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新红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 焦作 454000)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既传统又新鲜的一个服务项目。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图书馆很早就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多样化的专利信息服务和版权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也早在国家专利制度实施之前就为用户提供专利文献服务。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展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多元化的专利信息服务实践和理论探索,积极融入国家社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公共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和高校“双一流”建设驱动背景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和责任,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面临许多新挑战,如何突破现实困境、实现服务创新、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共有27个省市的80所高校图书馆先后被授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具有教育部科技查新资质的有77所,其中科技强省、经济强省和教育强省被授牌的较多,中西部省份被授牌的偏少,地域分布极度不平衡。据统计,在我国具有科技查新能力的147所高校图书馆中,能够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不同层次专利信息服务的占41%,但大多数服务项目仅局限于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信息咨询、专利查新等,针对专利导航、专利预警、专利价值评估及专利申请与代理的服务较少,商标信息服务、版权信息服务及法律服务业务更少,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授牌的80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多是集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全国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等多个牌子于一身,服务基础和主体主要是科技查新团队,一套人马服务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牌子。由于每个牌子都担负着不同的职责,工作体系与具体要求、服务对象与内容也不尽相同,一套人马多个牌子无疑会增加服务中心的业务负担,尤其是科技查新工作,具有明显的数量大、阶段性和周期性强特征,势必影响其他业务的正常开展。在人员方面,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高校图书馆共有2,200人取得教育部科技查新资质,但从事专利信息服务工作三年以上的只有156人,专利代理人仅有45人,团队力量和人员结构亟待加强与优化。
当前,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发布的相关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制度、日常工作管理办法或工作原则、保密制度、培训制度、公章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守则以及考核与监督制度等。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分别从学校层面和服务中心层面出台了全链条制度体系、专利信息服务工作流程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办法。
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常用的专利数据库有免费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免费数据库主要是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官方专利数据库,如中国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检索数据库。官方免费数据库的优点是信息权威、更新及时,缺点是数据清洗工作量大、检索效率低、分析功能有限。国内商业数据库有CNKI、万方、智慧芽、壹专利、大为等专利数据库,国外专利数据库主要是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Innography专利检索与分析数据库。国内商业数据库虽然底层数据丰富,但检索字段标准化程度低、分析功能雷同、图视化功能不强;国外数据库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由于国内外专利制度不同因而不太契合我国国情。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前必须搞清楚自身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对内要主动深入,密切结合学校实际,讲优势,办好特色;对外要主动结合,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校内,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要主动,在科技查新和学科服务基础上主动深入,对服务涉及的专利查新、专利申请、专利分析报告等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主动干预和提前准备,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嵌入学科服务以及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的全过程;协助科研人员有效控制数据精度,开展文献的精准判定与标引,为学校重大课题研究进行知识产权把关与预警;主动结合学校年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基于专利数据对候选对象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选出潜在研究人员及分析报告供学校职能部门参考。对于校外,高校图书馆要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产业需求,开拓创新,积极融入并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有所作为。例如,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和团队力量在专利咨询、专利查新、专利布局与预警方面有所作为,在专利代理、专利诉讼方面量力而行,而在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评议等方面可以不为。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建设需自上而下从国家、学校和图书馆三个层面建章立制。在国家层面,《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专利导航指南》等一系列国家标准与规范的颁布和实施,为高校及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发活动、知识产权管理和人才管理等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在学校层面,高校既要及时制定与国家标准和规范相衔接的业务规范细化规定,又要促进学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科研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协同创新,上下联动,形成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运营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和联动制度,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供支持;在图书馆层面,高校图书馆要制定并完善与国家标准和规范相呼应、与学校相关规定相衔接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业务流程和规范等,如: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办法、保密制度、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分析报告规范、绩效考核制度、人才培养和激励办法等,最大限度保障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信息资源总体来说数据多、分析功能弱;中文多、外文少;免费专利数据库多、商业性数据库少;原始专利数据多、人工加工标准化数据少。此外,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有率小,且分析功能较弱亟待加强,而国外数据库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大有垄断知识产权信息产品市场之势。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中应注重专利信息资源的顶层设计,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平台协作模式。此外,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涉及科研管理、知识产权运营、科研创新等,因而人才成为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关键,图书馆必须进行整体规划,对外吸纳高层次专业人才, 完善人才结构;对内加强馆员学习和培训,鼓励馆员积极参加相关会议进行业务交流,稳定科技查新队伍,重点培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门人才。
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应立足现实,走特色发展之路。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江苏大学图书馆等开设了与专利情报、知识产权等相关的课程,并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重庆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团队能够提供全流程科研管理服务和专利导航等高层次服务内容;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培养专利代理人,开设“专利申请实务”特色选修课程等;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除每年坚持举办大学生科技文献检索技能大赛外,还组织大学生参加Incopat公司的高校精英挑战赛和智慧芽公司的“智慧芽杯”院校专利分析大赛,以提升他们的知识产权信息素养。
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和实施以来,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知识产权专业力量不足、服务形式和内容单一等问题。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只有与学校发展战略、学科优势以及自身服务能力相结合,立足于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精准化需求,科学定位,服务规范,做好顶层规划与设计,加强人才队伍和信息资源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才能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