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时间:2024-05-04

赵国庆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

目前,有些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当中不断渗透新教学理念,进而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一、巧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法治实践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概念,还要培养学生的法治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创新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备课,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

第二,教师应推动道德与法治和其他学科的整合。虽然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居多,但其并不是一门单独的理论课程,所以,教师应该实时地将其他教学内容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转变教学方式,设定教学内容,促进法治课堂多元化。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时,鉴于宪法与法律知识的联系性,可以有效地促进宪法与法律的有效整合,通过法律顺利地引入宪法,进而让学生逐步了解宪法,学习宪法,并且学会捍卫宪法。

第三,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地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无趣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课程的魅力,进而积极参与课堂。

第四,教师还可创新自己的教学用具,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奠定基础。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娱乐等联系起来,呈现开放化的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实现由课堂主导者到引导者的转变,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逐渐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第五,教师可借助幻灯片制作对比图,引领学生了解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进而让学生更好地重视和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创新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指标也只有作业和考试。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文字,并没有理解课文内容中隐藏的实际含义,这样的教学无疑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课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创设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内容,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的形成。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加强宪法监督”时,基于此次教学目标为引领学生了解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进而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结合相关案例,引领学生通过讨论明白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无疑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形成道德与法治思维,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正确评价意识与法治行为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教育重在实践。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什么不能做,要指导学生去实践正确的道德行为。目前,虽然许多初中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但其并未拥有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行为,究其原因是其只是掌握了理论知识,并未实时地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也并未促进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道德与法治和生活的联系,从而规范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行为。生活体验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源泉,同样,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行为又反映了生活状态。由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在发生改变,现代的初中生大多缺乏生活体验,导致对道德与法治的了解仅限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方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加强宪法监督”时,可与生活建立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内容,进而让学生明白宪法监督是每个公民的职责,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坚决捍卫,以此让学生找到行为的方向,进而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著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产生挫败感,那么,他可能对自己产生极其负面的评价。同样,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初中阶段也是他们学习的敏感期,他们更加在意自己的表现。通常学生可以参考自己的在校成绩来评价自己,但他们更在意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分为课中评价、课前评价、课后评价。所以,教师应该紧抓三个评价环节,在评价中融入道德与法治精神,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课堂评价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学问,如果一味地褒奖学生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其实,有时候适当采取“惩罚性的评价”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合理利用奖励性评价和惩罚性评价,会为学生树立榜样,极大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坚持依宪治国”时,可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举办宪法法律宣传主题教育活动?”这时学生只会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简单重复地回答:“因为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所以必须要以此为指引,并且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面对学生“干瘪”的回答,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再以引导的方式逐步融入道德与法治思想,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宪法能够成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吗?”以此提问逐步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能够得到提升。这时有学生回答道:“因为宪法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超越的。”这时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课堂内容,教师应该再次鼓励:“没错,宪法是不能超越的,那为什么不能超越呢?”在此基础之上再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而让学生明白宪法之所以至高无上,是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意志。

简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应该得到革新,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教学中要采用更优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无疑为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并且在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