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非遗资源数字化开发建设研究*

时间:2024-05-04

彭文虎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已成为一项国家主导、社会参与的自上而下的社会运动,其关乎文化血脉赓续和民族复兴伟业,体现了我国文化的软实力,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彰显来源。图书馆一直在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对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与传承,探索非遗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图书馆非遗资源建设和传承的新方向。

1 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开发的价值意义

1.1 有利于挖掘非遗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非遗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独创性,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与人文特质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非遗资源既需文献资料记载的静态传承,更需数字化转化的活态传播,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非遗资源更深层次的开发与传播,数字化非遗资源的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载体形式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图书馆利用数字化技术更深入、更广泛地挖掘非遗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对加强其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有利于非遗资源的传承与共享

非遗资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保护与传承介质越来越少,在保护与开发利用冲突下数字化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和传播非遗,可实现对地方人文、经济、政治的深入发掘以及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数字化开发也更有利于非遗资源的共享。信息共享是现代图书馆业务的核心内容,不同地域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能够加快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还能促进地方非遗资源的价值提升。此外,非遗资源数字化可进一步推动开放式传播,如:在非遗资源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图书馆通过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等技术融入文创思维,创设非遗虚拟内容,使公众通过感官语言、视听语言以及可交互语言等更易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

2 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标准化建设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利用方式也随着技术手段与传播路径的更迭在不断演进。但是,当前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化建设体系,非遗资源数字化工作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机制也不完善,不仅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缺乏合作,各自为战,导致非遗资源数字化开发项目重复建设,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的元数据建设标准,致使建成的非遗资源数据库无法有效共享,严重影响了非遗资源的利用,难以达到预期的开发利用和传播效果。

2.2 数字技术应用形式单一

当前,图书馆已建成的非遗资源数据库内容主要以图文、视频、音频为主,形式较为单一,数字化开发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非遗既有自身文化表现形式,同时还蕴含着自身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特性,单一的图文表现形式难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予以呈现,因而也无法有效实现与受众的深入互动,使用户无法真正全面了解非遗的内核之美。因此,如何在非遗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中加强新技术应用,如何多维度展现非遗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特性,引导大众感受基于数字化的非遗之美,是当前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建设亟须思考的重点问题。

2.3 传播推广成效低

一方面,当前一些数字化非遗资源成果受知识产权影响无法实现共享传播,还处于内部馆藏状态,尚未构建主动开放的现代传播形态;另一方面,一些图书馆仅仅是简单地进行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缺乏细化分类,存在“重传承轻传播”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非遗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开发与传播是非遗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核心,非遗资源只有依托活态化的传承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图书馆亟须提升非遗资源数据库的开放程度,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2.4 专业人才缺乏

人才是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有效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图书馆极度缺乏非遗保护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非遗古籍文献修复与数字化建设专业人才。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目前有约12万册古籍文献需要修复,但专业修复人员却只有5名,根本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可以说,人才匮乏是制约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只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专业的非遗资源保护和传承队伍,才能有效提升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水平。

3 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开发建设路径

3.1 打造数字化平台,构建特色非遗资源库

3.1.1 借助非遗保护数字化工程契机,对非遗技艺进行数字化转化。图书馆可基于现有非遗资源,利用三维扫描、数据融合、三维建模等技术对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强非遗资源的数字转化力度,构建专题化、特色化的非遗文献数据库。在非遗资源的保护开发方式中,音视频的录制是主流方式,但音视频传播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扩大音视频的传播范围和有效性,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各类数字化技术建立“云游博物馆”,利用图文声像、动漫、AR、VR、游戏、3D建模等形式呈现精彩的非遗技艺和非遗瑰宝。图书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的非遗资源数据库,对非遗技艺进行完美再现,使社会大众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非遗的魅力,更好地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3.1.2 加强非遗资源收集力度,实现系统化、多元化的非遗保护与传播。为更好开展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图书馆要加强非遗项目的资料搜集力度。例如,安徽省非遗中心和时代新媒体出版社联合打造富媒体电子书《安徽非遗》,对安徽省的非遗项目进行多元化、立体化展示,共收录了包括包公故事、巢湖民歌、利辛面塑、徽菜制作技艺等31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互动游戏于一体,多维度展示了各类非遗项目的历史起源、衍生知识等,通过丰富的形式传播安徽省的非遗之美。

3.2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用户体验

3.2.1 利用数字化技术为非遗资源的传承和传播创造更广阔的舞台。图书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模型数据库,既能够更逼真、更生动地展现非遗原貌,又能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尤其是对濒危非遗项目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科学保护,让更多公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此外,图书馆还可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立体化的非遗宣传推广途径,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具有交互性的非遗虚拟展馆,让非遗文化以更简单、更轻松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加入保护和传承的行列。

3.2.2 积极利用新媒体环境优势主动开展个性化推介。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大众利用频率较高的新媒体平台进行非遗数字信息精准化推送,进一步提升非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为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用户体验的融合发展,图书馆在利用“互联网+”推广非遗资源的同时,还要以丰富用户体验为目标,通过开展传统技艺体验等互动活动与大众进行零距离交流,将精彩的数字化非遗产品送到大众面前,使他们更为真切地感受非遗开发利用的成果。例如,安徽省图书馆开设新安百姓讲堂,以黄梅戏、灵璧石等安徽省非遗项目为宣讲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讲解形式让听众近距离了解和欣赏非遗文化,备受读者欢迎。

3.3 加强馆际协同合作,推动价值共享

非遗资源在我国的保存与传承途径十分广泛,不仅图书馆有非遗资源,博物馆、档案馆、展览馆、史志办、非遗保护中心等都拥有独特的非遗资源。为避免资源遗漏和重复建设,图书馆应秉持开放合作理念,与高校及各文化部门协同合作,联合开发建设非遗资源,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范标准,打造广传播、易搜索、便学习的非遗文化数据库。一方面,图书馆要整合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等文化机构的非遗资源,统一非遗数据库的标准和规范,推动人才、科研、服务、技术、管理的全方位融合渗透,同时注重一手原生资源的搜集和数字化转换工作,将非遗资源进行转换、再现和复原后变成可共享和再生的数字形态,使其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推进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图书馆要通过“非遗+数字产业”的方式与市场、企业构建合作平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非遗产品开发与市场培育。例如,国家图书馆基于非遗馆藏资源开发了甲骨文、芥子园等系列文创产品,备受市场好评;安徽省图书馆深入挖掘非遗的市场价值,以文创产品展现徽工之巧、徽玩之雅、徽茶之香、徽味之美、徽艺之韵,推动安徽省非物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反哺数字化建设。

3.4 打造专业团队,促进合作共赢

非遗资源开发是一项创新型工作,图书馆只有打造一支与其相匹配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激活内生动力,有效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图书馆应依据本馆非遗工作规划目标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及时完善现有的馆员技能培训体系,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非遗资源建设激励奖励制度,调动非遗资源建设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图书馆还要加大合作共享力度,有效扩大非遗资源数据库的影响范围,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非遗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构建共享机制,为非遗资源的采集、开发、传播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如:联合群艺馆、档案馆、高校、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实现合作共赢;邀请非遗传承人入驻图书馆开展非遗宣传和展示,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4 结语

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在传承和发展非遗资源的基础上,大胆探索非遗资源数字化转化和传播的创新路径,为社会公众提供更真实、更丰富的感官体验,使社会公众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非遗文化资源,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