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家图书馆舆情监测工作浅析

时间:2024-05-04

黄静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日益兴起,网络舆情事件发生频率大幅增加,影响程度日益加深,进一步加剧了舆情失控的风险,舆情监测工作日益重要。及时了解舆情事件的影响范围、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掌握舆情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关键的。文章对舆情的定义、表现途径、传播方式、国家图书馆的舆情监测工作进行了探析,力求做到查漏补缺,推动国家图书馆舆情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

关键词:舆情定义;表现途径;传播差异性;国家图书馆;舆情监测

中图分类号:G2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3-0077-03

1 舆情的定义

近年来,舆情信息的相关研究受到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重视。关于舆情的定义有多种角度的诠释,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笔者将舆情定义概括如下: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社会个体对社会某个特定群体产生和持有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态度,是较多社会个体关于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的总和。

关于舆情及应对舆情失误导致严重后果的记载古已有之。语出《国语·周语上》的“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较早关于舆情的记载,故事梗概如下:公元前845年,周厉王当政,为人暴虐,国人苦不堪言,国都有人公开指责。大臣召公将相关情况向周厉王汇报后,周厉王不仅没有自我反思,反而以刑杀相威胁,还用强制手段压制国人对他的批评,导致国人见面不敢说话而以目光相互问候。三年后,深受其害的国人不堪忍受,自发地组织起来攻入王宫,驱逐了周厉王,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

另外,据文献考证,目前能够查找的最早使用“舆情”这一词语的文献是《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记载了唐昭宗李晔在乾宁四年(897)的一封诏书:“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这是“舆情”作为一个词语首次出现。

2 舆情的表现途径

根据传播载体不同,舆情的表现途径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舆情传播载体。另一类是网络舆情传播载体。传统舆情传播载体主要以报纸、期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主,而网络舆情则主要依托电脑、手机等网络系统平台进行传播。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主要有:一是网络论坛(BBS)。即“电子公告板”,是民众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空间。网民可在网络论坛上发表一个主题,大家一起探讨。二是跟帖。网民针对主帖的内容进行回复,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与看法。三是博客和个人网站。通常是个人管理、不定期更新文章的网站,用来分享个人感悟。四是微博。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实时分享简短信息的网络平台,内容通常在140个字符内。五是QQ、微信。即通过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的免费应用程序。六是网民留言。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直接体现,其传播载体具有表达快捷、信息丰富、方式灵活、互动性强等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还将进一步增多。

3 网络舆情传播与传统舆情传播的差异性

3.1 传播方式的差异性

传统社会舆情主要通过报纸、期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其传播主体通常具备公开化、明确化等特点。而网络舆情主要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系统进行传播,网络传播的可匿名性特征使网络传播具有隐蔽性。

3.2 传播速度的差异性

报纸、期刊、电视等传统媒介通常不具备即时性,因而传统社会舆情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而通过网络传播的社会舆情基本上可实现实时的生成和传播,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传播迅疾性,这是传统舆情传播无法比拟的。同时,随着3G、4G通信网络的普及,社会公众通过手机即可在各种场所快速阅读感兴趣的新闻、微博等,用户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兴趣、偏好等提取图片、文字等进行传播,传播速度更加迅速。

3.3 影响力的差异性

传统传播媒介的舆情信息传播往往具有地域和时空的局限性,社会舆情的影响力也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其影响只能在特定范围内起作用。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舆情传播的地域和时空局限被完全打破,使网络舆情能在短时间内传播至世界的任何角落,同时,用户在传播过程中可以表达个人意见,左右公众对舆情事件的判断,影响较广。

3.4 社会责任关系的差异性

传统社会舆情传播主体的明确性使民众的社会舆论及其传播行为受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制,不良诉求能够得到有效制约。而网络传播的可匿名性特征使传播者不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可能,这就为持有各种不良诉求的人提供了传播工具,为人为制造网络舆情提供了条件。有些人出于某种利益,蓄意制造恶意言论,以求获得高度关注,达到提高个人知名度或牟取钱财的目的。例如,2017年2月发生的“塑料紫菜”事件,王某食用某公司生产的紫菜后,自我猜想紫菜为塑料所做,在没有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录制“紫菜是塑料做的”视频并发布朋友圈,随后敲诈被害公司5.3万元。可见,网络舆情相对于传统舆情而言,具有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因此,目前的舆情监测主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辅助判断事件的发展趋势。

4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分析

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宏富,开展舆情监测服务的时间较长,笔者结合国家图书馆的实际,简要分析了舆情监测工作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4.1 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需要明确监测源

报纸、微博、論坛、网页新闻、微信这五大监测源可以较为全面地覆盖舆情的发展范围,国家图书馆一般将其作为基准监测源。此外,国家图书馆还利用慧科中文报纸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在第一时间收集当日出版报纸的全文,增加了舆情监测的信息来源。同时,TRS大数据舆情分析平台、百度新闻、Factiva数据库、慧眼舆情监测平台、搜狗微信搜索等检索工具的组合使用,能有效扩大舆情监测的范围。

4.2 在舆情监测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源的收录范围

在舆情监测过程中,国家图书馆一定要明确各个监测源的收录范围,避免出现漏检的情况。例如,个别网站并未被任何数据库和百度新闻、搜狗新闻等设置为收录源,同时收录源中的所有网站并未对这个网站的相关内容进行转载,通过数据库、百度新闻、搜狗新闻等进行检索后,检索结果并不包含这一网站发布的内容,该条舆情信息将被漏检。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图书馆特增加了逆检索环节,除在收录源中手动添加遗漏网站外,还主动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在舆情监测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利用事件关键词进行手动检索。

4.3 开展舆情监测工作需要加强思想认识

舆情监测工作意义重大,相关监测人员要加强思想认识,提升舆情监测的工作质量。首先,要体会用户心理,力求事无巨细。用户所处情境、思考角度与监测人员不同,他们往往希望舆情收录内容越全面越好,即使是借用其场所举办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也要收录。因此,在舆情监测过程中分析人员要尽量体会用户心理,尽可能地保证内容全面,将出现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用户。其次,在细节上严格要求,力求精益求精。舆情专报往往在第一时间被报送给用户单位的相关领导,因此,国家图书馆要在细节上严格把控,如格式、统计表制作等,力求零错误,让用户体会到分析人员的敬业与用心,减少用户的二次劳动,赢得用户的认可。

5 国家图书馆舆情监测体系构建

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拥有众多资源。截至2016年年底,馆藏总量为36,459,962册/件,外购数据库共253个(其中中文数据库126个、外文数据库127个)。为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构建高水平舆情监测体系,国家图书馆重点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5.1 升级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目前,市场上舆情监测系统众多,利用这些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对与用户相关的舆情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最终以预警、舆情报告、舆情建议等形式为用户提供舆情服务。舆情监测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舆情报告的质量,而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进行舆情研究和服务的必备工具,因此对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进行及时升级换代十分必要。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图书馆需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指标:一是监测范围,要能够实现对媒体、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数据的全面抓取和记录。二是存储空间,要拥有具备海量存储能力的大数据平台,以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快速读取和分析。三是挖掘技术,能从海量数据中快速识别有价值的数据,并深入探索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四是分析能力,需要自动分析网上言论包含的意见倾向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揭示舆情发展趋势,跟踪舆情走势。五是安全性能,要保护用户的检索内容及结果,保障数据安全,防止信息外泄。

5.2 建立专业的舆情分析人才队伍

目前,国家图书馆舆情分析人员已具备较强的信息鉴别力、提取力和控制力,但在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国家图书馆需要注重提高分析人员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素养:一是人文素养,包括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以及对热点事件的敏感度、对社会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等。二是专业知识,通过讲座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哲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舆情分析人才。三是技术能力,一方面需要分析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另一方面通过资深分析人员传授经验。四是职业素养,这部分素养(价值观、判断力等)较为抽象,需分析人员通过学习等方式慢慢加强。这四种能力素养关系到舆情分析人员的监测能力,直接决定了舆情监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国家图书馆应制订综合培养计划,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高水平的舆情分析人才队伍。

5.3 健全舆情监测工作制度

健全舆情监测工作的相关制度,促进舆情监测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是提升舆情监测质量的关键环节。具体来说,国家图书馆应梳理舆情监测工作的既往得失,明确落实各项责任,制定舆情监测的相关制度,力求覆盖舆情监测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障碍。同时,国家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完善舆情监测保密机制,加强保密教育,提高分析人员的保密意识,保证用户监测结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 结语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探索性的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对互联网舆情进行采集、监测、分析和预警,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参考,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舆情从业人员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从行动上加强落实,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保障舆情监测工作有序进行。国家图书馆作为业界引领者,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升级舆情监测系统,加强服务创新,提升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时效性,优化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推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英月.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45-47.

[2] 崔丽.大数据视域下图书馆舆情信息服务的挑战和机遇[J].晋图学刊,2015(5):20-24.

[3] 王琳.国家图书馆政务舆情服务浅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8):152-154.

[4] 梁靖.国家图书馆“两会”舆情信息服务探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2):20-23.

[5] 李晓娟.基于网络媒体的社会舆情监测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31):169-170.

[6] 李庆林,张超,吴芳菲.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研究[J].编辑之友,2014(11):47-53.

[7] 李昌祖,张洪生.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9):139-140.

[8] 王青,成颖,巢乃鹏.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4):54-57.

[9] 金毅,许鸿艳.大数据时代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1):78-83.

[10] 戴维民,刘轶.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4(1):24-29.

[11] 彭知辉.政府视域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及反思[J].情报杂志,2014(9):93-99.

[12] 曾润喜,王晨曦,陳强.网络舆情传播阶段与模型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4(5):119-124.

[13] 张旭,薛玉玲.2004—2013年国内图情领域网络舆情研究综述[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8):15-18.

[14] 陶晶雯.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纵深化发展探究:以广州大学与广州市社工委合作开展舆情工作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123-128.

(编校:孙新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