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反思中探索《圆的周长》

时间:2024-05-04

匡艾文

这是一节六年级的数学公开课——《圆的周长》。

回想去年上这一内容,笔者感到非常遗憾:一是课的开始,学生对“圆的周长”不理解,以至于“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时,部分学生很茫然,老师只能再讲解圆的周长。即便如此,还是有学生不理解“将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得的就是圆的周长”;二是事先没有让学生直观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就让学生动手测量周长与直径,算周径之比。最后学生虽能记住周长公式,但对公式缺乏理解。

针对去年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这次我进行了精心策划,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多让学生自我反思和领悟。

上课了,我发现学生有点紧张(因教室后有督导听课),为了放松,我问“谁知道目前正在我市举行的体育盛会是什么吗?”学生们马上兴奋地谈论起正在深圳举行的省运会,紧张的气氛已经消除。这时我话题一转:“这几天你们观看了运动会,今天老师再请同学们看一场动物比赛。”接着,我出示了多媒体动画。大意是:公鸡和小狗赛跑,公鸡选择了正方形跑道,小狗选择了圆形跑道(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相等),最后,小狗赢了,但公鸡不服气,它觉得自己跑的路程比小狗的长。(课件中,我特意设计了动物跑过的路线依次变色,让学生从视觉上感觉“周长”)。

显然,学生们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听完,我问学生:“公鸡跑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什么?”(将屏幕上公鸡跑的路程再一次闪现)。学生顺利回答后,为了让学生类推出圆的周长,我趁势说:“那小狗跑的路程呢?” (将屏幕上小狗跑的路程再一次闪现)。如我所愿,学生们脱口而出:“是圆的周长。”我马上追问:“那你觉得圆的周长是哪条线的长?”有的学生说:“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的那条曲线的长。”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验,我让他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有圆面的物体,让学生摸一摸圆的周长。

接着,我问:“怎样测出这些圆的周长?”学生们有的详细介绍了绕线法,有的说用软尺测量,有的说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我窃喜,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理解滚动法,在学生介绍的同时,我演示了课件:屏幕上动态出示了圆在刻度尺上徐徐滚动一周,量出圆的周长。也许是受课件的感染,我發现一名平时被老师们公认为“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居然也模仿着测量起来。随后,有学生竟然想到:用软布或纸做的圆可以对折若干次后,再通过测量圆弧的长来算出圆的周长。也有学生提出:电风扇的尖端旋转而成的周长如何测量?立即有学生想到可以先量出半径再用圆规画在纸上,然后测量。

学生对“周长”的测量有着极大的兴趣。我又播放了一个小猴甩小球的动画,让一名学生上台表演,在学生表演时,我一会儿要求让小球旋转而成的圆的周长大一些,一会儿要求让小球旋转而成的圆的周长小些,学生通过调整绳子的长短满足了我的要求。游戏做完后,我问学生:“从刚才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小球旋转而成的是一个圆。”有的说:“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有的说:“圆的半径(或直径)越大,圆的周长就越长,圆的半径(或直径)越小,圆的周长就越短。”有的说:“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我顺水推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猜测: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多少倍?学生们有说两倍多些,有说三倍多一些,有的说三或四倍,有学生说:“别争了,我们量一量,就知道了。”于是,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开始测量起来……

这节课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了。由于在课堂中注重了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实验获取信息,得到猜想,最后探讨出圆的周长公式,学生们也自始至终都对这一内容表现出莫大的兴趣。

课后领导和老师们的评论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种情景,让学生理解、领悟圆的周长,感悟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猜测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最后得出圆周长的公式。注重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活动的设计处处体现了“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