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责任督学督导的策略

时间:2024-05-04

时丽萍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教育行业也在进行着重大改革,教育新常态逐渐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开展教育活动时,注重教育督导体系的有效构建十分重要。目前,由于责任督学在督导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导致工作效果并不理想,迫切需要相应的策略方案对其加以完善,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想要保障责任督学督导工作的效果,就应当牢牢把握住其特点,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确保工作方式的合理性,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获得真实、有效的反馈,充分发挥出督学督导的价值与作用。在教育新常态的背景下,督学督导工作应当注重专业性团队的建设。针对以往工作模式过于单一、过于公式化等问题,予以合理的、科学的处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原则,最大限度地提升督学督导工作效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一、责任督学督导实施存在的问题

1.覆盖率不足

在我国责任督学督导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覆盖率不足、未及时达标的情况。经过问卷调查与实践考察发现,尽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体系经过了一段时间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实际上仍有部分学校没有全面落实督导政策,从而导致责任督学督导工作的实施与落实未及时达标。从客观角度来看,自国务院正式推行责任督学督导政策开始,对国内各类学校的落实情况等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任何一种新的制度与体系想要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实现预期的目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育督导机构的建立与责任督学的选用,还是责任区域的划分与方案的制定等,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探索,还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等,而这些客观的因素就导致了责任督学督导的覆盖率没有及时达标。从主观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没有达到预期的覆盖率目标。那么对于没有及时达标的区域而言,就需要从自身出发,找到形成该局面的原因,并通过合理的方式予以整改。

2.督导频率相对较低

在责任督学督导工作中,相关的规范中对督导次数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与需求对学校进行督导。但是实际上,目前仍有部分学校的督导次数不足、督导频率相对较低。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督学责任区集体督导,以至于范围受到限制。例如在某督学责任区中,需要对20所学校进行负责,同时每个责任区需要指派多名责任督学,要追求质量就很难对责任区进行全面督导,从而导致督导频率整体偏低的现象。第二,督导评价过程相对复杂、周期过长。正常情况下,教育督导工作涵盖申报备案、设计方案以及收集信息等多个阶段。在保障工作质量的情况下完成全部的流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过长的活动周期,直接导致督导频率的大幅度降低。

3.督导工作回访不到位

在责任督学督导实施过程中,存在督导工作回访不到位的情况。有些督导工作过于形式化,无法全面、有效地分析学校情况,也不能针对某一实际问题进行持续、科学的督导,不仅无法保障学校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会影响学校整改的积极性,进而阻碍学校的发展与进步。此外,该问题也会导致教育督导工作的威信大大降低,从而影响督导工作的实际效果。经过实际调查发现,导致督导工作回访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兼职督学数量较多,工作开展不够顺畅。部分地区的专职督学数量较少,多数为兼职督学,其主要工作仍然在原单位。第二,后续跟踪制度不够健全。现阶段,很多学校关于后续跟踪的有关制度均不够完善,并没有健全的方案与机制。

4.督导效果不佳

从多数学校校长的反馈意见与调查分析中可以发现,目前教育督导工作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部分学校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更加注重“量”,而较为轻视“质”,存在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现象。不仅如此,有些督导工作流于表面,对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真正有效地反映与处理,无法提供正确的指导作用。整体来看,责任督学督导工作的开展效果甚微,拥有十分广阔的提升空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政策实施时间较短,经验尚不足。第二,督导效果长期性、滞后性特征明显。与教育相关的工作,通常也都具有滞后性特点,需要经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也就导致教育督导工作的效果即时性不足,不会立竿见影。

二、责任督学督导工作的优化策略

1.健全督学督导的体制机制

首先,各个地区需要不断探索,设立具有独立性的教育督导机构,并健全其督导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对教育督导的职责范围以及定位等进行清晰的划分,保证地方挂牌督导在法定授权之下,能够独立行使自身对学校的监督及指导职能。其次,需要不断健全地方政府部门教育督导委员会联席会议机制以及重要督导结果的反馈与落实机制。相关的督导委员会需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针对责任督学反映的各种关于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有效的协商,并将其充分落实,使之可以帮助学校解决存在的各项问题,通过督导结果持续强化督导的权威性。最后,强化挂牌督导的执行体制建设。教育督导部门应深入探索并积极运用督导信息管理平台,加大挂牌督导方面的跟踪监测力度,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对督导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与优化,全面提升督导工作整体效率,用更高水平的督导工作来实现责任督学与校长的良好合作、强化沟通,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2.打造专业多元化的督学团队

首先,需要提升督学工作的吸引力,建立专业的督学团队。要深入探索建立责任督学资格机制,并提升督学的进入门槛,开辟督学工作的发展渠道,来吸引具有丰富经验的校长与优秀的教研员等人才积极参与。其次,将责任督学的工作补贴落实到位。严格依据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制定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方面的工作补贴标准以及具体的办公条件保障标准,使地方有经费、无标准等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各级政府都需要遵循国家的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与落实办法等,保证在责任督学背景下的相关补贴都能充分落实。最后,积极鼓励外出参與高质量的督导专题培训活动。地方政府部门需要以建立专业多元化督学团队为基础,加大与督导有关的专题培训力度,同时要积极争取外部的培训资源,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3.加大宣传力度

虽然挂牌督导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针对挂牌督导的实际内容,依然有大量的教育主管领导以及校长等,未对其展开深入的了解,并没有注重督导工作的推进,所以,加大督导宣传力度就成了有效解决此问题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必须要强化对挂牌督学内容的宣介,确保各个地区的教育部门与学校能充分认识到挂牌督导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清晰地了解挂牌督导不单单是为了使人们需求得到满足的教育部指令,还可以有效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教育部门想要确保挂牌督导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建立一个专门专项的负责机构,对于责任督学实施合理的分配,保证督导人员可以对自身的责任进行监管。从督导任务的角度来说,教育部门要将其落实到每个人,按照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划分督学责任区。

4.强化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考核与问责

更具规范性的考核与有效的问责可以保证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充分落实。首先,需要不断健全责任督学工作考核方式。教育督导部门需要建立科学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标准与具体的工作流程,同时要定期考核责任督学履行职责、执行任务与完成工作的具体情况,并把相应的考核结果当成续聘与奖惩的关键性依据。其次,把挂牌督导结果纳入到学校的年终考核之中。持续加大挂牌督导对于学校规范办学的监督与指导力度,学校方面更要高度重视挂牌督导的具体结果,迅速进行针对性整改,并将督导结果当作年终学校与校长整体考核的关键内容。最后,科学运用问责机制,使挂牌督导工作更具专业性与权威性。实时跟踪督办与学校办学相关的重大责任事故,同时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追责,用更加专业权威的督导结果,持续提升挂牌督导工作的效力,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

5.重视开创多种督学的渠道,达成多样化督导目标

督学工作在开展教学评价的时候,督学常常是以各科教师作为主要对象,容易忽略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学生。在针对教师实施督学工作时,要避免使用过于严肃的督导方式,这种方法对于获取最为真实的教学评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督导工作必须要转为常态化,要采用更科学性且多元化的督导措施。此外,也可以更多地组织教师交流研讨,使教师之间加强教学经验方面的沟通,持续进行启发式思考,让教师能够有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6.明确督学主体,建立督学队伍

在学校进行的督学工作,从整体层面上可将其划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状况的督学,这是狭义上的督学,学校是开展具体督学的主体;另一方面是教育部门针对学校除了教学效果外的其他方面的工作进行视察,这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督学,教育局是具体的开展主体。明确督学的主体与目标,能够有效促进督学的效能转化。学校在督学过程中可以将学校督导、年级组督导以及学科组督导进行有效融合,利用横向和纵向管理,针对教师有没有充分备课的课前督导、课堂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标准的课中督导与课后任务有没有负责的课后督导进行全面落实。学校方面需要对于上述几点进行常态化的评分评价,同时将其当作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教育部门针对学校的督学需要重视各方面的薄弱环节,高度关注整体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来说,责任督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而学校教育在整体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当教育领域面对新的改革与新的挑战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校教育。为了有效确保学校教育可以追上国家的发展脚步,必须要不断优化与完善责任督学督導工作。

(作者单位: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石岳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