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 维
(长沙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00)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根据学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创新服务方式,助力学科建设,是其在新环境下作出的积极应对。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图书馆就开始探讨面向学科建设的学科服务模式,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以清华大学1998年创立学科馆员制度为重要标志。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师范院校以培养教育从业人员为主,在高等教育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2017年9月,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师范院校图书馆如何发挥优势和特长,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如何建立完善的学科服务制度,提高服务成效,是笔者调查的出发点和关注的主要内容。
笔者以首批公布的10所“双一流”师范院校为调查对象,通过逐一访问10所“双一流”师范院校的图书馆网站,结合文献调查法、资料调查法,从学科服务基本情况、学科服务对象、学科服务方式、学科服务内容、学科服务效果与评价五个维度对10所“双一流”师范院校的学科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供其他师范院校图书馆参考和借鉴。调查时间为2021年11月至12月。
笔者调查发现,我国最早开展学科服务的师范院校图书馆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和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始于2003年。目前,10所“双一流”师范院校都已经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学科服务。从下页表1可知,有9所师范院校图书馆在图书馆主页设置了一级链接,并以学科服务、学科支持、学科与决策服务或学科馆员命名。其中,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3所院校的图书馆成立了专门的学科服务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5所院校的图书馆根据学科属性或院系需求成立了学科服务团队。这些情况说明“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虽然已认识到学科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学科服务制度和服务团队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这些师范院校图书馆都没有面向学校的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设置学科馆员,无法为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表1 “双一流”师范院校学科服务开展基本情况
笔者调查发现,10所“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对象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教学学院,涵盖学校的所有教学单位。二是教辅科研机构,如图书馆、档案馆、研究中心、研究院所等。三是行政职能部门,如党政机关、人事部门等。其中,10所师范院校图书馆都面向教学学院开展了学科服务,所占比重高达100%;有6所师范院校图书馆面向教辅科研机构开展了学科服务,所占比重为60%;仅有2所师范院校图书馆面向行政职能部门提供了学科服务,所占比重为20%。总的来说,“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主要面向教学学院提供学科服务,服务对象相对有限且比较泛化。
目前,我国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提供学科服务联系方式,普及率较高,即在图书馆网站主页提供每一个学科馆员的电话、邮箱账号、办公地址等联系方式,方便读者联系。二是通过学科博客发布信息,开展资源推荐、咨询和知识交流等服务。三是搭建学科服务平台,积累丰富的学科资源,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学科服务。笔者调查发现,10所“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都提供了学科服务联系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开通了学科博客,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3所院校的图书馆搭建了学科服务平台。此外,有4所师范院校图书馆提供了两种学科服务方式,6所师范院校图书馆提供了一种学科服务方式,说明“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提供学科服务的方式较单一。此外,学科博客的内容主要是国内外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常见数据库介绍等,内容单一,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10所“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源支持服务,如资源定期选划、资源荐购、信息推送等,从多个角度为学科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二是信息素养支持服务,通过信息素养培训或嵌入式课程提高服务对象的信息素养。三是科研支持服务,围绕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为有科研需求的科研人员提供论文收录引证、科技查新、学科分析、定题服务等。四是参考咨询服务,借助邮件咨询、在线咨询、实时咨询等方式,提供实时、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内容。从下页表2可以看出,10所“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都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信息素养培训、论文收录引证、科技查新、定题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这些师范院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都是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项目,服务模式较成熟,但面向一流学科、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学科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具体来说,在文献资源支持方面,大部分“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的资源支持服务不够主动,缺乏深度,服务模式单一,资源荐购和信息推送服务缺乏连续性和主题性,没有面向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开展学科资源库、特色数据库建设。在信息素养支持方面,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嵌入式课程服务,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在科研支持方面,科研分析和学科分析较广泛,没有面向一流学科提供有针对性的科研支持,学科服务与科研过程结合得不紧密。
表2 “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
从多个角度对学科服务进行评价,有利于科学评估学科服务开展的质量和实际成效,发现学科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科服务的开展。笔者调查发现,10所“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没有制定有效的反馈机制和评价机制,不能对学科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师范院校图书馆应认识到学科服务的重要性,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利用资源、技术、人才和服务优势,在一流学科的培育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健全的学科服务制度是开展学科服务的基础,因此,师范院校图书馆可成立专门的学科服务部门,加强与学校、学院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获取学校的政策、资金支持,制定健全的学科服务管理制度,整合多方面资源,推动学科服务的高效开展;明确学科馆员的职责和考核机制,围绕学科服务开展的全过程,完善学科服务工作细则、各项服务内容的实施流程,制定科学的反馈评价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有5所师范院校图书馆根据服务对象的学科属性,打造了学科服务组或服务团队。对于没有组建学科服务团队的师范院校图书馆来说,其应认识到学科服务团队模式的优越性,尽快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学科服务团队建设。对于已经组建学科服务团队的师范院校图书馆来说,其应不断优化学科服务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通过引进非学科馆员,如院系联络人、教师等,扩大团队规模,完善学科服务模式;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的学科服务支撑队伍,支持不同学科服务组的工作,加强不同学科服务组的联系,整合资源,组建大学科服务团队。
从用户角度看,目前“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对象分为本科生、研究生和教职工三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师范院校图书馆可进一步细分学科服务对象,根据不同类别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科服务。此外,除为教学学院提供学科服务外,师范院校图书馆还应向教辅科研机构和其他职能部门提供学科服务。从学科角度看,“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模式是一个学科馆员或一个学科团队服务多个学院或多个学科,服务力量和服务学科没有主次之分,这种服务模式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因此,师范院校图书馆可根据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组建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学科服务团队,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精准的学科服务。
目前,“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模式较单一,学科馆员一般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因此,师范院校图书馆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引进商业性的学科服务平台开展个性化的学科服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利用学科博客、豆瓣等第三方免费平台开展学科服务。除提供国内外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常见数据库介绍等服务外,师范院校图书馆可利用学科博客开展学科导航、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成果展示等工作,加强与用户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科服务的连续性和持久性。针对学科服务平台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师范院校图书馆可加大对学科服务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及时更新,规范维护,提高学科服务平台的利用率。
“双一流”师范院校图书馆都开展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学科服务,但大多都是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向一流学科、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学科服务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面向一流学科,构建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学科资源建设体系。调查结果显示,“双一流”师范院校的一流学科大多数是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基础学科,因此,师范院校图书馆可围绕这些学科,积极拓宽资源建设渠道,充分利用开放获取资源及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积累的各类资料数据,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学科资源建设体系,通过学科导航、学科知识平台等方式,为一流学科建设和特色学科建设提供资源支持。二是针对不同用户,开展嵌入式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人的必备技能,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以用户为中心,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具体的教学科研活动中,以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水平。对于本科生,师范院校图书馆可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构建信息需求场景,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和甄别能力;对于研究生,师范院校图书馆可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具体的科研活动中,贯穿选题、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全过程;对于教职工,师范院校图书馆可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信息利用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三是关注教学科研全过程,提供全程式服务。师范院校图书馆可根据学校的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情况,为用户提供资源服务;根据学科研究不同阶段的需求,为用户提供科研计划制订、文献调研与检索、科研工具使用指导、成果出版、数据管理与维护等服务;围绕一流学科开展定题定人服务,安排学科馆员持续关注某一个学科,实时了解相关的教学科研动态,及时反馈给学科负责人和相关教师。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师范院校图书馆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科服务进行评价,建立便捷有效的反馈渠道,从学科馆员自评、专业人员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等角度,围绕学科资源建设、学科服务方式、学科服务内容、学科服务质量等内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保证评价过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师范院校图书馆要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评价结果作为优化学科服务的重要依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