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浅谈

时间:2024-05-04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 王中原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重要参考,根据教学对象,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各环节、各要素进行合理规划,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灌输与启发的统一,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足,注重知识本位,过分强调预设而忽视了课堂的动态生成,重形式、轻实践,等等。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教学设计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一、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所谓灌输性,就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理论传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其头脑。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灌输性是其基本属性。所谓启发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通过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自觉自主地做出判断,并且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从教学内容来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体现理论的深邃和魅力,通过增强思想性和理论性来提升灌输性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要紧密结合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突出亲和力与针对性,增强启发性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教学流程如下。

(1)以我国政府快速撤侨的视频为课堂导入,启发学生认识到国家始终维护人民利益,我们也应维护国家利益。

(2)以“1家3代人接力守卫荒凉哨所33年”的故事,启发学生要心怀爱国之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3)以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使用隐语的电话的故事,给学生灌输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思想,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4)全体师生起立,举起右手,宣誓:我是中国人,我将忠于我的祖国和人民,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当国家有需要之时,本人必将义无反顾捍卫国家尊严,维护国家利益,誓死保卫祖国!

通过这些活动,运用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做人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坚持教师的主导力与学生的内驱力相统一

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总之,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启发式、引导式等能引起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教学发力点。

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时,可利用情景剧的形式辅助教学。第一幕:遇见友谊。小明来到了新学校,同学小华感觉小明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相同,于是主动和小明交往,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第二幕:撕毁友谊。小明和小华因为期中考试争夺第一,两人都把对方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第三幕:呵护友谊。失去了朋友的两个人都变得很不开心,经过老师的教导,两人终于重归于好。

本课的设计,结合了七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三、坚持学生情感形成与正确表达相统一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许多关于情感教育的内容,有对生命的礼赞,有对青春的畅想,有对高雅情趣的追求,有对守法与护法的颂扬等。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这些丰富的情感材料,丰富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时,可以通过四个环节来培养学生孝亲敬长的情感。第一环节:爱的体味。通过播放视频family,让学生初步感知家的内涵。第二环节:爱的回忆。通过播放微电影《父亲》的感人画面,勾起学生的回忆,理解父母的艰辛。第三环节:爱的表达。通过《一封家书》,让学生理解父母。第四环节:爱的行动。周末为父母做一件小事,用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长。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的情感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四、坚持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统一

课堂教学设计的开放性,不仅包括形式的开放性,也包括内容的开放性。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自由地探讨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组织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和辨识,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明确是非,在对话交流中矫正认知,在深入思考中追求真知,在质疑探索中感悟明理。

例如,在教学有关文化自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文化自信的感知和教育。第一环节:传统文化知多少。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热爱之情。第二环节:红色文化我担当。通过视频展示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激发学生向英雄学习。第三环节:先进文化我解读。通过解读学习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五中全会内容,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涵,从而为更好地提升文化自信书写新篇章。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用开放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既拓展了学科知识,又增强了文化自信。

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都需要在实践中完成。

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时,教师可以通过三个环节来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第一环节:劳动教育我来讲。通过展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有关劳动的法律法规,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环节:劳动能手我来当。通过让学生参加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第三环节:劳动建议我最棒。通过学生给自己、家长、学校提建议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感受劳动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劳动中去。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既要牢记课程的宗旨、使命与追求,把握课程的性质、特征和作用,遵循正确的教学方向,又要注重课程的实践性、鲜活性、时代性;既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要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适切的教学案例、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环节;既要注重灌输,又要充分启发引导;既要体现思想性、理论性,又要注重实践性、活动性;既要把握鲜明的教学主线,突出重心、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要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和谐统一;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设置真实可信的教学情境,又要合理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既要调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要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又要紧密联系实际优化、升华课程内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