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四中学 杨桂英
地理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作为一门集历史、社会及政治等为一体的学科,地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维,帮助学生巧学地理。可以说,高中地理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
进入高三之后,大多数课程都已经完成教学,学生会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高考复习中。所以,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是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教师也主要从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入手。然而,没有新课不意味着不需要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相反,越是学习过的内容才越容易被学生忽视甚至遗漏。为了提高高三学生地理复习效率,教师进行课前介入,做好铺垫是极为重要的。
在高三地理复习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制订复习计划。为了培养高三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点梳理。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1的复习中,教师可以从目录入手,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知识框架。接着,教师可以以知识框架为基础,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掌握薄弱的部分,并引导学生制订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复习计划。通过课前介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习题练习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练习,教师有必要进行习题介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题、改好题,还要让学生通过做题掌握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通过把握命题,学生的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面对地理高考题目,学生在对材料信息有了初步把握之后,就要分析出题者的考查意图,从考查意图出发快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准确找到答案。对于考查意图,教师可以从一些指示性语言入手进行分析,如“根据材料写出”“根据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等,不同的设问体现了不同的考查目的。
在理清试题的考查意图之后,就要快速建立知识点的联系。学生只有对基础知识有充分理解,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这启发高三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在进行高考复习时让学生养成画思维导图的习惯。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也是学生对知识点融会贯通的过程。
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就要从实践入手。教师进行适当的实践介入,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关于降水现象及下渗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认知,但是“陆地径流”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感觉困难。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如何进行课堂演示教学呢?教材对这部分内容并没有深入讲解,很多教师一带而过,导致学生无法深入探究该部分内容。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所以,对于“陆地径流”这个知识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践调查中来,让他们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搜集相关内容,对其产生的原理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总结,从人文、社会以及历史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搜集和归纳,就会对“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等产生全面的认识,建立起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最终提高地理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渗透有关地理实验的方法、数据统计的方法。因此,在地理抽象知识讲解中,教师要结合课标要求及时地介入实践内容,满足地理教学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高三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及时介入是必要的,有助于提升学生复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笔者在本文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以期能够提高高三地理教学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