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音乐数据库研究特征的现状及内容分析

时间:2024-05-04

裴 玫

(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上海 200031)

1 背景

音乐数据库对音乐文献的有序组织和揭示是当下音乐院校师生及音乐工作者获取音乐文献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音乐数据库中音频、视频、乐谱及研究文本的一站式链接和多层次展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价值,为音乐院校的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便利。1995年,我国建设了第一个音乐特色数据库——湖北音乐考古文献资料目录数据库,2005年前后,国内音乐院校开始重视音乐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希冀建立与本校教学科研相适应的数字资源体系。目前,我国音乐数据库的建设和研究普遍面临多平台运行结构不兼容、智能自动标注效率低、相关数据的标引描述缺少统一标准等问题。因此,对国内音乐数据库的相关研究进行内容特征分析,对于揭示音乐数据库发展现状、总结研究成果以及完善和推进音乐资源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022年6月28日,笔者在中国知网输入检索式“TI=音乐,并含=数据库”进行检索,共获得中文期刊文献100篇。由于音乐数据库建设存在研究领域的交叉性,期刊数据在图书馆学、音乐学领域期刊上呈散化分布,因此笔者对图情领域期刊和音乐领域期刊再次进行了检索,共获得图情领域文献38篇、音乐领域期刊文献53篇,剔除重复、无效文献后最终得到133篇文献,通过RefWorks格式导出,使用Excel对发文趋势、期刊分布、基金数量、作者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推动音乐数据库建设和研究进程。

3 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音乐数据库建设类型主要有三种,即自建具有馆藏特色的数据库、外购网络数据库以及试用数据库。音乐数据库使用机构包括音乐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其他社会机构。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十五”规划子项目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推动下,我国音乐院校、艺术院校自建数据库的数字资源和服务保障水平均有所提升,取得了显著成绩。

3.1 发文趋势

王森1990年发表在《人民音乐》上的《电脑工作,人脑思考——介绍联邦德国埃森大学音乐数据库》一文[1],是目前检索到的我国最早一篇关于音乐数据库建设的研究文献。随着音乐文献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增多,音乐数据库研究的内容和视角也逐渐拓宽,如基于DC Core格式对乐器资源描述的研究[2],数字人文背景下馆藏音乐资源数字化的标准与发展方向研究等[3],对音乐数据库的资源建设与描述、信息检索与工具等进行了规划和展望。此次调研发现,1990—2007年我国音乐数据库研究成果的发文量较少;2008—2014年发文量明显增加,2014年首次突破个位数达到16篇,笔者分析是由于2009年天津音乐学院召开了第五届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为音乐艺术院校音乐资源数字化建设与研究搭建了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音乐数据库研究成果的产出;2014—2021年发文量呈平稳波动趋势,详见图1。

图1 我国音乐数据库研究期刊文献发文趋势图

3.2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资源的配置情况。当前,我国音乐数据库的建设研究成果分别有国家级、省市级、高等院校级等不同级别的基金资助,基金项目申报内容以区域音乐资源数字化、代表性乐器及乐器资源数字化以及基于馆藏的数据库建设为主,总发文量为26篇,其中河南省申报的基金资助项目最多,详见表1。

表1 我国音乐数据库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统计

(续表)

3.3 期刊分布

音乐资源数字化工作将音乐文献和资源转换技术紧密相连。音乐数据库建设研究涉及图情领域和音乐领域,因此研究成果多发表在图情领域期刊和音乐领域期刊上。其中,图情领域期刊以《大学图书情报学刊》和《图书馆学刊》刊载的研究文献数量最多(6篇),《河南图书馆学刊》次之(5篇);音乐领域期刊以《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刊载的研究文献数量最多(10篇),究其原因是陕西省申报的基金项目数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音乐数据库学术成果数量的产出,《人民音乐》和《中国音乐》次之(均为7篇),详见图2、下页图3。

图2 图情领域期刊刊载的音乐数据库研究成果统计

图3 音乐领域期刊刊载的音乐数据库研究成果统计

4 音乐数据库建设成果分析

4.1 特色数据库建设

笔者梳理音乐数据库文献中的关键词后发现,音乐数据库研究对特色数据库的关注度最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目的是凸显地域文化和馆藏资源优势,因此音乐特色数据库应成为反映馆藏特色、学科成果以及所在区域音乐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尤其要在音乐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张芼、柴会明对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中106位音乐家的资料数字化建设进行了调研,梳理了天津近代音乐史和天津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概况,在保护传承天津音乐文化的同时,为天津音乐学院的学科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持,凸显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意义与学术价值[4]。

4.2 用户需求与创新服务

随着用户音乐资源需求的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音乐数据库的内容建设也越来越注重基于用户需求进行音乐文献资源整合。以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由于乐谱多以曲集形式出版,师生无法准确快速地检索到曲集中的某一音乐作品,因此该馆针对曲集中的音乐作品重新编制了曲目索引,这样既有利于丰富馆藏建设、提升馆藏文献流通率,又便于检索、满足师生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此外,该馆申报的《带钢琴伴奏谱声乐教学曲目数据库研究与开发》课题也是基于用户需求进行的音乐文献创新服务,对音乐数据库的内容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3 平台管理与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音乐数据库除注重内容建设外,对平台管理和数据库结构体系建设也非常重视。例如,在数据库检索方式建设方面,中国音乐大典数据库注重完善检索方式,设立了一站式检索、分类检索、高级检索、关联检索等板块,在完善平台建设的同时增强了不同类型音乐文献之间的关联,提高了检索结果的精确性。在音乐数据库自动标注体系建设方面,中国传统乐器音响数据库提出了三步可行性步骤:一是确定标注内容。二是挑选音乐素养较高的标注人员建立人工标注标准,而后利用机器学习音频特征与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三是在上述基础上输入未标注的音频查看系统自动标注结果,如果存在错误就由人工予以纠正[5]。随着音乐数据库数据量的增加,规范自动标注标准、提高检索结果精确性成为音乐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音乐数据库的规范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音乐院校图书馆要在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体系建设,通过细化描述、信息挖掘等手段将音乐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和全景式把握,在创造性转化中更好地助力音乐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成果产出,使音乐院校图书馆在文化数字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