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打造教育新生态

时间:2024-05-04

郭玉兰

阳泉市新华小学始建于1965年,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67名,在编教职工91名。“十三五”期间,学校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立足立德树人使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先后被评为全国创新名校、山西省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等。

我一直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教育绝不能成为制造标准器件的流水线加工厂,而是要把每一个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个体。所以我们把教育当成“立人之事业”而不懈追求,实施了新华小学的固本铸魂工程。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做了这样的战略定位:建设开放、大气的校园,让校园充满缤纷的色彩,让学生自由舒展身心;涵养健康的情趣与高雅的品味,养成阳光大气的新华品格。我们提出了“阳光健身、道德立身、素质养身”的学生培养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的探究能力、身体素质、行为习惯、特长个性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帮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找到自己的平台和位置,演绎自己的出彩少年梦。

2013年以来,为了增加教师、学生、家长对国学的温情和敬意、尊重和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师生和家长心中,学校立足高站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当作学校的一个战略工程来实施。现在,得国学文化之灵气、集聚国学教育资源的新华小学,处处充盈着国学意蕴,并在躬身实践中诠释着国学的内涵。2020年初,学校被山西省教育厅、省关工委确立为“山西省立德树人实验校”。

为了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真正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我校进行了一系列育人模式变革,构建了“生命成长‘A+’”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坚持探索方向不变,即凸显校本生本,留住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全面成长奠定基础;建设适合学生的课程,在课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与拓展,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使社团活动课程化。其中“A”是主干,即国家课程,“+”号后面是枝杈,即地方和校本个性化社团课程。

理顺了结构,课程有了保障,教学也因此更加丰满。这种叠加式立体架构提供了不同的课程供给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個性化学习需求。它有计划地从各个角度贯穿和渗透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等,使其全部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近年来,“+”后面的课程越来越丰富,我们通过选修走班的方式,构建了沙画、形体礼仪、中华武术操、少年警校、轮滑等涵盖人文、艺术、体育、科技等4大类28种阳光七彩课程,让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更立体。

几十年来,大多数学校一直沿用“三处一室”的内部机构设置,即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和办公室。然而,传统的机构设置已经不能有效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从2017年起,我校对原有机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确立,存在职能交叉的部门进行整合重组,如把政教处、大队部合并,建立学生成长研究中心;将办公室和总务处合并,建立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增设各年级部,实施年级组长负责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学校顾问委员会等非行政组织,等等。

现在,学校内部设置有党务工作部、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生成长研究中心、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行政校务中心等六个年级工作部,这种模式把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心放在了年级教学部,真正实现从以行政管理为中心向以职能服务为中心转变。“六部六中心”的负责人均为学校中层,全部通过公开竞聘上岗。运行三年来,顺畅的管理、高效的服务促进了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焕发了勃勃生机。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我校顺势而为,出台了《智慧教育创新实践行动方案》《阳泉市新华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受到山西省教育厅专家组的好评,被确立为“山西省数字校园试点校”。

我们认真研读《山西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体系指标》,立足学校实际,坚持“扩大引进、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基本思想,按照方案有序推进。对网络设施升级改造,优化教与学空间;数字终端上新,实现了常态化录播;创新空间扩充,在创客机器人、3D打印落地三年的基础上,新建设VR体验教室,构建了虚拟教学空间;新开设少年编程,让小学生从小涉足人工智能。

数字化管理。在数字环境的基础上,我校建成了校园门户管理集成展示平台,将阳泉市公共资源服务平台、钉钉数字校园管理平台、“优学派”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等进行数据连接,实现基础数据共享。我们实施了智慧报名、智慧编班、智慧排课、智慧考勤、智慧缴费等数字化服务模式,进行数据化管理,实现了让师生、家长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我们利用录播设备以及资源平台分空间及“学习通”推流地址等技术,实现了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教师培训、在线家长会、网络教研、活动直播等多种应用场景。2019年,我校对第四教育共同体各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小学英语教师口语才艺展示评比”活动、第二届古诗词大会等活动进行了直播。此外,我们还利用学校网络优势,实现了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党员的发展和管理、优秀党员的评比、党组织的建立、支部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等都可通过党建系统进行,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

混合式教学。经阳泉市城区政府和教育局批准,我校在2017年9月开启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电子书包智慧教学班和常规信息化教学班并行,学生学习方式得到转变,学生利用手持终端工具,实现了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从而创建了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基本形成了“课前有效预习———课中高效互动———课后智能测评”的E课堂教学模式。E课堂贯穿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的全覆盖和无缝对接。该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第一,时间限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可设置作业完成的截止时间,能够有效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第二,学习任务完成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文本、拍照、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既提高效率,也避免了单一方式引起的疲劳。第三,习题智能化分类让学习更加轻松。对回答错误的习题,自动收录到“错题本”,供学生后期攻克错题,学生也可以把新颖精炼的错题,一键式收集到“好题本”。第四,利用碎片化时间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只要有网络,学生就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各种场合进行学习。第五,数据精准化监测帮学生查漏补缺。系统记录了所有的学习轨迹、学习成果数据,学生可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我校先后立项承担了“创客机器人教学的实践研究”“电子书包教与学应用与研究”“小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课堂的应用研究”“教育云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作业盒子在作业布置、批改与互动学习的研究”等六个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课题。2020年7月,再次获批承担国家级课题“小学‘生命成长’云课程开发建设与应用研究”。

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精神,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幫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主动而为,携手北岭小学、漾泉学校等教育共同体学校联合启动了小学生研学课程,成了阳泉市教育界的一大亮点,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称赞。

我们的研学目标是丰富校外课堂知识、激发探究兴趣、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开发自身潜能、培养团队精神,为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校精心对接了全国最优秀的研学课程资源,如盂县量子猫科学馆、北京中科院、太行山龙泉营、阳泉市树莓基地等,满足了不同学生和家庭的需求。在研学过程中,孩子们和科学家面对面做实验,从中体验科学的魅力;走进军营摸爬滚打,提升国防技能;在劳动基地种菜、施肥、浇水,体验劳动的快乐。研学让学生行走在路上,融入大自然,感悟生命的真谛,在观世界中涵养了世界观。

学校紧扣时代脉搏,着眼学生的核心素养,从2016年起对低年级学生期末学业评价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卷面笔试变为闯关游戏形式的乐考模式。教师把低年级国家开设的所有课程评价内容全部设计成一个个有趣的关卡,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学科素养能力,如:“精打细算———我最棒”的关卡以超市购物的形式,让学生自己选取喜欢的物品后现场计算,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数学”。这种乐考模式集趣味性、游戏性、全员性、学科综合性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考试中欢声笑语溢满整个校园。“小百灵竞歌”里一个个音乐小达人用自己的歌曲、舞蹈秀出了他们的灵动。“七彩大世界”用线条勾勒、用彩笔描绘、用巧手揉捏,绽放朵朵美丽……家长们欣喜地说:“乐考让学生没有了期末复习时的题海战术,还能让我们近距离地与孩子交流,了解到以往笔试中看不到的孩子的思维过程。乐考不但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看到孩子每个学科素养的提升度。”

为了顺利推进这项改革,全校成立了由6个学科30名教师参与的项目设计组,考试中所用的道具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制作。每年一年级考试,全校100多名教师和近30名家长参加考务工作。相较于过去一张考卷成绩论高低,这种新颖多元的评价方式更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更符合一年级孩子的成长规律。考试方式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信息时代新生态、新时代赋予教育新使命的大背景下,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推进学校内部管理和建设,强化改革思维,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继续谱写学校改革发展新的教育篇章。

(作者单位:阳泉市新华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