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梦想照进现实

时间:2024-05-04

陈志高

大学是用来学习和思考的

想象中的大学,应该有个碧波荡漾的湖,沿湖漫步,像踏进徐志摩的康桥,任我们自由的思想在星光灿烂的夜空里驰骋——这是一个再怎么做梦也不为过的年代。然而,在一切都可以被轻易复制的现今世界,流行像暴力裹挟着我们,浮躁与浅薄似乎已成了我们的通病。当年蔡元培先生大声疾呼“教育者,养人格之事业也”,提倡大学里要培养学生的终极关怀,信仰、人格、思想的独立,精神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创造力的开发……今天的我们是否还秉承这种精神?

大学是用来学习和思考的,如果我们的大学只剩下“四、六级”“考研”“出国”“找工作”等苍白的词汇,只剩下“男朋友”“女朋友”的爱情游戏,只剩下“多塔”与“魔兽”的发烧友,那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在我入学那年,正值“超级女声”和“百家讲坛”风靡全国之际。我想,每一种现象的流行都是有原因的。“超级女生,想唱就唱”,归根结底是一次成功的民主操练,它宣扬敢于表达、平等参与、公平竞争、重视程序的现代意识。而百家讲坛个性化、大众化解读思想文化的理念不也给国人提供了一条阅读经典的好途径吗?

“超级女声”和“百家讲坛”的风靡让我思考:平凡的我们能不能勇敢地自我欣赏,站在自己的讲台上,品文化、说历史、谈艺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于是,初进大学的我开始在心中建构“鉴湖论坛”的形态——读书、思考、交流,活泼年轻人的话语系统。很多人觉得,那似乎是中文系同学做的事情,但我认为读法学的我们更需要博览群书,懂得思考和实践。当时虽然对自己能否“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不太自信,但我还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摸着石头过河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找到了当时的辅导员方老师,拿出了我的讲稿《中国文化的乡愁》,说出了我开办论坛的想法。当时,方老师并不太在意,甚至有点警惕,但可能出于对我积极性的维护,他还是号召他辅导的各班同学前来听讲。

2006年9月20日晚,我永远记得这个夜晚,我的讲座如期在我们学院的学术报告厅开讲,听众有45人,包括方老师。我甚至记得我当时投入的感觉,从王国维之死、余光中的《乡愁》到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渊源……我试图用我所熟悉的那些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闪光点来告诉大家什么是文化的传承。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支撑可能很容易被打倒,但如果没有优质的文化传承将不打自倒。”讲座结束的时候,听众的沉思和静默形成了一种浓重的文化气场。一向不苟言笑甚至有点“凶狠”的方老师说了一句让我至今感动不已的话:这场讲座,对我们这些整天在电梯里来回上下的上班族,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也正是这句话支撑着我和鉴湖论坛一直走到现在。

第一讲的反响不错,鉴湖论坛就此得以成立,成为学院的学工办下属的一个社团。由于我们是自发组建的,经费的筹措很困难,而且我们前期的听众很少,有时候连一篇校园新闻通讯都发不出去。到第二讲结束的时候,原来和我一起创办鉴湖论坛的两名同学退出了,我成了“光杆司令”……但是,就像商界知名人物马云说过的那样,只要你认为你所做的事能为自己和别人带来价值,你就一直向前——况且还有支持我的方老师和其他一些同学。于是,我决心重组一支团队,把学生讲座一直办下去!

就这样,我们一路摸索着走了近两年,共举办22期讲座和一些其他的学术活动。我们团队的同学也成了大家喜爱的主讲人。有时候,我们会在校园里听到有人正议论着我们的观点、我们的风格,那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候。也是因为这些宝贵的反馈意见,让我们摸索出了我们的办坛思路——坚持草根路线和活泼的话语系统。

少数派胜利

我们武汉理工大学事实上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但“理工”两字却还是明白地告诉大家这是一所有鲜明的理工科背景的高校,我们学校最为人熟知的明星专业清一色都是理工科专业。这让我们这些“少数派”文科生常常感慨:被淹没在校园数万理科生中,我们只能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但是,我们鉴湖论坛活动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后,这个理工科挂帅的校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论坛的听众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理科生;我们几个负责人的手机收到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同学发来的询问短信;校党委、团委,甚至新来的辅导员老师都倾注了很大心血要帮助论坛的发展。

现在,论坛的运行已逐步走向制度化与多样化。每临寒暑假前一个月,我们会对新学期的活动进行公开征题;假期的时候进行主题归类,并利用一切联系方式与报名人员沟通,提供咨询;一开学,召集报名人员开个茶话会,让大家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但这只是我们的初选,根据会场情况,我们留下60%的同学为新学期的主讲候选人。最后,每次讲座的前一周,我们会安排两三人试讲,最优者才能最终登上我们的讲坛。就像我所学的法学专业提倡的那样:平等参与、公平竞争、重视程序。

开办论坛两年来,我的生活也因它而悄然变化。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对教育和文史方面有深厚兴趣,在开办论坛的同时,我也在学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勤工俭学,得到很多老教授的指导和支持。已经大三的我决定要跨专业报考教育或文史专业的研究生,把我的“少数派”道路走到底!

生命终究是一场飞扬

很喜欢一句话:“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晚秋的一盏渔火,可能温暖不了整个世界,却可以温暖一颗漂泊的心。生命的诠释可以通过种种普遍的文化感觉,比如在一个美好的夜晚,多读几句李白,了解一下苏东坡,触摸历史的脉络,重温经典的灿烂……

两年来,鉴湖论坛常常带给我温暖和感动,和论坛一起成长的日子里,我顶撞过领导,反对过老师,甚至还痛斥过学生会的无所作为,但鉴湖论坛没有因此倒掉,反而出现了一些原先不可能的支持者。来论坛讲《识读大学 体悟人生》的高老师告诉我们,大学之大,在于生命样态的多元化。鉴湖论坛就是要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性格中的独特的一面,明白人生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物理现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