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首届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探源千年文脉 书写长江故事

时间:2024-04-23

文 图/本刊记者 杨艳 唐安冰

共话文明传承,共商文化交流。9月12日,以“长江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的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群贤毕至、共襄盛会,共同书写新时代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新篇章。

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本次论坛围绕长江文明探源和推动长江文明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内容,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长江流经省区市及长江经济带覆盖的区域共同扛起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大责任使命,讲好“长江故事”“中国故事”,增加长江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首席专家王巍,总结并分享了12项“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中国之最”。他指出,这些年一系列考古新发现,让我们看到巴文化和蜀文化有接近的地方,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重庆要大力加强巴文化研究,将其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研究的一部分,深入研究其特点。

“巴山蜀水,从重庆巫山龙骨坡拉开大幕。除了世界闻名的‘巫山人’,在四川境内还发现了资阳人等古人类生活痕迹,勾勒出了古人类在长江流域生活、劳作的动人画卷。”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以《水陆通衢 巴蜀同辉——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双子座”》为题,分享了他的观点。

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

重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李禹阶认为,作为一种本土文化,三峡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峡文化所蕴含的三峡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的表现。三峡文化是长江文明母体孕育的一个文化子系统,是长江文明血脉相连的文化构成。

“黄河、长江交相辉映,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物理空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表示,世界上完整拥有一条大河的国家极少,而中国却完整拥有黄河、长江两条世界级大河,且都处于北温带,都适合人类生存发展。展望长江的未来,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杰出教授霍巍,以重庆三峡库区出土的“有翼神兽”这一“西来造型”举例说,长江中上游处于我国内陆的交通要塞,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一带一路”重要流通节点之一。

此外,多位来自长江沿线高校、社科机构、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宅兹中国:长江文明探源”和“千年文脉: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两个专题,共同探寻长江文明传承与发展。

长江文明书馆启用 夯实长江文化文献基础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重庆这座城市因长江而生,也因长江而兴,在源远流长的长江文化浸润下,积淀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厚重的人文底蕴,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长江横贯重庆全境,流程691公里。特别是长江三峡,作为长江标志性河段,是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通道,在长江文化中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影响力、美誉度。

近年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三峡文物保护、中华文明探源等重点工程为三峡带来新的文化传承发展契机。重庆也抓住了这一契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于2022年初启动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长江重庆段正式被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重庆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重庆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完成重庆长江流域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并于2022年4月启动规划编制,明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范围为重庆市全域,重点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基础工程,分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阶段制定了目标任务。

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期间,由市委宣传部与市文化旅游委共同打造的“长江文明书馆”落成启用,首次汇集了来自长江流域13个省级行政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的有关长江的珍贵古籍文献,全面展示了长江文脉,将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夯实文献基础。

长江文明书馆将是一个“展、藏、借、阅”相融合的复合式文化活动空间,以开展社会教育、文化展示、文明交流等活动为主。建成后,将继续广泛收集中外河流文献,举办相关河流文化展览,举行相关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出应有贡献。

重庆也将继续深化长江文明书馆建设,将其打造成为长江文化的重要版本馆,为璀璨多姿的长江文化、源远流长的长江文明注入时代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