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亚楠
年关将至,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就像一条涓涓细流,缱绻的乡愁如同潺潺的流水声轻吟低唱,给栉沐风雨的人生旅程,找到了一片栖息的心灵归宿和净土。为了回家,驱车千里,风尘仆仆;为了回家背上行囊,归心似箭;为了回家穿越寒冬,披星戴月。说到底,不是家乡的年有多好,或许还要平淡一些、冷清一些,简单一些,难以平复的是那份无法遏制的企盼和牵挂。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曾经多少次在倥偬岁月里咀嚼着写满乡愁的文字,一年年的天涯辗转里,儿时故乡的记忆愈发清晰。我生在一个美丽的乡村,记忆里,每逢腊月,浓浓的年味氤氲在清新的乡野上,杀猪的热闹此起彼伏,做豆糕、揣糍粑、炸鱼丸、贴对联、放烟花,还有期待已久的新衣裳……年的味道弥漫在裹挟着泥土气息的炊烟里。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户杀猪,全村热闹。下午三四点,小孩们带着请人吃肉的任务在村里东奔西走。过年拜年,家家互拜,一切情谊凝聚在酒水里,举手划拳,在推杯换盏中冰释前嫌,那浓浓的年味,一直延续到二月二的岁月里。亲情的黏合,舌尖上的诱惑,家乡独具特色的美食、年俗、年夜饭,邻里间的欢声笑语,几年来,成为我漂泊闹市时难解的浓浓乡愁。
从童真到稳重,从青涩到成熟,勇敢地背上与故乡诀别的行囊,踏上一个人的远征。几年的漂泊,工作繁忙,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与家人聚少离多,对“家”的思念和亏欠也积聚得深了。所以,回家过年对于每一个在外的游子而言,是难以寻觅的幸福——远方亲人的念想,游子归乡的急切,故乡土壤的温润,久别重逢的团聚……
“回家过年”已成为一种强劲的文化密码和中国人最基本的生命格调。其实,大家想回的不只是那个儿时的家,内心更渴望回到一个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故乡。世界上最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