主的“希望格言长廊”,重新布置了教室内外的环境。同时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校统一布置“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明天充满希望”的教室前墙与“好学、会学、乐学”的后墙,又统一布置了供学生、班级自己使用的教室内侧墙与外墙等版块,做到了班班有阵地。

在这些统一的版块中,我们提倡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化。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才智,自主布置班级环境,每个班根据学情、班情,通过环境文化来有效展示本班班风、学风建设的成果,做到了班班有特色。

我们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体现希望课堂的文化理念,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

(四)明晰了希望课堂的“希望”内涵

受美国积极心理学家斯奈德提出的希望理论的启发,我们认识到个体的希望是一种朝向目标的思想,是人类的重要心理特质,是个体对将来的一种积极体验。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人。初中学生尤其是这样。

希望是人朝向目标的思想,是个体对将来的一种积极体验,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需要,希望是人的重要心理特质,也是学生“本质的结构”。无论是高效课堂,还是“希望课堂”都应该是基于学生“本质的结构”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基于此,“希望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希望心理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希望品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学生的这种希望品质,概括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明天充满希望”。

(五)成果及反思

“希望课堂”通过“希望”使课堂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辩证统一的整体。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希望”是“学生的本质的结构”,课堂要有“希望” 的观点。

2014年11月12日-2014年11月13日。我们委托华中师范大学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希望问卷调查”,共发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身上明显呈现出“希望”的特质。“‘希望课堂文化’建设研究”的课题,更使学生具有很高的一般希望,在学业上超过88%的人“比较有希望”,超过50%的人“很有希望”。

希望是在人的较高层次需要基础上培养发展而形成的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寻找积极因素,在确定并达到一个目标后,又会确定一个更高目标,并继续努力去实现它,没有最高最终的目标,只有更高更远的目标。希望在一定阶段内和一定条件下能持续较长时间,并保持相对的稳定。

“‘希望课堂文化’的建设研究”的意义也就在此。

从整个研究过程来看,由于认识水平及客观条件的局限,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困惑。

如:我们对“‘希望课堂文化’建设研究”虽然做了较深入的探讨,但鉴于“希望”是一个涉及到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重要概念与命题,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