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文化精准扶贫及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优势,具体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步骤,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10-0010-0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表现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在精准扶贫链条上,文化精准扶贫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我国扶贫战略的重要转型。
1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2015年12月,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强调目前我国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并做出了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1]。随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及中宣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启动了文化服务示范工程,明确要求每个贫困地区乡镇都应遵照相应的文化服务标准来建设配套设施。公共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在贫困地区开展公益性图书事业,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读书场所,加大力度建设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2]。近年来,社区图书馆、农民工图书馆、农家书屋以及盲人图书馆在政府及公共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起来,精准文化扶贫收到显著成效。笔者对多家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1扶贫区域的匹配问题
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等多重原因,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长期存在较大差别,致使我国贫困文化滋生的环境具有多样性,因此,我国贫困文化也就有了农村贫困文化和城市贫困文化、区域性贫困文化和个体性贫困文化等多种类型。现阶段,贫困文化的主体主要是处于贫困状态的贫困者,也包括一部分脱贫致富人员,所以,贫困文化所处区域也包括经济富裕地区。文化贫困既有绝对形态,也有相对形态。绝对文化贫困是指人们对文化的占有量严重匮乏,不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文化生活;相对文化贫困是指一定社会的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文化对社会的协调和制约功能弱化或丧失。但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扶贫还未实现帮扶区域和贫困区域的科学匹配。
1.2扶贫层次的识别问题
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文化扶贫方式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重点。例如,在文化扶贫过程中,针对那些缺少基本文化设施的贫困地区,应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和服务的输入。然而,现阶段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存在方法相对单一、资金短缺等现象,如果文化扶贫还局限于送书上门等传统的扶贫方法,就会造成扶贫效果不明显。一些贫困地区虽然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了大量先进设备设施,但是后续的指导培训工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使扶贫工作无法落到实处[3]。另外,贫困地区复杂的区域环境、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落后的制度体系也制约着贫困地区民众的文化需求及公共图书馆对其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的顺利供给。
1.3实施机构的选择问题
目前,国家颁布的《“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中,虽然对文化扶贫工作的实施机构及管理单位做出明确的规定,且将权力下放到各省,由各省自行组织开展。但是,文化扶贫工作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管理较为分散,扶贫资金多头审批,实施机构各自为政等问题,从而引发文化扶贫资金使用不当、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严重问题。
1.4反馈机制的缺失
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致使扶贫工作出现问题时难以得到有效反馈,缺少问责机制。一些贫困地区的政府由于急于创造政绩,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贫困地区经济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使得公共图书馆与政府联合推进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导致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效果无法评估,更不能为以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经验。例如,公共图书馆赠送书刊的流程管理不严格,赠送的书刊类型较为单一,数量较少且较为零散,利用率普遍较低等。由于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反馈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也就无法科学评估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效果,必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步骤
2.1开展文化扶贫调研工作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除需要对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文化设施和区域环境进行充分调研外,还需要对贫困人员的信息需求和心理状况、贫困原因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等因素进行实地调研,掌握实际需求。在调查方法上,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应成立调查组深入贫困人口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知识需求,从而使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调查组成员可向当地的县、乡政府寻求帮助,充分征求当地工作人员的意见,了解贫困人员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公共图书馆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文化精准扶贫计划,确定贫困人员阅读服务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积累经验。另外,公共图书馆也可根据调研结果及贫困人员所在地的对应地理位置,绘制贫困地区及贫困户图表,图书馆依据贫困人员的地理空间分布情况,做好文化扶贫工作[4]。
2.2确定扶贫对象
唐佐琴:公共图书馆推进文化精准扶贫策略研究自2016年***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连片特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层面先后启动实施了特贫片區区域协同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此,公共图书馆要同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并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扶贫标准和扶贫对象,依据贫困人员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及信息需求等对扶贫受众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升扶贫工作效率,避免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
2.3丰富的馆藏资源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资源往往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收藏的中外文图书、报刊、电子期刊、多媒体光盘、音像资料等都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息息相关,与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所需的文化产品及文化资源相匹配。公共图书馆不仅收藏有数量多、门类全的各种纸质图书和报刊资料,还收藏有丰富的电子资源、网络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等,这些资源对于那些渴望知识、渴望信息的贫困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知识财富。罗铿认为,公共图书馆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贫困人员提供馆际互借、共建共享资源服务,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文化产品及文化资源的有效输出[5]。
3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
3.1分析构建要素
3.1.1主体要素。2015年12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文化部、中宣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启动了文化服务示范工程,该项目有省文联和省体育局、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和省委宣传部等多个管理主体。2016年6月,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全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会议要求各省市都要积极将中央文化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对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组织安排,并以县为单位,制定文化扶贫的具体措施[6]。
3.1.2文化扶贫的具体内容。具体体现在:①开展意识培训。长期以来,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通信设施落后,信息不畅且政治、经济、文化极其落后,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贫困人群中只有少部分人具有阅读能力,有接纳新知识、新思想的愿望,大部分贫困人员由于受某种风气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缺失,没有脱贫的目标和方向。公共图书馆要想确保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针对贫困人员开展脱贫意识培训,转变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让其主动配合脱贫。②开展精准培训。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施教者,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不同贫困地区人员不同的实际需求尽力做到精准施教。基层公共图书馆可以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也可以开展家政服务技能、计算机技能、安全保卫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就业率,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任务。③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宣传教育活动。“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是多年扶贫工作的经验。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工作就是将教育放在首位,让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先富有起来,在尊重贫困地区人民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图书馆开展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的是以民主、富强、文明、自由、和谐、平等、公正、爱国、法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丰富他们的思想,增加其智慧。④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基层公共图书馆馆藏的图书绝大多数都通俗易懂,而且适合贫困地区人民的种类较多,许多与现代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型图书都十分适合贫困人民。例如,畜牧水产养殖技术、科学种田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林果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等。基层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所拥有的馆藏资源优势,依据贫困地区人民的实际需求,开展定期更换图书及新书配送等送书下乡活动。此外,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扶贫工作时,还应适当关注当地的艺术文化和民间习俗、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等,使文化的差异性及多样性得到保护[7]。
3.1.3方式要素。具体体现在:①门户共享平台要素。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化扶贫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同贫困地区的政府、地方组织机构建立信息数据的传递与共享保障机制,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资源、服务不匹配。对此,公共图书馆应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时获取贫困地区的有关指标数据,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扶贫战略,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②项目要素。公共图书馆在确定扶贫项目时,通常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成本效益三方面入手,根据贫困地区文化资源现状选择扶贫路径,如果贫困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图书馆就需帮助贫困地区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如果贫困地区缺少文化资源,图书馆就需从贫困人员的切实需求出发,输入新的文化资源。③建设信息基础要素。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此情况下,很多贫困地区的人们已拥有手机及电脑,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另外,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信网络、互联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三网融合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信息资源的传输提供了平台。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强化数字化建设,完善扶贫信息资源库,采用个性化服务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推送给广大的贫困人员。④机构合作。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仅仅依靠公共图书馆、政府及地方组织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公共图书馆需要与当地的企业、民间公益组织、档案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等机构积极开展合作,全面推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3.2扶贫模式的选择
公共图书馆要以“靶向协同”为原则,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提升贫困民众的文化素养。“靶向”是指公共图书馆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的调研,确保扶贫工作能准确覆盖到急需帮扶的贫困人员,增强文化精准扶贫资源的实效。“协同”是指公共图书馆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生活环境和资源条件,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律,确保文化扶贫工作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就应将旅游扶贫和经济扶贫、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等协同效应充分地发挥出来,从多个方面将文化资源输送给贫困民众及贫困地区,给民众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化精准扶贫时,应遵循“地区对口”“资源对口”“技术人才对口”等模式,采用一对一的帮扶方式,让富裕地区全面带动贫困地区[8]。
3.3建立文化精准扶贫反馈与评估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建立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完善文化精准扶贫管理机制,与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地方组织保持信息沟通,实时跟踪扶贫工作的进展和贫困人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扶贫方案,不断优化财力、物力及人力资源配置,确保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员更加科学、有效地配置精准文化扶贫资源。
4結语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助力精准扶贫项目,是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应尽的责任。公共图书馆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不仅提高了贫困地区人民的思想觉悟,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还加快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尧.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5):38-42.
[2]詹景海.精准扶贫视角下图书馆文化扶贫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1):33-37.
[3]姚慧君,刘玉婷,温盛勇.精准扶贫视阈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创新路径探究[J].数字化用户,2017(11):45-46.
[4]曾力,段萍.文化精准扶贫的内涵及路径创新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17(1):67-70.
[5]罗铿.高校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创新服务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7(5):3-7.
[6]吴起立.高校图书馆农村文化精准扶贫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3):101.
[7]龚菲,王尧.精准扶贫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以吉首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6(5):39-41.
[8]越光.浅谈公共图书馆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以六盘水市图书馆一个扶贫点为例[J].贵图学苑,2016(3):28-30.
(编校:马怀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