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传真

时间:2024-05-04

稳妥推进多校划片 教育部为“学区房”降温

针对“学区房”被热炒等现象,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群众择校冲动强烈、“学区房”问题突出的地方,稳妥推进多校划片,新旧片区变化要设置合理的过渡期限。要落实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并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倾斜。

在《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教育部要求,今年19个副省级以上重点大城市各区(县)要实现100%的小学、95%的初中划片就近入学;经审批的初中特长招生比例,控制在区(县)初中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

通知强调,免试入学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校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提前选拔、特殊培养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可以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不得采用统一笔试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统一知识性考试方式选拔生源。

甘肃:22条举措解决城乡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问题

甘肃省政府近日出台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乡村教师待遇倾斜、强化学校关爱工作等22条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在解决“乡村弱”的问题上,甘肃坚持要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城镇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需要着力提升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教师待遇、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等工作。“‘乡村弱’问题的关键是乡村教师队伍弱,核心是提升乡村教师队伍质量,保障乡村教师的待遇,让他们留得住。”

在解决“城镇挤”的问题上,甘肃通过落实配套建设学校政策、改扩建校园校舍、建立随迁子女入学机制、明确标准和时间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等举措,可提高城镇学校办学能力,最终解决“城镇挤”的问题。

未来4年内,甘肃省将积极推行22条举措,到2020年基本解决“乡村弱”“城镇挤”等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届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山东青岛:推出国内首部以学校为主体的政府规章

近日,作为教育部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山东省青岛市在学校立法方面先行先试,推出了国内第一部以学校为主体的政府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不仅在课程开发、校章制定、人事任免、明确寒暑假和伤害事故责任等方面放权于学校,同时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赋予学校一定的“惩戒权”。

《办法》规定:一是放权办学,中小学可自主开发学校课程,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二是放权管理,在遵守法规前提下,学校可依据学校章程自主办学;三是放权人事,学校选聘教师可先面试再笔试,在核准的进人计划内,可自主招聘紧缺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四是放权校长,实行校长负责制,大事集体讨论、校长拍板;五是放权财政,中小学可依法自主管理预算支出等。

《办法》不仅规定了家委会制度、安全制度,对备受关注的惩戒问题也进行了规定说明,赋予了学校一定的“惩戒权”。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此规定时表示,教育惩戒应当遵循四个原则:一是目的正当;二是教育为主;三是措施合理;四是程序合法。目前,他们正在依据法律法规,邀请专家、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广泛参与,科学研讨惩戒的内容和方式,加快制订相关指导规范。

《办法》的出台对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全国层面也起到了很好的创新示范和立法引领作用。

辽宁:教育“主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面向产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广泛开展定向订单定制式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2017年教育工作会上,辽宁省推进高中等学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从优化高中等学校布局工作入手,对规模效益小、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低、社会声誉差的学校坚决予以调整;通过合并、兼并等方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

按照要求,辽宁今年将加快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解决高校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适应能力不足、校企融合育人不够、社会服务缺失等问题。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坚持本科生培养标准,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注意培育和积累办学优势与学科特色,逐步破解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据悉,今年内,辽宁将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试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解读培训,启动转型发展示范校和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

此外,辽宁还将通过建立健全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重复设置、培养规模过剩、培养质量不高、社会需求不旺、就业质量差的学位授权点和专业点进行减招、停招直至撤销,转设和增设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位授权点和专业点。同时,面向产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分类指导以及“一事一议”“一校一策”等方式,制定支持政策,解决个性化问题。

江西:将教育信息化列为考评加分项

“信息时代无人不网、无处不网,赢得了网络就赢得了年轻人,更赢得了未来。当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还应融入教育过程始终。”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在江西省教育工作会上如是说。

在为期一天的江西省教育工作会议中,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邀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任友群,结合国际前沿理念和江西省情,面向全省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各高校“一把手”、各地市分管教育副市长作了半天的教育信息化专题讲座。江西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正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实现“弯道超车”的新途径。江西省发布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推进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2016年,“三通”覆盖率分别达82%、74%、23%,同比提高 16、14和15个百分点。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出台教育工作考核办法,将信息化列为考核加分项,并将推进教育信息化列为各级教育部门重要工作来抓。

长春: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生补助体系

2月23日,长春市教育局发布《2017年教育民生工作任务清单》,其中涵盖了对贫困家庭及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种补助措施,确保其不会因贫失学。

今年,长春市教育局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具体补助标准为:幼儿园阶段给予每年1000元生活补助,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给予每年1000元,大学阶段(含大专、高职)给予每年2000元,对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免除学习相关费用并给予每月800元。

长春市还将按农村贫困群众需求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其开设职业教育“扶贫超市”,组织推动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培训。

此外,长春市将建设8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1万个义务教育学位,逐步解决新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问题,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合法入学权益,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长春市教育局局长梁国超表示,要严格落实年度资助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的救助体系,确保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不让一个中小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河南:今年将新增幼儿学位十万个

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暨教育督导工作会议上获悉,河南省今年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力争年底前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0所、新增幼儿学位10万个的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普惠性资源覆盖率稳定在85%左右。

河南提出,要制定出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小区配套园的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加快扩充城市普惠性学位,应对二孩政策实施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普惠性资源需求压力。要完善农村公办幼儿园体系,重点建好一批乡镇中心园,同时加大村级园建设力度。每个乡镇要举办1耀2所公办幼儿园,依托县直幼儿园和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引领和指导。

河南强调,要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打破公办园根据单位性质和教师编制核拨经费的传统做法,推动建立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保障正常运转,解决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难题。同时,研究对普惠性民办园实施财政补助,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湖北鄂州:亿元打造的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运行

近日,新建成的湖北省鄂州市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迎来该市吴都中学400名学生,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历时4年建设,耗资近亿元的鄂州市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正式运行。

新建成的基地,是国家级示范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鄂州教育公益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基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一流,位居全湖北省前列。实践基地由室内综合实践区、室外综合活动区和生活服务区三个部分组成。

该基地将成为鄂州市落实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生活能力、生命能力、生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重要阵地。每年将对全市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为期3~5天的轮训。除此之外,该基地还在节假日对外开放,家长和孩子可一起来基地体验、培训。

京津将对口帮扶河北教育今年建设100所合作学校

今年,河北省将以多层次多形式交流合作为载体,积极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京津两市将重点对河北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及21个贫困县进行对口帮扶,努力补齐河北省教育发展短板,形成区域统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教育格局。

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近日在河北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河北将配合做好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与京津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推动京津冀教育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实施建设1所高职学校、21个教师培训基地、100所合作学校、千人交流合作、万节优质课资源的“一十百千万”工程,重点对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及21个贫困县进行对口帮扶。

今年,河北将探索教育集团、结对帮扶、委托管理等方式,推进三地校际交流合作,促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在教育规划编制、招生制度改革、招生计划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建立对话和协调机制,优化高校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服务基地等形式,借力京津优质创新资源,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体系;通过组建学校联盟、校企合作、合作办学、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等形式,深化三地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

411所学校结成首批中国新样态学校联盟单位

日前,“中国教育科学论坛”第三分论坛“新样态学校的理念与实施”在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召开。此次论坛,旨在成立中国新样态学校联盟,并以此打造中小学未来学校发展的新模式、新样态,为持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寻找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

据了解,全国共有18个实验区和411所学校成为首批中国新样态学校联盟单位,它们将共同承担起去功利化,反对各种非科学、反教育的行为,突出“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特征。

广西:2020年建成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近日,广西教育厅印发了《广西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到 2020年底,基本建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广西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取消和下放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强化政府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规范行政审批“放、管、服”制度;探索开展高校职员制和中小学(含中职学校)校长职级制综合改革,稳妥推进学校去行政化;在广西大学等高校开展高教综合改革试点,在桂林旅游学院等高校开展高教单项改革试点,探索扩大高校在综合改革、科研评价等方面的自主权,扩大职业院校在招生、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自主权,落实和扩大中小学在育人方式、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江苏:成立首个重点培育智库——教育现代化研究院

2月26日,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在南京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它的成立,意在深入开展教育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引领教育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是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高端智库,其任务是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江苏乃至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建言献策。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并探索教育现代化的省份,建设教育现代化研究院,顺应了时代潮流,对教育成为发展之引领、强省之根基具有重要智力支撑作用。

北京:小学生手绘地铁海报倡导“绿色出行”

近日,由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教委和京港地铁合作举办的首届“北京市地铁出行少儿海报大赛”进入评审阶段。大赛旨在通过小学生手绘地铁出行公益海报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表达共建美好地铁出行环境的心愿,在倡导“绿色出行”的同时,宣传地铁安全、文明出行理念。

自去年10月大赛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北京11个区121所小学的2187幅作品,50幅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专家评审奖。下一阶段的公众投票环节还将选出10幅“最佳人气奖”。最终,这60幅作品都将在地铁4号线、大兴线、14号线、16号线车站内进行展示。

评审现场,评委专家周殿宝表示,比赛的目的不在于看孩子们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在于开发孩子的想象空间。用比赛的方式,调动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进而创造美。从本次大赛的参赛作品中可以看到,尽管绘画技法上较为稚嫩,但都很有灵气,从孩子的视角,描绘出了他们心中对于地铁出行的印象和期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