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邵瑞华
(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 兰州 730000)
编目延迟对图书老化影响初探*
邵瑞华
(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 兰州730000)
文献老化;编目延迟;曲线拟合;馆藏优化
文章利用origin8.0对兰州大学图书馆最近两年多时间的纸质图书借阅量,以出版年龄为时间序列进行曲线拟合,并利用编目延迟与图书出版年龄和编目年龄的关系,推导出以编目年龄为时间序列的图书老化模型;对比计算两种模型的图书老化测度指标,由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编目延迟使图书的老化速度减慢,使仍在使用的图书所荷载的知识年龄偏大、陈旧过时,这一结论对图书馆馆藏的采购、剔旧及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图书老化规律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段内的研究数据,但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全面和准确的编目时间数据很难得到。如:兰州大学图书馆当前的图书管理系统于2001年开始使用,有280,904册开架图书回溯建库,以后涉及校区合并、资源整合,不断有较旧的图书回溯,这些图书实际入馆时间及借阅数据不全甚至丢失,是研究中的一大障碍,该问题存在于很多高校图书馆中。在研究纸质馆藏的老化、剔旧及长尾效应等问题时,多以出版年为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研究[1-2],这一研究方式没有考虑图书从出版到被收藏之间的时间差,即图书馆采购编目图书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图书并没有被借阅,其老化情况无法量化。对图书而言,任何一段时间的流逝,都会使其使用价值降低,所以这一时间差对图书老化的影响不可忽略。
图书馆馆藏数据的两种时间序列统计方式,分别是以出版年和以编目年为时间序列的。这两种统计方式在研究图书使用情况及老化规律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由图书从出版到被收藏之间的时间差即延迟造成的。因此,比较研究两种统计方式下图书老化指标的不同,可以揭示延迟对图书老化的影响。
延迟存在于许多复杂系统中,它反映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元素的传播过程,考虑到延迟后建立起来的模型才更接近于实际系统[3]。在科技出版系统中,出版延迟就是编辑部从收到作者手稿至论文发表的时间间隔[4]。期刊文献出版过程对文献引用和老化的影响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5-6],其中学者LeoEgghe和Rousseau研究了出版延迟对可观测到的科技文献老化分布的影响;学者于光、李一军利用一阶传递函数模型作为文献发表延迟过程的模型来研究科技领域内期刊出版延迟对文献老化的影响[7]。图书的老化速度较期刊来说要慢一些,出版延迟更长、更复杂,它对科学文献老化规律模型有重大影响[8]。
2.1数据来源
笔者利用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报表分析,检索词为“中文普通书/小说/教学参考书/新书”,信息保留图书索书号、出版年、编目年和借阅次数,检索时间范围为2011年12月至2014年5月,总借阅量为483,156次。
2.2定义编目延迟时间
2.3文献老化测度指标
文献老化是指科学文献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容逐渐陈旧过时,越来越少地被科学工作者和专家们利用的过程。它最早是由学者C.F.Gosnell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9-10]。常用的老化测度指标有三个:文献半衰期、最大引文年限和普赖斯指数。
2.3.1文献半衰期。1958年,学者Bernal首次将放射化学术语“半衰期”引入科学文献领域[10]。1960年,学者Burton[11]将共时法获取的文献老化指标命名为“中值引文年龄”,即在统计年限内引文量达到总引文量一半所用的时间。美国期刊引文报告的累积百分率法,即是指引文量累积百分比函数时,对应的t值为半衰期T1/2,半衰期越大,文献老化速度越慢。
2.3.2最大借阅年限。最大借阅年限是指某时段借阅量FI(t)与被借次数最多的年份之间的跨度,这是衡量学科占有最新成果速度的指标之一,可以清楚地知道科学文献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时期[12]。
2.3.3普赖斯指数。1971年,普赖斯提出在某一知识领域将年限不超过5年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作为指数来衡量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后人称为“普赖斯指数”。普赖斯指数是衡量各个学科领域文献老化量度的又一个指标,即指在一个具体学科内,把对年限不超过5年的图书借阅数量与借阅总量之比当作一个指标,用以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与程度。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文献的老化过程。前者是固定引文量,后者是固定出版年龄,文献的老化速度越慢,半衰期越大,而普赖斯指数则越小。但存在的问题是,普赖斯指数会受取样多少的影响,样本量越少,其受偶然因素影响越大。
2.4研究方法
笔者将收集的数据加工整理,利用origin8.0对图书的借阅累积量进行曲线拟合和绘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比较图书出版年龄和编目年龄两种时间序列下的老化曲线,计算图书老化测度指标和延迟时间的关系,并对所得结果进行论述分析。
3.1图书借阅量累积比的老化曲线拟合
根据2011年12月至2014年5月开架图书借阅量及累积量和累积百分比,笔者利用origin8.0对借出馆藏的累积百分量进行曲线拟合,得出相应的曲线方程:
其中tP为图书出版年龄,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0.99939,残差在小区间[-0.020.02]范围内,说明累积百分量分布曲线和方程2拟合得非常精确,能准确反映图书老化过程。
3.2以编目年龄为时间序列的老化模型
假设图书从出版到收藏期间的老化程度可忽略,相当于出版年等于编目年,这种不考虑时间延迟的老化模型,就是以编目年龄为时间序列的老化模型,其变化规律和以出版年龄为时间序列图书老化模型是一致的。根据公式1图书的平均延迟时间位3.99,即图书出版3.99年之后,才会被图书馆收藏。以tc为编目年龄,则出版年龄为:
tp=tc+τ=tc+3.99(3)
将式3代入方程2
方程4就是以编目年龄为时间序列的图书老化曲线,相当于无时间延迟的老化分布曲线。相较于以出版年龄为时间序列的分布曲线发生明显左移(见图1),其半衰期和最大借阅年限减少,普赖斯指数增大,可见延迟客观地存在于图书老化的统计数据中,它对借阅累积比老化曲线的影响不可忽视。就笔者所在图书馆来说,所有图书实际平均半衰期为6.38,入馆第5年(4.23年后)借阅量最大,是图书最有生命力的时期,入馆前5年的借阅量累积比为39%。
图1 借阅累积量随出版年龄和编目年龄的曲线分布
3.3延迟与图书老化测度指标的数学关系
出版时间序列半衰期与延迟时间呈线性关系,斜率为1,半衰期随延迟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3.3.3延迟与普赖斯指数的关系。普赖斯指数P是指当年时,借阅累计比F(t)所对应的值。普赖斯指数用P表示,Fc(t)|t=5为常量,有:
Pp-Pp=F(tp)|tp=5-F(tc)|tc=5(7)
为此,云南电网公司在2018年3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着力抓好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项目工作实施,并于5月出台了《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管理格局构建与转化机制完善,全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管理。
3.4研究结论
图书编目延迟越大,图书老化半衰期和最大借阅年限越长,普赖斯指数越低(当τ=5时,普赖斯指数接近于0),说明延迟使图书的老化速度减慢,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化延缓,而是知识的老化被忽略所造成的,使仍在使用的图书所荷载的知识年龄偏大、陈旧过时。这种延迟延缓了科技成果和信息的自然老化,使读者接收到的是相对落后的知识和信息。这一结果与学者于光、李一军利用一阶传递函数模型来研究科技期刊出版延迟对文献老化的影响得出延迟会延缓科技发展的结论是一致的[7]。图书馆刚收藏的图书,无论是哪一年出版,都会被当作新书使用,延迟时间越长,图书的使用率越低,可见图书编目时间对图书老化的影响才是决定性的(见图2)。零借率的图书编目延迟时间远大于有借出的图书,所有图书的平均编目延迟时间介于两者之间,这说明图书出版后进入流通的时间越迟,图书的使用率越低。
图2 馆藏图书的编目延迟时间
3.5研究意义
由于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的时间不够长,很难获得较客观的编目时间数据,因此大多分析研究都是以出版年为时间序列进行图书老化分析[1-2]。但以编目年龄为时间序列的老化模型较能客观反映图书馆馆藏老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研究两种时间序列下老化指标的关系,利用较为全面的出版时间信息,可以计算以编目年龄为时间序列的老化指标及图书馆购置图书的平均延迟时间,这些结果可用以指导和制定图书馆馆藏的优化措施,具体有以下两点。
3.5.1考虑编目延迟的老化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图书剔旧。以图书出版年龄为时间序列的老化模型得出的图书老化测度指标,因为受到编目延迟的影响,造成图书老化延缓的假象,实际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图书老化规律。在指导图书剔旧时,使本该剔除的图书依旧在书架上,不仅占用物理空间,同时也导致开架书库的图书年龄偏大、陈旧过时、借阅率不高,影响整个馆藏图书的优化。
3.5.2避免过长的编目延迟时间,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如果图书的出版年龄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它的实际老化半衰期,实际利用价值已经不高,就没必要购买了。笔者认为订购图书可适当选择现购方式,可缩短到书周期,提高图书利用率。通过翻阅样书,还可避免购买过时图书。图书到馆后,应及时验收编目,尽快进入流通,避免因图书不能及时和读者见面而使其使用价值降低。
延迟存在于许多复杂系统中,它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在具体的系统中很难被定义和研究,笔者将图书馆图书采购编目时间定义为编目延迟时间,对收集的借阅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确定性的方程来分析研究延迟对参考文献:
系统的影响。研究文献老化的延迟问题时,普赖斯指数只适合分析延迟时间较小的样本老化过程,在本次研究中,延迟时间τ不能超过以出版年为时间变量的模型所得出的老化半衰期和最大借阅年限,否则就得出了出版年龄小于编目年龄和编目延迟之和的悖论。
[1]俞培果.馆藏年代分布对藏书老化测定的影响[J].情报学刊,1991(1):26-30.
[2]汪跃春.馆藏图书老化规律的实证及应用[J].情报杂志,2009(3):50-54.
[3]ShaoRH,ChenY.Stochasticresonanceintime-delayedbistablesystemsdrivenbyweakperiodicsignal[J].PhysicaA,2009(6):977-983.
[4]赵申琪,边徐勇.论数学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J].编辑学报,2003(6):411-414.
[5]LuwelM,MoedHF.Publicationdelaysinthesciencefieldandtheirrelationshiptotheagingofscientificliterature[J].Sciento-metrics,1998(1-2).
[6]EggheL,RousseauR.Theinfluenceofpublicationdelayontheobservedagingdistributionofscientificliteratures[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 2000(2):158-165.
[7]于光,李一军.科技领域内期刊出版延时对文献老化的影响[J].科学研究,2005(4):444-448.
[8]王庆林,刘文.科学文献老化规律中时间延迟现象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4(S1): 5-10.
[9]GosnellCR.Therateofobsolescenceincollegelibrarybookcollectionsasdeterminedbyananalysisofthreeselectlistsofbooksforcollegelibraries[D].NewYork:NewYorkUniversity,1943.
[10]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73-121.
[11]BurtonRE,KeblerRW.“Half-life”ofSomeScientific&TechnicalLiteratures[J].AmericanDocumentation,1960(1):18-22.
[12]邓跃刚.关于最大引文年限[J].情报学刊, 1986 (1):18-22.
(编校:马怀云)
2016-01-10
邵瑞华(1983—),兰州大学图书馆馆员。
G253
A
1003-1588(2016)02-0072-04
* 本文系兰州大学图书馆馆内项目“文献老化在纸质馆藏优化管理中的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ZUL[2014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