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

时间:2024-05-04

钟洁萍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韶关 512026)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

钟洁萍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韶关512026)

大数据;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服务

大数据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给图书馆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来促进图书馆资源采集体系的完善,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章从资源建设与服务两方面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1 大数据的定义和发展

专业人士对大数据的简单描述是:它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技术,其数据量是无法运用以往的软件技术和数据库进行处理、操作和储存的。大数据主要是依靠多元化和异构的数据作为基础,随后运用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技术对潜在的、有价值的数据做整合和重复利用,通过利用新挖掘出的新数据为行业提供未来预测和决策的数据支撑,这样就可实现数据的利用最大化、实效化,从而促进社会全方位的发展[1]。当前运用得较多的大数据平台当属Hadoop、MapReduce等。总的来说,大数据包含四个特点,即Volume(大量化)、Variety(多样性)、Velocity(快速化)和Veracity(准确性)。

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利弊

当今图书馆的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已经全面服务于社会,它与社会所有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机构同时连接,与全社会共同参与到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和服务等全过程中,逐渐在社会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这就是对图书馆发展有利的一面。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发展,高校图书馆在储存信息资源上有了一定的规模,信息以几何级的模式增加,未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必然演变成一种大数据。从数据的结构、规模和服务流程等方面来看,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化发展面临着新一轮的优化。高校图书馆涉及的数据分析、查询、修改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信息用户的需求,需要不断加工和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资源[2]。网络的发展使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逐渐下降,这就是不利的一面。因此,如果图书馆运用大数据技术,不仅能节约很大的成本,而且能实现数据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等高效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的全面融合和兼容打下基础。同时,图书馆运用大数据后,还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更加全面高效地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数据资源。

3 建立图书馆大数据电子信息资源的意义

3.1电子信息资源的建立升级了基础设备

当今图书馆在数据储存上的容量越来越大,而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需要依靠硬件设备的支撑,只有采用计算能力强、存储能力大的大数据技术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分析、处理和挖掘等需求[3]。

3.2电子信息资源的建立实现了数据的“2S+1I+1V”

当前图书馆在馆藏信息资源存储架构和硬件设备上均无法满足大数据的需求。尽管各高校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储存方式仍以纸质和数字为主,纸质资料与数字资源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信息重合,数字资源仍然采用结构化存储方式。而大数据的核心和基础就是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为此各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需要转型,并应向非结构化存储架构变化,建立新的信息系统文件,将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模式运用在信息资源的生产、存储及处理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上实现大数据的“2S+1I+1V”,即系统化、标准化及信息化和多样化。除了上述结构转型之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建设也应从种类、形式及信息载体等方面同步转型和变化,真正实现馆藏资源的多样化。在现有的信息资源下,充分利用不同的数据挖掘技术如聚类、回归及特征分析等,将现有馆藏资源的数据信息潜藏的数据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从而能对新挖掘出的信息数据做二次开发或是其他必要的关联及整合处理。只有将不同结构的信息数据充分联系起来,才能将信息资源应有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4]。

3.3电子信息资源的建立需以用户的需求作为导向

高校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学生及公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而用户的需求也是高校图书馆不断优化和改革的动力。高校图书馆应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对其需求做好准确分析和定位,满足不同专业、学科及研究对象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在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可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出符合社会未来发展模式和学科专业化的信息资源;同时,还应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优势,对数据重新进行分析和预测,将用户最感兴趣的学科和领域作为信息资源建设对象,从而建设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信息资源。

3.4电子信息资源的建立以图书馆联盟为前提

大数据形势下,仅仅依靠某个图书馆的资源无法满足全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且单凭某个图书馆的资金和力量是无法将所有信息资源完全建立起来的。图书馆联盟形式的出现,使得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充分地意识到各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通过各校资源的共享,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此外,各高校图书馆联盟也应与信息资源提供商、服务商及提供数据和技术等的商家进行合作,加深彼此的合作关系,使得信息资源在存储、分析、挖掘上更具有准确性、实时性和全面性。

3.5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改革管理和人才制度

图书馆的发展与高校的管理和人才制度密不可分。在大数据背景下,各高校的管理和人才制度均需要改革。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批能处理和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优秀管理人员。为顺应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化发展,图书馆在业务、服务及考评等管理制度方面均需要不断改革和优化。

4 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发展模式

4.1需要依靠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

对用户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为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前进方向。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发展需要依靠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通过互联网可与各大图书馆网站、客户端及传感器进行链接,这样就可以采集到不同用户浏览信息的模式、借阅习惯等有用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后,可对不同用户的服务需求进行预测,从而满足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

4.2需要从被动的服务方式转化成主动服务

调查发现,各高校的资源服务方式大多是被动形式,即用户需要自己到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的查询和借阅等。这种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要求,而改变这样的服务模式也非常简单。我们可以依靠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检索出用户最近一段时间的信息使用情况,发现其规律,并对用户下一步的需求进行预测,然后选择在恰当的时间向用户传送这个预测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随时随地服务模式[5]。当然,各高校运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时,应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并以合适的手段为其提供服务。如果用户所需的信息在系统中查询不到,那么图书馆的终端机或服务器应在检索到相关数据之后自动发送信息提醒或内容推送,保证用户能尽快地获取信息资源。

4.3信息内容应实现可视化显示

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存在的多样化形式使得信息的可视化显示得以实现。比如:当用户在查询某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时,图书馆恰巧没有此类植物的相关文字信息,有的是图片或视频等不同载体的资源,此时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待用户输入第一条检索信息后,其服务器应向用户推送多种形式和载体的数据资源,如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供用户浏览[6]。实现信息内容的可视化显示,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直观的信息,同时还能从视觉和听觉上更好地帮助用户对信息资源进行理解和分析,改变单调的文档信息服务模式,实现弱势群体用户浏览和查阅信息资源无障碍的目的。

4.4需要分析和决策做辅助和支撑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可发现资源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也就是说,当用户对某一个信息进行分析时,可从图书馆的终端机或服务器获取到技术支撑,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辅助分析或是决策支撑,可以让用户在复杂的数据中获取到简单明了的分析结果,从而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

5 结语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必将使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的不同领域也会随之受到影响,高校图书馆就是其中之一。面对这样一个发展机会,各高校图书馆应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努力做好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工作,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1]王晔煊,杨艳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6):101-104.

[2]桑开勇.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C].广西图书馆学会2014年年会暨第32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14.

[3]程焕文,黄梦琪.在“纸张崇拜”与“数字拥戴”之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图书馆论坛,2015(4):19-24.

[4][6]王晓文,崔旭,沈思.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情报探索,2015(6):90-92.

[5]王咏梅.基于高校用户网络信息行为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研究,2014(3):29-32.

(编校:周雪芹)

2016-01-18

钟洁萍(1971—),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G250

A

1003-1588(2016)02-0053-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