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慕容引刀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上海,相比中国很多的内陆城市,算是走在了发展的前沿,文化、艺术的氛围比较浓厚,周末培训孩子的少年馆也多了起来。我父亲看我平时喜欢涂涂画画,便让我去少年馆学画画,没想到就这样我和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那会儿是真喜欢画画,它像有“魔力”一般,让我甘愿牺牲休息日待在画室。有时候吃晚饭也惦记着还没画完的图,随便扒几口就跑回了画架前。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感在年少的身体里升涨,我也终于明白了自己未来想去做什么。
1988年,我正好18岁,在这冲动又迷茫的年纪里,我唯一确定的是我想成为一名画家,至于学成后要去做什么,我当时想过去做美术老师,去做美工,去电影院门口画电影海报……却唯独没想过画卡通。
毕业那天,我和学画的朋友们唱着歌勾肩搭背地回到教室,大家都嗨极了。我一挥手画了一黑板的卡通小动物,还没来得及欣赏自己的杰作,学油画的同学就晃着我的肩膀大声叫起来:“画得可以啊,你以后可以去画卡通啊!”我当时就想:这怎么可以呢?我以后可是要当艺术家的,画卡通是条“斜路”啊。
后來我成了一名小学美术老师,但仅仅一年后,我就离职进入了一家动画公司。“变故”发生在高中同学聚会上。那天,一个做动画的同学很得意地捏起身上穿的白色T恤,问我们:“猜猜我这件T恤多少钱?”我们往狠里猜觉得也就小几十块吧,只听他轻轻说出:“80。”这一下子就震惊了所有人,80元,可是很大一笔钱,上海的高档咖啡都能喝十几杯了!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去做动画,赚大钱!
但其实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动画行业很不景气,我小时候看的《大闹天宫》已经成了绝唱,迪士尼动画还没有进来,动画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我在参与代工了无数国外动画后,越发觉得缺失了小时候画画时那种创造和表达的快乐。渐渐地,我开始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自己设计一个陪伴中国孩子青春的漫画形象呢?
于是,我开始踏上了一段新的漫长的征程。
很多年后,我设计出“刀刀狗”形象,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成长。回望过去,我还是最感激曾经坚持画画的自己,虽然迷茫过也动摇过,但我依然在路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