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及协调创新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4-05-04

王荣荣 武海英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联盟;协调创新

摘 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协调创新环境下的角色定位,梳理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协调创新的相关理论,最后结合高校图书馆协调创新实践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7-0060-03

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

1.1 国外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

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a)这一概念最明确的定义来自美国,1997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图书馆联盟可以是任何一个州、地区的合作组织,它可以有效系统地协调地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的资源,其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这些知识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组织机构利益互惠、资源共建共享与互补共存而建立的,是受参与主体共同认可的具有合约性质的图书馆联合体。实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学术期刊的价格就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期刊出版商垄断了学术市场。与此同时,高校用于期刊采访的经费有限,只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构建覆盖全面的馆藏数据库,可以说,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成本增加、竞争激烈、用户需求剧增等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高校图书馆联盟组织。从服务内容上来看,联盟组织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是资源服务。国外高校图书馆联盟采用联合采购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免费收集和共享,目前在国外最常用的方式为JUSTICE,JUSTICE参加全球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项目,旨在促进联盟参与主体共同开展大规模的资源存档工作,维护学术资源的良性发展,充分保障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的供给充足与系统有序,保证资源建设的安全性。二是管理系统。国外高校图书馆联盟主要采用图书情报资源委员会(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简称CLIR)倡议的电子资源管理系统(Electronic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RMS)对资源进行管理,ERMS主要负责从海外资源和数据库中分析筛选并引进信息。ERMS管理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实现了数据业务的标准化,能够对多样语义和来源的数据进行统一标准的处理与储存,减少了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间信息共享的障碍,为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开展合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1.2 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互联网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校图书馆联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具代表性的是京津冀地区的图书馆联盟。京津冀三地具有各自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即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等。这些联盟代表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现状与取得的成就。

1.3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联盟比较

笔者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联盟进行对比后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联盟起步早、优势明显,已经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高效率的运行模式;我国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则因地制宜、功能各异,更加灵活。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平台普及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数字化特征明显加强,配套的设备、技术、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得到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在构建时要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尝试在区域内开展不同类型机构的联盟合作,进一步扩大联盟成员的范围,如:美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即以公立大学图书馆为基础,向私立大学进行扩展,建立了佐治亚图书馆学习在线(Georgia Library Learning Online,簡称GALILEO)。高校图书馆联盟只有在构建之初立足长远利益,制订多方合作的规划方案,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特征,组织丰富多样的联盟模式,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2 高校图书馆在协调创新环境下的角色定位

2.1 高校图书馆是协调创新主导力的强化者

在协调创新发展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企业都是基本主体,其中,高校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科学人才,可以说是人才的摇篮,也是知识创新最重要的内在推动力,同时,高校图书馆具备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强大的人才团队资源,常被认为是政府决策的智库,因此,高校图书馆是协调创新主导力的强化者。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提高创新能力。总之,知识协调创新发展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资源支持,高校图书馆的专业性、科学性决定了其在协调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

2.2 协调创新中各主体间的整合者

正如前文所述,协调创新体系中既包括高校图书馆,又包括政府、企业等多种类型的主体机构,各主体需要围绕地方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开展多样化、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承担着资源整合的职责,负责统筹协调资源的配置。资源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而且加强了各主体间在技术方面的交流。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中心与服务中心,被认为是最新信息的中转站和储存场所,因此其有能力在宏观层面指导协调创新主体的资源交流行为。

2.3 协调创新中信息资源和服务的提供者

在形成高校图书馆联盟之前,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本校师生,在形成高校图书馆联盟组织后,各高校图书馆在发挥自身特色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图书馆的资源亮点,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培养出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拥有专业的图书情报理论知识,又兼具计算机素养,能够为协调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查新、市场信息调研、市场竞争情报等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3 高校图书馆协调创新理论的特征

3.1 多元化特征

Veronica Serrano及Thomas Fischer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具有主动化、深层次的特点。从服务流程来看,高校图书馆为师生读者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嵌入式的,作用于其科研、学习、创新的方方面面。随着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协调创新探索的深度日益加强,图书馆的协调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以我国高校图书馆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基于学科中心形成了以“文学艺术”类资源为中心的协调布局,同时加强与地方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并涵盖相关出版行业、考古行业的单位。从理论层面来看,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以学科资源为协调创新的立足点,又可以以主体利益为协调创新机制形成的基础,还可以以行业联盟为协调创新的纽带。总之,国内外相关研究都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协调创新理论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2 数字化特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时代已然来临,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也是大势所趋。在数字化构建方面,国内高校图书馆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体现在纸质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自身数据库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同样,国外高校图书馆近年来也加大了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从2013年开始,新西兰、美国、英国等国的高校图书馆不约而同地发布了中长期战略规划,强调了加快数字化资源的构建步伐,如《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2013—2015年战略规划——重构未来图书馆》明确提出建设图书馆联盟,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3.3 服务群体定位的不明确性

201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了《大学图书馆的未来:2012年冬季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2011年度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情况。该《报告》指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在不断加强,服务群体不再局限于本校师生,而是向公众逐步开放。同年,美国大学领导理事会教育咨询委员会也发布了一篇报告,名为《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属性。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也显示出了向社会开放的特点,这些都带来了服务群体的不确定性。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发挥协调创新作用的同时,还要关注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关注不同背景、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读者的心理活动,避免知识协调创新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出现脱节。

4 高校图书馆协调创新实践

4.1 寻求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在协调创新环境中,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构建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要明确服务目标,成立协调工作组,保证联盟成员的统一管理,必要时还可以建立专家组以强化图书馆联盟服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健全的组织机构可以使高校图书馆联盟在协调环境中发挥最大作用;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建设标准有助于减少技术壁垒,保证图书馆联盟服务项目的进度与质量。

4.2 遵循平等互惠原则,完善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需要协调联盟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即在遵循平等互惠原则的基础上划分清楚各主体的职责与权利,避免出现责任混淆、职能不明的混乱情况。一般来说,良好的利益平衡机制才能保证图书馆联盟内部的长久稳定,进而在协调创新环境中有条不紊地发挥团体作用,因此,联盟在建立初期就要保障每一个联盟成员权利的平等。总之,只有遵循平等互惠原则,高校图书馆联盟才能进一步完善信息共建共享机制,打造互补互通的信息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JALIS)的成功经验:协调创新服务被分派到图书馆联盟后,联盟内成员再进行任务分配,如能够达到标准,则可上升为重点资助项目;如成效不明显,则进行整改;如验收不合格,则不再拨付经费。

4.3 构建联盟特色门户整合平台,做好共享服務工作

为了有效发挥高校图书馆联盟在协调创新环境中的作用,图书馆联盟应建立集成式平台,减少其他机构检索和资源获取的难度。具体来说,联盟可以搜集成员图书馆的元数据并根据数据挖掘与整合规则重新建立特色资源库,实现资源数据的集中揭示。构建联盟特色门户整合平台有利于更好地促进资源共享,实现即时数字资源传递。如JALIS就建立了特色资源整合平台,将27个本省高校特色资源数据库整合起来,树立了江浙沪高校图书馆联盟品牌形象,实现了特色资源的共建与推广。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联盟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可以助力社会的协调创新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有能力为科研创新、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联盟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其信息交流中心、人才储备中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葵波.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特色数据库共建共享研究[J].情报探索,2018(11):112-116.

[2] 张曼,菅利荣.高校图书馆联盟协调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图书馆,2018(10):60-63,70.

[3] 刘青,高波.日本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营销策略应用:以JUSTICE为例[J].图书馆,2017(6):84-90.

[4] 黄素君.国内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及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4):31-34.

[5] 李志芳.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比分析:基于国外iSchool联盟和国内“985”高校图书馆的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7(11):71-79.

(编校:周雪芹)

收稿日期:2020-06-20

作者简介:王荣荣(1970—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编辑部馆员;武海英(1968— ),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教授。

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一体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B15JY09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