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文|段金媛 李梓青 张书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柳林联盛中学初中部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投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探索校本课程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中的实施路径,以期师生共同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初步取得成效。
1.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学校要发展,就应该重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应该重视校园精神的滋润和文化底蕴的积淀与传承。柳林联盛中学初中部紧扣新课标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命题,在学校“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生存、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对学校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开发的科学原则
一是立足生活,拓展教学内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强调生活性、实验性、参与性、操作性学习,将学习内容问题化,并转化为项目或任务,让学生经历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感兴趣到想钻研的学习过程;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历,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载体,特别是学科拓展课程,挖掘生活中的学科现象,针对一个知识点或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开拓思维,发现和培育学生的学科特长,使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崭露头角,为生涯规划和将来新高考选课奠定基础。
二是立足本地,开发教育资源。柳林县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优特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载入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学生通过系列调查活动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三是立足学情,倡导以学为主。学校校本课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调查研究、交流分享、分工合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校本课程要把有限的小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学科之间注重交叉融合,注重现实情境下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培育。
3.课程开发的行动理念
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教育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掘了潜能。进入信息时代,教育更要回归它的本质,去激发、引导、唤醒学生的自觉,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文化素养、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良好人格得到塑造、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为其美好生活奠定基础。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根本载体,“激发、引导、唤醒”是育人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将校本课程的行动理念确定为“激发、引导、唤醒”。
4.校本课程的设置种类
第一类是阅读鉴赏课程,适度安排与教材内容相近的名篇名著(节选)阅读、中外名著阅读、科普作品阅读。第二类是学科拓展课程,提前开设化学兴趣类课程,适度拓展数、理、生课程的宽度和深度,发现和培育学生个性特长,使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崭露头角。第三类是社会实践课程,包括传统文化研学、走进自然研学和社会热点调查。第四类是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对中学学习生涯作出理性而科学的规划,为在高一级学校深造选课、专业选择奠定基础。第五类是励志教育课程,包括优秀学子励志、成功人士激励、中外名人励志课程等,激发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
在近一年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们坚持“走稳步、走小步、不停步,天天有进步”的原则,在课程架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课程多元化实施、探究课程项目化实施、德育活动课程情景化实施的目标。
学生得到发展。校本课程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活动中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更是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各类校本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被动接受,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习惯逐步形成。
教师得到提升。校本课程需要教师做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践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留心观察、积极思考、善于总结,才能开发出适应学生认知能力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研究能力、组织能力、教育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教师与学生在研究、学习中共同成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办学特色凸显。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产生新的蜕变。教师彼此尊重、互相协助、追求创新的风气已经形成,为推动学校的改革、创建学校特色提供了契机。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真正实现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就必须明确以下两方面定位。
1.必须正确定位校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构建学习型校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善于学习生存、敢于质疑创新、身心和谐发展的学生,就是让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学生具有适应未来需要的硬本领。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必须有科学的功能定位,才能服务国家课程的实施,才能在学生个性化培养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必须正确定位师生在校本课程中的角色
课程的本质是指向人的发展的,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都是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同样也是课程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柳林联盛中学初中部在课程改革中已迈出了一小步,今后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管理机制,打磨现有校本课程,开发新的校本课程,逐步构建适合校情、具有特色、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基,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助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