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对教育的五点想法

时间:2024-05-04

文|陈茂林

不少媒体,尤其是网络微信,对中国教育议论热烈,对教学改革评头品足,对学校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连连支招。阅读这些信息,心情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全民关心中国教育,这是中国教育冲破难关健康发展的群众基础;忧的是中国教育病了,病得还不轻。病因所在?如何医治?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我想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不要把中国教育说得一塌糊涂,中国教育既有自己的不足,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但忽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但忽视基本能力的培养;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但忽视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共性的培养,但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通过课堂教学获取间接知识,但忽视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知识;重视知识的纵向联系,但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重视教学上的统一,但忽视教学上的创新……应该肯定,重视的是中国教育的优势,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光大;忽视的是中国教育的劣势,这正是我们改革的重点。改革就是发扬优势,克服劣势,达到健康全面发展。如果改革把我们的优势改掉了,劣势依然如故,那是改革的失败。中国人应该有这份自信,从事教育的人更应有这份教育自信,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做强教育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

不要把教学改革搞得过分复杂、神秘,其实教学改革也和课堂教学一样,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也就见到了效果。听了一些课,总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为什么?花架子,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中看不中用。我总觉得不少老师把课堂教学搞得复杂了,再加上一些专家点评,更让人听不出门道,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学案教学法,什么问题导学,我们现在用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还是改头换面地教?问题导学的问题如何设计,我们现在提出的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吗?还有的学校规定课堂教学分几个环节,这个环节几分钟,那个环节几分钟。变化的课堂能做到吗?其实,课堂教学就是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有兴趣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合作,合作是成功课堂的基础。二是在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教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学会了思维,就是学会了学习。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要最终达到的目的。三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应对生活生产以及社会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净化自己心灵的能力等。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重点抓住了,难点是什么?是观念,是老师的观念。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观念,才能把重点落到实处。

不要停留在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的变革上,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更新观念。我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了课堂教学改革,改的什么?教师的满堂灌、独角戏、注入式、填鸭式,学生的死记硬背、被动学习、课业负担过重,题海战术、关门办学、不联系实际,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三好”评选中的“一好(高分数)遮百丑”等等。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对象是什么?还是这些。为什么改了60多年原有的顽疾依然如故?病根在观念。观念不变,这些落后的做法绝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具有哪些观念呢?可以说很多,但最要紧的是应该具有以下一些观念:第一,“教育学是人学”的观念。教师绝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经”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人”师。教师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家庭访问、心理疏导、生活指导,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示范作用,是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这样的人的楷模。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就是成为学生做人的榜样。第二,“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的观念。在学校,校长是为教师服务的,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校长的服务是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方便,创造条件;教师的服务是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做出榜样。如何才能服好务?教师要理解学生,理解是基础;要尊重学生,尊重生感情;要相信学生,相信是动力;要研究学生,研究促发展。有了服务意识,才能密切关注学生成长,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第三,“教法的本质是学法”的观念。教法改到什么地步就是本质?改到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学生学会了学习。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学会书本上那一点极其有限的知识,而是通过书本知识这个例子,让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学习,这才是终身受用的。什么是会学习?会学习就是会思维。什么是思维?思维是在一个概念、一种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的认识活动过程。你看,老师上课提出一个概念,演示一个实验,然后进行讲解,最后归纳出一个结论,这不就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吗?学习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学会思维就是学会学习,这是作为一个现代老师应有的观念。第四,“教师成长决定学生成长”的观念。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充实自己。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灵魂需要老师用灵魂去塑造,学生的人格需要老师用人格去熏陶,这就需要每一个老师不断学习,以自己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

不要仅仅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要重视教育局长和学校校长的提高。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大量实例证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好的教育局长,必然带动一方教育工作。提高教育局长和学校校长,重点是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局长是为校长服务的,我们不要求局长能够解决校长们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但局长必须帮助校长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不要求局长对所有的校长一视同仁,但局长必须具有宽容精神,允许校长失败,支持校长改革。校长是为教师服务的,我们不要求校长成为教学能手,但校长必须为教师成为教学能手提供支持;我们不要求校长事事都为教师提供帮助,但校长必须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这就是局长和校长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不要什么都搞一刀切,学生欢迎的就是好的。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形式主义的一刀切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哪所学校的经验一登报,便蜂拥而至参观学习。再比如,拆了讲台,到处是黑板,站着听课,围圈坐着;教学进度、考试试题、教学参考都是统一的,就连答案也是统一的标准答案;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县推行一种教法,教案(现在叫学案)有统一的,出版社公然出版发行,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见怪不怪,不予理睬,于是,教学参考资料、各科复习资料、同步练习册等泛滥成灾,抢着挣学生的钱。课堂教学不能推行一种教法,学科特点不同,教师个性不同,学生基础不同,怎么能用一种教法?教学研究不是统一一种教法,而是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使课堂更多样、更精彩。每个老师都应该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厚、方法更多样。与此同时,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欢迎的就是最好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