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本图书馆社会形象理论的创新之作

时间:2024-05-04

孔德超

摘 要:文章肯定了《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与发展》一书出版的意义,分析了该书在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并对其特点予以归纳,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2-0002-03

在当今这个重视“实际”、强调“应用”、尊崇“技术”的时代,学术研究,尤其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学术研究,枯燥而艰难,在学术界常常是费力不讨好的,在图书情报学界也同样如此。于是我们看到,各种打着“信息”“网络”“数据”“智能”旗号的文章和论著蜂拥而出、铺天盖地,各种应用性研究成果大行其道、充斥其间。反观比较纯粹的理论研究,因为无法快速成文,难以获得可观的“收益”,需要坐冷板凳,从而越来越陷入“式微”的尴尬境地,甚至几年都难得一见一本像样的、有较高理论功底和学术水平的著作面市。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欣喜地看到由周九常等人撰写、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与发展》问世了,展读此书,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不难发现其中的精彩。夸张一点儿说,它给当下沉闷的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增添了一抹亮色。

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问题(主要指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是一个涉及图书馆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的研究课题,不是一个小问题,更不是一个人“闭门思考三五日,伏案动笔一两篇”就可以解决的。作者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资助计划的支持下,组成研究团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历经四年有余,终成此书。

综观全书,其理论建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理解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概念、構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由十一个因素组成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模型。二是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社会形象定位——以知识存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殿堂。三是在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模型和整体社会形象定位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四是以社会角色为切入点,分析了其与图书馆社会形象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图书馆的社会形象演变的规律。五是从贴心服务(构建了价值导向型贴心服务模型)、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塑造的新举措,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一条有别于前人、他人的思路和方法。六是系统提出了“最美图书馆”的评选标准和原则,并据此推举出国内18个最美图书馆。

归纳起来,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 为图书馆社会形象塑造、建设和管理筑牢理论基础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是其社会形象管理和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基础性或前提性的问题。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学术界几乎不约而同、无一例外地忽略了这个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图书馆社会形象塑造、社会形象建设的论文数量很多(尤其是关于图书馆社会形象塑造和建设的方法、措施方面的论文数量很多),而直接涉及和面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问题的文献却非常罕见。也就是说,大家多是“直奔主题”而来,研究图书馆如何进行形象塑造,通过哪些办法、措施来改进图书馆的社会形象。而对于其首要问题或基本问题——形象定位问题——却避而不谈,可能是无心之失,或者是力有不逮,造成图书馆社会形象理论研究的先天不足。这是图书馆社会形象理论研究上的一个明显疏漏,或者说是图书馆社会形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就如同建楼房,地基不牢就建起了楼房,楼房自然会出现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书无疑填补了图书馆社会形象的管理和建设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弥补了其中的一个关键薄弱环节(据说这个“空白点”和“薄弱环节”正是促使作者加以思考、展开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一来,该书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原始创新的性质。这种创新的特点在笔者这里也得到了部分印证——经过全面、系统的查询、梳理,不仅国内没有发现主题为“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的专著,而且国外也没有发现同类的著作。此外,把该书放在国内整个图书情报学界2016年所推出的专著群体中,也依然不掩其色,甚至可以说是其中显得比较突出的一种。

2 初步形成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基本框架,建立起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的理论体系

该书通过系统研究,以基本概念(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及其相关概念)和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以及图书馆整体社会形象定位为“头”,以实证研究,即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调查分析(包括面向图书馆工作者的调查分析和面向社会人士的调查分析)和媒体报道中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调查为“尾”;以不同历史阶段的图书馆社会形象为“经”,以不同类型图书馆(主要是儿童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和不同层级图书馆(主要是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地市级图书馆和县级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为“纬”;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为体”,以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塑造方法(主要表现为通过贴心服务和利用新媒体技术)“为用”,纵横交错地展开研究。最后,该书分析了实践中“最美图书馆推选”或“寻找最美图书馆”活动与图书馆社会形象建设的关系,以及此类活动对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塑造造成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全书的“余响”。这样,全书内容中所包含的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就隐然成型了。实事求是地说,这一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具有典型的开拓性和指引性,也就是说,后来的同类研究对它不可跨越,无法忽视。该书构建了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的理论体系,为图书馆社会形象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生长点,拓宽了研究领域,深化了研究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图书馆社会形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动了其进一步完善。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理论创新价值外,该书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说到底,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该书提出了改善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关键举措,假以时日,如果其思想、方法和措施能在图书馆实践中加以贯彻、应用,将使图书馆管理者和馆员可以以更加清醒的思路和稳健的姿态推动图书馆的健康发展,也使图书馆与读者、公众之间的关系更和谐。

3 逻辑性、系统性强

这一特点通过内容的时间顺序(从古到今,从现在到未来)、层级顺序(从顶级到高级再到中级,最后到基层)、重要性顺序(从公办到民办,从国内到国外等)和学理顺序等反映出来。仅就学理顺序而言,按照逻辑关系和逻辑顺序,首先,该书给出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及其相关概念,从而为全书内容建立起必要的概念基础;其次,系统搜集、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而为该书写作的必要性和内容的价值提供了注解和依据;接着,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关键来源;之后,建立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模型,给出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社会形象定位,为后来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奠定基础;再往后,对我国图书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形象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总结,论述了新技术环境和社会需求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的未来发展;随后,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进行了研究;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顺理成章、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改善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策略,即贴心服务和新媒体技术应用,并对国内最美图书馆进行推举和分析。几种不同的逻辑顺序并行不悖,复合一体。在此情况下,全书逻辑思路清晰,逻辑顺序分明,层次结构合理,系统性、逻辑性强。

此外,该书研究视角宽广,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预测学等多个学科,或者说通过多学科交叉,从不同学科侧面来关照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内容的丰富性,也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与严密性。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明,该书是一本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和理论深度的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

同时,该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其理论部分和实证部分二者之间不是无关联地拼凑,不是“水是水,油是油”,不是“两张皮”那样的关系,而是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符合“事实上需要,逻辑上一致”的原则。理论部分是该书的主体,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是其创新之处,实证部分是其辅助、支持的部分,后者对前者有着增光添彩的作用。

当然,在个别地方,该书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般而言,创新有多大,问题就有多大,风险就有多高。该书的创新性显而易见,自然也带来一些可能不成熟或容易带来争议的问题:第一,尽管力图多视角、多主体地研究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但是该书主要还是从“图书馆”或者“图书馆人”的角度,即“本位主义”的视角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就是从“主动”的角度来研究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而较少从读者、公众的“心理接受”或者“感觉印象”角度来进行研究,导致“研究视觉”或“研究立场”上的不平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因为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才是最理想的结果。第二,书中对18个中国最美图书馆的推选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结果可能不符合一些人的心理预期(尤其是让那些层级较高、知名度较响亮、规模较大的图书馆或图书馆的管理者难以接受,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可能早已把自己认定为“最美图书馆”之一了,这样难免会让他们产生心理落差。当然,这种最美图书馆的推选很难让所有的人认同,甚至产生一定的争议。事实上作者在选择中也面临“两难选择”甚至“多难选择”的困境,因为选择标准的客观性、同一性存在不足,不能把高层级图书馆与基层图书馆完全用同一标准衡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多少有些无可奈何的问题。第三,虽涉及个别私立图书馆或民营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但是毕竟“着墨不多”,而随着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私立图书馆和民营图书馆也将越来越多,并且它们也开展免费服务,越来越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从这一点来看,该书的研究似乎对于“未来前景”把握不够。第四,书中有的地方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现象。比如第二章“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研究述评”部分,对国内的研究现状写得比较详细,掌握资料比较全面,所用方法比较“科学”,显得技术性强;但是在写国外的研究现状的时候,可能由于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资料掌握比较少,导致写得比较粗略,而且所用的主要是归纳、分析等“科学性”较差的方法,出現了明显的不对应现象。第五,关于数字的书写或表达,该书有的地方采用阿拉伯数字的形式,有的地方采用汉字书写方式,显得不够统一。此外,在图书馆社会形象调查中,个别“问项”存在不够合理的问题。凡此种种,都有待于他们在后续研究中加以纠正、补充和完善。

(编校:崔 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