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恩格斯“两种生产”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及意义

时间:2024-04-23

王富民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70)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无论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这个主题是不可逾越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发展是和平的目的和结果。我们的发展靠什么,发展为了什么,怎样发展成为我们当今人类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回归到现实实践中去寻找答案。我们的发展最终要靠生产的发展,没有生产的发展,谈其他的问题都是苍白无力的。生产的发展是最为基础的东西,有了最为基础的我们才能有能力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给人类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一、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1]这是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雏形,为恩格斯完整地提出“两种生产”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是在其于1884年所完成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中正式提出来的。恩格斯在1884年第一版序言中阐述到:“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2]13这是恩格斯对“两种生产”理论的论述,可以总结为一种生产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生产是人的生产。因此,正确理解这个理论,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第一,“两种生产”理论应该放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进行理解。人类社会从诞生起,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生产。马克思以生产关系为依据,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5种社会形态。但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在人类社会初期,也就是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有限,没有单个的生产单位出现,而是过着群居的生活。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只有相互协作,才能战胜一切对生存所面临的威胁,才能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恩格斯引用摩尔根的话论述到:“这一生产上的技能,对于人类的优越程度和支配自然的程度具有决定性意义;一切生物之中,只有人类达到了几乎绝对控制食物生产的地步。人类进步的一切大的时代,是跟生活来源扩充的各时代多少直接相符合的。”[2]29人类的进步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的获得就是在自然界获得,而这种获得应该是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如果这种获得的需要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就需要发生变革。

第二,“两种生产”理论应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去理解。恩格斯对摩尔根社会时代的分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生产”理论。恩格斯写到:“现在我们可以把摩尔根的分期概括如下: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做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2]35这是摩尔根对社会的分期及其各分期特点的总结,这种分期是从客观层面来论述的,也是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在不同的时代,特别是史前史时期,所进行的生产是不同的,恩格斯也是肯定这一点的。他在《起源》中论述到:“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尝试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他所提出的分期法,在没有大量增加的资料要求作出改变以前,无疑依旧是有效。”[2]29但这仅是摩尔根对史前史的划分,而对以后没有作出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人们不仅有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还有其他更多的需要。剩余产品的出现,也随之产生了阶级的对立;统治阶级想尽一切办法占有被统治阶级的剩余产品,以达到对更大财富的占有,从而满足个人的欲望;随之诞生了国家。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2]186-187。国家就是生产发展的产物,但随着生产的高度发展,国家也将随之消失。恩格斯在《起源》中论述到:“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接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2]190

而今,国家这个机器还没有消失,但无论那种性质的国家,都需要发展生产,因为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解决人类的繁衍问题。人类的发展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是“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3]。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及时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我国当前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发展相当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种发展是靠大量资源的牺牲、环境的破坏而获得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生产发展。只注重当代人的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的利益的生产发展,会给我们社会的生存和生产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需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但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蛮干。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172-173这表明人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的,两者必须同等对待。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环境的生产,如种庄稼、植树种草、美化环境,还包括国土空间的开发、水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是一种大环境,非小环境。

(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原因及其伟大意义之所在,也是对我国生产发展今后发展方向的指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可见生态环境对人类生产的重要性。没有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的生产是没有意义的生产,是满足个别人或部分集团对财富和欲望的生产,是一种病态的生产,更是一种扭曲了生产本身的生产。生产应该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生产,只有在生态文明的条件下生产,人类社会才会永续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消亡,使人类社会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我们生产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生产条件,人类的生产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下进行,这样的生产才是符合规律的,才能可持续。如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去生产,人类必将遭受自然生态环境的报复。这样的事例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如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灾害的发生绝非偶然,其背后有一种必然,即与人们破坏环境、破坏植被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从灾难中汲取教训,使我们的生产发展走上正道,使我们的生产发展减轻代价,进而达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合理状态。

三、“两种生产”理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5]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最终要回归到经济的发展中去,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才可以谈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否则谈一切都是空谈。我们必须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我们必须走改革开放这一条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放活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至关重要。经济的发展可对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充实的物质基础,使我们不再停留在想的层面,而上升到真正去做的层面,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安居乐业,真正建成小康社会。

(二)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但它确实是出现了。”[6]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和真正的主人,实现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这种状态也是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结果。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7]这是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最好阐释。“两种生产”理论产生于人们认识、利用、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的伟大过程,最终落在了人的全面发展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并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8]。科学发展观把人摆在了首位,因为人是生产发展的关键、是主力军;同时,要求人与自然处理好关系,达到和谐相处。因此,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为只有生态文明了,我们才能比较顺畅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生态的文明,人类永远不会走向全面的发展。

(三)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在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出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中国梦”,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后,我国从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这样,才能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进而实现“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45.

[6] 邓小平.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14.

[8]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

[9]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16.

(责任编辑 张佑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