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女校的劳动课

时间:2024-05-04

孙燕华

中学六年,我就读于北京女八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中学。当时女八中的校长王季青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指导全校师生上好劳动课,令我们受益终身。

劳动课的内容丰富,帮厨是一大项。所谓帮厨,就是到食堂帮着大师傅做午饭。当时不少同学都在学校的食堂吃中午饭,我们上劳动课时,便抽出一组到厨房去帮忙。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择菜、洗菜、切菜,毕竟没有精细的刀工,切成块儿或者切成段儿就算完成任务。洗菜是我最怕的活儿,因为我怕蟲子,一见到菜叶子上有虫眼儿,就得仔细瞧瞧菜叶里是不是藏着菜虫。

我们还有缝纫课。学校购置了几台缝纫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着“轧缝纫机”,我学会了轧鞋垫、补裤子。当时,人们对穿着很不讲究,根本原则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还练习轧鞋垫,在我的把控下,针头走着规整的长圆形,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们最爱干的是“包糖”的活儿。学校和西直门外高梁桥附近的一个糖果厂联系,让我们到车间去“包糖”。糖纸、糖块分门别类,不能乱包,我们还戴着口罩,像模像样,认真极了。去年年底,我和同班同学、电影演员曹翠芬通电话时还回忆起这件事,她说:“那时候咱们多规矩呀,一块糖也不敢偷吃。”

在女校的劳动课里,开木工活儿的可能不多,可我们学校有。

这些美好的记忆都是劳动课带给我们的。这门课既增强了我们的生存能力,又使我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了自己动手劳作的意义所在。

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缺少了劳动这一课,一定会导致生存能力的退化。早年我教美术,课程内容里有雕刻练习,我让学生带块肥皂,用削铅笔的立刀刻个小物件。前十几年,这堂课上得很顺利,45分钟总能刻出几件东西来。在我退休之前的四五年里,只要上这堂课,我就担心起来,因为准会有学生把手划破。

最近我看到报道,说要给学生开设劳动课,这个做法太好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